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如烟往事

2016-1-19 21:12| 发布者: 技术支持| 查看: 1550| 评论: 0|原作者: 皇城龙狼

摘要: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往事总是想通过笔触倾述出来,尤其是经历过磨难、曲折、坎坷的知青一族,苦水、眼泪、痛楚伴随着无忌、幼稚、单纯,混杂着五味杂陈和说不明道不清的理由,走过了青春,趟过了中年,熬到了衰老,故事 ...
9


左右开弓使用钐刀最棒的知青----小分队队长刘文治
    记得在连队打水甸子草都是用钐刀(如上图),钐刀使用时的操作可谓有技术含量的,如果稍抬高一点刀柄,一刀下去钐刀尖就会扎在泥土里有时还会把刀片锛断,如果刀片抬得过高手柄压低就会使删下的水草形成一个弧形面,十分难看;如果控制不好身体的协调性还有可能把腰扭伤,刀片太钝就无法平整的切削水草,刀刃太快也会卷刃毁坏刀片;一般人都是一个方向打钐刀,很少有人双手倒替打钐刀,而能够左右开弓开趟子的操手好像就不多了;如果开趟子的刀不能钐透,备趟子的人就会很累,要连续两刀才能把草备透。
    在小分队里起初只有队长刘文治能够左右开弓操作,每次我们去钐草都会紧跟在队长的身后,分开左右撇子操作,我经常爱跟在他的右后方用不太熟练的左手持在刀柄前作业,这样比较好备透水草。
    刘文治每次作业都会岔开双腿,用力的挥舞着钐刀左右扭转着腰肢钐草,那个样子好不威武。他下刀的尺寸非常了得,钐刀的背部紧贴着地皮,刀刃抬高2公分左右,刷的一刀下去就会让参差不齐的水草齐根删掉,平整如地毯的草根简直就看不出是水草丛生的本来面目,左右钐刀所开出的扇面足足有4米多宽,唰唰的钐草声音夹杂着浓郁的草香气味简直可以让人陶醉在愉悦的劳动之中。
    后来由于我本身就是右撇子但又习惯于反向的左手备趟子操作,他说我这样最容易学会左右开弓了,他手把手教会了我开趟子,这样我们小分队每次都会在两个不同的方位同时开趟子作业,效率提高了很多。

最令人垂涎三尺的贮藏库----周冷飞的箱子
    说起北京知青周冷飞给予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粪坑捞手表”的故事以外就是他从北京带来的一个大大的橘红色行李木质箱子,看到这里读者也许会问:一个普通的知青行李箱子有啥垂涎三尺的啊?其实我用“垂涎三尺”这个词汇一点都不夸张,不是羡慕箱子的结实也不是贪恋箱子的美观而是垂涎箱子里的五花八门且永远也吃不完的食品。
    周冷飞带来的木箱子可谓是北京知青当中分量最重的一个,我们刚到兵团的第一天,在双山火车站装卸他的箱子时就已经领教过了,四个壮劳力的搬卸工才能把他的箱子抬上汽车,当时还记得一个搬卸工嘟囔了一句:怎么这么沉啊?是不是把北京都装来了?
    当年兵团连队的生活比起北京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很快我们北京知青肚子里的油水就耗尽了,好像过了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周冷飞悄悄把我和李奇叫到他的宿舍对我们说他有好吃的犒劳我们,只见他从被窝里掏出一个铁盒子,借着昏暗的煤油灯我仍清晰看到盒子上面的标签:猪肉松!啊!这可是在北京都很难享受到的美食啊!!那晚我们三人大大的解了一次馋,好像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肉松。后来回到北京的几年,记得我最爱买的食品就是肉松,但是已经再也没有当年周冷飞拿出的肉松味道了。
    当时,知青的行李箱子及大件包裹都是集中放在连队的一个小仓库里的,每次周冷飞都是自己去找管理员要库房钥匙取箱子里的东西。半年后冬天的一个傍晚,他叫我一块儿去取东西,我提着一盏煤油灯随他进入了冰冷的库房,当他第一次当着我的面打开箱子时,我眼前被映入眼帘的五花八门各色齐全的北京小食品着实给惊呆了...大白兔牛奶糖、山楂片、猪肉松、奶粉、麦乳精、炒面、红糖、酸草糖块、糖精等等好吃的一应俱全,占据了大半个箱子,足够他吃半年的。当时市场很多食品都是凭票供应且很难买到,但是周冷飞家境毕竟特殊,所以能够带齐如此紧俏的食品,让我绝对想不到的是居然满满一箱子都是好吃的,在那个年代中这绝对是最大的奢侈了。“随便拿”。周冷飞十分仗义的对我说,我也就不客气了,记得装进兜里最多的就是“大白兔奶油糖”,回到宿舍悄悄的分给孙鸿翔、白力俩人吃,大家吃着奶糖不光是嘴里甜甜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那可是真正的享受啊。
    从此,每每想到周冷飞的橘红色木质箱子就垂涎三尺,当然了,周冷飞让我悄悄的享受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箱子里的干货越来越少,周冷飞家里寄来的包裹也越来越少,补充能量的数量远远不能再满足我们俩人共同分享了为止。

7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上一篇:随笔遐思下一篇:雅与俗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31 17:55 , Processed in 0.087005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