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如烟往事

2016-1-19 21:12| 发布者: 技术支持| 查看: 1551| 评论: 0|原作者: 皇城龙狼

摘要: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往事总是想通过笔触倾述出来,尤其是经历过磨难、曲折、坎坷的知青一族,苦水、眼泪、痛楚伴随着无忌、幼稚、单纯,混杂着五味杂陈和说不明道不清的理由,走过了青春,趟过了中年,熬到了衰老,故事 ...
1


      人生终将要走过第一驿站,那是决定梦开始的地方......
    在北行的火车上咣当了2天2夜,1969年8月27日上午,火车终于慢慢的停下来了,“到了”! 车厢里有人似问似答的喊了一声。火车头喘着粗气喷出长长的白色蒸汽把站台笼罩成薄雾飘洒开来……我往窗外一看,“双山”的站牌俨然就在眼前....雾幔中的车站空荡荡但还不算光秃秃,与一路过来的小站相比还算不小,站台上有几个穿着绿军装的现役军人还有穿着黄军装没有领章帽徽的兵团战士及穿着蓝色制服的铁路工人们,向我们招手致意,算是迎接吧,与二天前北京的热闹场面大相径庭,一种失落油然而生。
    当车门打开,看到的不是站台而是近半米多高的泥泞的路基,我吃力的拎着行李随着人流跳下了车厢,第一脚就是把我在北京新穿来的“懒汉鞋”(当时是最时髦的布面塑料底的鞋)粘在泥里拔不出来了,只好弯下腰费了好大力气才把鞋从泥坑里挖出来,满脚的泥污和着满手的污泥,我几近懊恼的嘟囔了一句脏话,此时我抬起头环视着周围,才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一个陌生的但注定要扎根的土地上,方才恍惚自问:这,就是我的归宿吗?
     在同学们下车排队点名的时候,带队老师安排我和朱涵泳去拉行李并押车,这可是个艰巨的任务啊,既不能丢失一件行李,还要负责把行李安全的押送到目的地。这个任务对我来说可谓是出生以来最大最重的了。
    第一印象:双山---吉尔。阴郁的双山车站给我的印象就是压抑,后来听人讲,这一年的八月一直下雨,恰巧我们到达的那一天,算是雨停了,但是阴郁的天气仿佛一个大大的罩子,把我们这群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16岁少年重重的压在罩子里,似乎空气都失去了氧量,让人喘不过气来。
    双山车站原名八州站,始建于1938年,是齐北哈铁富嫩线上较大的站,距农垦九三分局(兵团时期为五师北八团)3公里,为嫩江县县城以外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半个多世纪以来,双山火车站为农垦九三分局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6年6月,双山车站更名为九三站,终于实至名归。双山车站是兵团五师战友探亲出行的必经之路,对于知青战友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兵团五师物资采购供应站、商业批发站、还有属于地方的生产资料站都设在这里,各团自行组织的大宗物资也是到达该站。
清楚记得装行李的是一辆天蓝色的吉尔牌卡车
英文名称:Zil
  
产地:俄罗斯(前苏联)生产厂家:俄罗斯“利哈乔夫”汽车厂(起初名斯大林汽车厂,1956年赫鲁晓夫下令将斯大林汽车厂改名为“利哈乔夫”汽车厂,简称吉尔,ZIL。),在北京我们熟悉吉斯、吉姆、伏尔加、胜利20等牌号的苏联车,像如此高大的吉尔还是第一次看到。
    当我押解的天蓝色大吉尔装满行李后,一个30来岁,个子不高,身穿蓝色上衣,黄色军裤的左膝盖打着补丁,一脸横肉的男司机走过来,他身后跟随着三个中年妇女(可能是他的亲戚或者家属吧),只见他走到我面前一脸的不屑问:“是你押车吗?”“嗯”我答道,“上车吧”,他说着并用手向天上指了指,我还没有明白过来,他已经把那三个女人塞进了驾驶室里,原来是让我爬上车厢顶坐在行李上,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刚想争辩一句:为什么要我坐在外边?他却不容分说凶巴巴的嚷道:“上去抓紧绳子啊,要不把你甩出去可就摔死了。”
    我远远的看着同学朱涵泳在另一辆车驾驶室里坐着,我好羡慕他啊,同时也非常气愤,怎么兵团也敢欺负人啊,在北京哪受过这个气啊!我真想和他干一仗……没办法,要好的同学和大院的朋友都不在身边势单力薄的也打不过人家啊,只好爬上离地足有五、六米高的行李垛上,把自己放在中央部位,双臂展开双手紧紧的拉着捆绑行李的绳索,双腿叉开尽量保持身体平衡。
    车开动了,北大荒的8月下旬阴雨连天,天气可比北京冷多了,加上大吉尔一路狂奔,嗖嗖的冷风劲吹着毫无遮拦的我,不一会儿手就麻木了,不仅仅是冻的也是紧张的。似乎还闻到行李散发着异样的气味,莫不是失火?我赶紧查看,原来是吉尔上坡加力而冒出了吃力的黑烟......我懵懵懂懂的晃悠在吉尔上........飞驰我眼前的似乎没有美景,也没有心情观赏黑土地的风光,脑海中翻滚的除了委屈、愤怒就是空白。
    第二印象:师部双山到团部红五月双山---红五月到底多远?有人告诉我,30公里,60里地…..可是那天我觉得很远很远也很冷很冷。
    一个小时候后,大吉尔终于晃晃悠悠的经过了一大段泥泞的水潭路停下来了,谁知,就是这样的一个大泥潭过后,眼帘呈现的就是我人生的第一驿站----红五月农场、53团团部。
    卸行李的时候,那个司机不见了。我一直把行李按照要求全部分类码放后交接完毕,才感觉到肚子咕噜噜的叫了,饥饿,是我人生第一次感觉到饥饿还会像如此翻肠倒肚般的难受。我被老师同学引领着进入到团部的一个小礼堂,记得好像有一个知青在画着一幅宣传画,人群中我寻找着几个要好的男同学,还想着找那个混蛋司机算账呢。   
    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只见一个同学捧着4个热腾腾的烤面包送到我面前,这奢侈的一餐竟然让我感激涕零,正是这顿用面包代替的正餐,让我感到温暖的集体对我来说多么重要,孤独无助的受辱而无能为力的抗争绝对不是我要的.........狼吞虎咽着面包的那一刻,在脑海中印记下我人生第一驿站的影像。
    这一天的所有正是我步入真正人生的第一站,对于一个从小生长在大城市,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过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有一天突然所有的习惯将被无情的冷漠和陌生打破并迫使你不得不改变自己,因为你还没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其内心的纠结与恐惧已经占据了心底那并不坚强的空间。作为16岁不谙世事的少年,这第一驿站是不是来的过于突然,过于出乎预料,艰苦的环境、冷漠的人性、生疏的氛围、一个完全要靠自己脚踏实地走下去的人生之路,就以这样的方式展现在面前,无论是毫无准备的措手不及还是始料未及的惊慌失措,现实就是这样无情的来到了,抉择,必须抉择!无论是美梦还是噩梦必须从今天开始做下去。因为这一天、这一地,就是我人生的第一驿站。
      所有梦开始的地方留给记忆的是终生难忘的......



    1969年8月27日,我们北京知青从53团团部出发了,前方目的地就是我们人生驿站的第一个归宿地---火烧沟---12连所在地。
    东方红拖拉机和二架马车满满地载着我们40名北京知青吃力的爬行在泥泞的山间小道,虽然盛夏季节的山谷翠绿一片,煞是美不胜收的奇景,但是我几乎没有心情浏览这风光,男生坐在马车上颠簸摇晃着,大部分女生坐在拖拉机后斗行李上,每到转弯或是上坡,拖拉机就冒着黑烟喘着粗气缓慢的挣扎着、爬行着,赶车的老板儿也会不停地挥舞着手里的长鞭,打着响彻林谷的鞭哨催促着两匹马奋力攀沿,可怜的马儿两个鼻孔发出突突的粗气,四只蹄子几乎倾斜40度在拉着我们行进,此情此景如同我们的心境一般,不知是行进还是挣扎?前方的路到底是怎样?坎坷还是坦途?不知道,一点都不知道…只是在挺进,向着火烧沟---我们的连队在挺进。索性让命运作弄到底吧!
    一路上,马车被陷入泥潭中,拖拉机摘下车斗很费劲才将马车拖出来…男生为了卸重,徒步走了一大段上坡路,鞋子几乎全变成泥猴…颜东菊不慎从2米多高的拖拉机车斗上翻滚下来,好在没有伤筋动骨只是擦破了点皮外伤…周冷飞在颠簸中扯开了裤裆,被男生们一路戏笑…张志年偷偷地吃着带来的糖块,被我发现了带头翻兜哄抢,其实有2块;四位我不熟悉的同校高年级女生,周芳燕、金葆平、杨柏泉、谭晓玲倒是很安静,我暗地里窥视着她们的略显女性成熟的秀丽…学校送我们的带队老师韩山,强打精神用沙哑的嗓音鼓动着李红带头领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歌声却是虎头蛇尾,慢慢低吟下去…一种莫有的愁闷孤独和无奈的茫然失落之情像一个无形的大罩子,笼罩并弥漫在这一群从没有离开过父母宠爱的刚刚16岁的孩子们的头上…但是,没有一个人哭,没有眼泪,没有一滴眼泪,有的却是沉默,无限的沉闷……
    不知过了多久,不知太阳躲在乌云中几时落了山,也不知身上被林中的小咬、马蝇叮了多少个包,更不知饥肠轱辘的疲惫到底何时是个头,不知,还是不知,唯一知道的就是有一片星星点点灯光的村落越来越近了……就这样我们懵懵懂懂就到了12连大宿舍门口。
    一个身着一件补丁装年轻美丽的姑娘迎接了我们,当她给疲惫不堪的我们一个灿烂的微笑和浓重的上海口音问候后,顿时,我浑身的困倦皆无,像打了鸡血一样恢复了兴奋。后来才知道她就是我们的副连长上海知青张懋贞。
    “先去吃饭”。她张罗着大家并引导我们走向了食堂,一进食堂一片漆黑,“快拿灯来….”还是她的声音,随着一声“来了”,只见几位大厨师捧着3盏煤油灯走来,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五张简陋的桌子、十几把凳子排在了食堂的西侧,桌上已经摆满了四大盘子菜和一盘子发黑的馒头。荡然的阴郁渐渐消退,那是饥饿的本能占据了上峰......
    “哦,和北京一样,缺灯泡吧”。我这样想着并顺口似问似答的对她说了一声。“我们连队还没有电”,她答道。“没电?兵团的首长在北京不是说北大荒有电灯、电话、能洗澡吗?”这可是我在学校的下乡动员会上亲耳听解放军叔叔说的啊!怎么会是这样呢?解放军还能骗人吗?眼下的事实胜于雄辩,一切都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煤油灯告知我们,受骗了,这里没有电灯.... 那也不会有澡堂的,一定的。
    那晚,那是怎样的一顿餐啊!一盘炒黑了的西红柿,一盘没有滋味的土豆块,一盘酸不拉几的烂白菜(后来才知道那是东北的名菜---酸菜),唯一的一盘肉菜就是红烧大肠,嚼在嘴里散发着一股恶臭,我赶紧吐在了地上,这才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光看到食堂的地板是土疙瘩地。     确实饿极了,我拿了一个碗大的黑馒头,来不及审视它为什么是黑色的,一口咬下去…粘糊糊的还沾牙,(后来才知道那是捂了的麦子磨成的面粉)。这样一顿我们极不喜欢吃的晚餐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再后来,我们知道了一切,知道了那顿晚餐是连队尽其所能的最好的一顿佳肴,之后的很久很久我们都没有再享受过如此待遇。
    很多年后,我每每在给愿意听我讲那段故事的人讲述时,都会把个中的感悟随带其中,那就是:
    生活中如果我们是悲观者往往在困难面前变得胆怯,畏缩,即使小困难在我们的眼中也会被放大成无法挽回的灾难。如果我们是乐观者会无所畏惧,积极向上,往往我们会想法设法去克服困难。即使困难重重,我们也会一个个地攻克。所以我们应当做一个乐观无畏迎难而上的勇敢者,不去做悲观胆怯的懦夫。
    人生有伤,有痛,有甜更有苦。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它使人思索,使人坚强,使人更懂得珍惜和感恩。如果一个人没有品过苦,就难以生出满足之心;如果一个人没有品过苦,就难以知道甜的滋味。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方为人上人。
    人生就是一道门,进来了出去了;过去,是一道风景,看见了,模糊了;时间是一个过客,记住了,遗忘了;生活是一条泥鳅,抓到了,滑溜了;情谊是一碗粉丝,热了,冷了;迷惘是一种状态,放纵了,收敛了;生命是一种味道,有酸甜,有苦辣…坦然面对生活…好好善待当下。

7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上一篇:随笔遐思下一篇:雅与俗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 01:17 , Processed in 0.170010 second(s), 24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