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54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故事】陈幼民:受苦人的三宝(上)

[复制链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09:25: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09:2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09:27:59 | 只看该作者
在陕北,庄稼汉管自己叫“受苦人”。这个词在外人听来,极富阶级色彩,总以为是指被地主老财剥削压迫的人。其实,受苦人在陕北方言里,就专指干农活的人。

受苦人有哪三宝,说法不一,或许还有人就根本不认同这种提法。而我听到的是:老镢、烟袋、破棉袄。这三样合起来,就是一个受苦人最基本的装备。当年在高原上劳作的男人,几乎都是一样的打扮,当然还有白羊肚手巾,只不过我插队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系它了。

老镢是陕北最具典型性的劳动工具,它的突出特征是刃宽,大概有一尺多,比平原上的镢头要宽出几倍。镢头呈三角形,上边焊着圆的镢帽,楔上三尺来长的镢把,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老镢是庄稼汉能力的标志,你若见哪个老镢刃面雪亮,把子光洁笔直,被汗水浸成古铜色,铁头和木把楔得结实,就知道它的主人,绝对是干活的好手。

宽刃的老镢,对付的是松厚的黄土,一镢下去,能翻起好大的一块,翻过来用镢帽一砸,那土就散成一堆,听说当年大生产的时候,有的人一天能掏一亩多地,被人称作“气死牛”,这当然是革命精神所致,但老镢也功不可没,试想如果换了窄刃的镢头,恐怕就要“气死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09:2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09:29:48 | 只看该作者
陕北人出工时,并不总是把老镢扛在肩上,像报纸上照片里的那个架势。那些干活的把式们,是不肯把力气使在路上的,他们出工时,一个个显得懒洋洋的,弯腰塌背,曲着双腿,一步一晃,有的把老镢头搭在肩上,把子搁在胸前,双手揣在袖筒里,就像抱着个婴儿。有的就把镢头搭在胳膊上,把子甩在身下,好似武士带了把腰刀。总之,老镢对于受苦人来说,就好像他们身体的一个物件,怎么拿着都舒服。可当受苦人的双脚站到土地里的时候,便变了一副模样,老镢一抡起来,身上的肌肉就凝成了块,把脚下的黄土像切豆腐似的,翻成了熟地。

年轻人到了该挣工分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要装备一把老镢。村里没有铁匠铺,镢头要到集上去买回来,由自己的父兄指点着,装上把子,楔结实了。这木把子通常取自沟里的砍头柳,选一根粗细合适的椽子,截成三尺来长,刮磨得顺溜可手,没一点磕疤。楔把子是有讲究的,角度太大,挖起来费劲,角度太小,又带不起多少土,效率太低,所以,老镢安好后,还要经过老汉们的反复试验和调整,觉得合适了,才会给年轻人用。我们知青到村里,使用的每一把老镢,都是老乡们这样装好了送到我们手里的。

为了让木把和铁镢结合得更紧密,老乡们通常会在镢帽里垫一块旧鞋帮子,就像阀门里的垫片。用得时间长了,镢头就会松动,最好的办法是将镢头在水里泡一下,楔子和垫片吃了水发胀,自然就紧了,但山里没有水,我们年轻人就往镢上撒一泡尿,照样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09:3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09:31:5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老镢也有大小之分,小的叫小镢,可无论大小,总会有一把带在受苦人身边,你若在山里见到个受苦人没带着镢,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好像战士没了枪。老镢对于受苦人来说,不仅仅是种庄稼的工具,在生活的许多方面,它都是人们的好帮手。在山上砍柴用它,连根带梢一起挖走,把柴用腰子一捆,老镢把子一插,扛在肩上,从背后望去,就像一堆柴草自己在动,老镢此时就成了挑担。修路补桥时用它,有时路被雨水冲出了壕沟,就近从土崖上刨下一堆土,填平夯实了,看着舒坦。这种事受苦人在上工路上随手就做了,用不着别人来安排。

陕北人打窑洞主要用老镢,那些把式们斩窑面留下的镢痕,就像花纹那么整齐漂亮。受苦人在走路时也离不开老镢,陕北是山路,有时在陡坡上无路可走,便用老镢先掏个脚窝,把镢砍在土崖上拽着,脚下轻轻一点,人就越过去了。甚至在地里休息的时候,也离不开老镢,人们把镢头往地里一插,镢把就成了板凳,或者躺下,枕着镢把也能睡个舒服觉。

到了闹红的时候,老镢又变成了革命的武器,民歌里唱道:镰刀斧头老镢头,砍开大路穷人走。我想老百姓哪有那么多的武器,能找得见的只有老镢,使着也顺手,壮壮声势也还凑合,真到了战场上,用老镢的,肯定吃亏。不管是不是真的用它去打土豪,作为艺术形象,老镢与受苦人搭配是最贴切的,如果换成别的,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09:4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4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745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09:4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21

帖子

19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81
10#
发表于 2019-12-12 10:28:28 | 只看该作者
幼民的文章我很爱看,咱们陕北知青的生活,他的文章里都有表达,看看文章,回顾过去,温故知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8 20:45 , Processed in 0.186010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