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954|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幼民:走头头的骡子

[复制链接]

2599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6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 06:34: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9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64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2 06:35:21 | 只看该作者
一天晚上,和朋友喝了些酒,微醉了。一个人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正好播放王二妮唱陕北民歌。听着听着,不知为什么,眼泪突然夺眶而出,我蜷在沙发上,抽搐了许久。

是什么触动了心灵的痛处,因为酒,因为二妮的歌声,还是因为陕北,我说不清。也许是眼泪、酒、民歌和陕北融合在一起,还原了我们那时生活的特殊味道,让人一下子百感交集。这种感受恐怕不止我一个人有,许多知青朋友说,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每当听到陕北民歌时,总会有一些伤感。

已经十分遥远了,不仅是由于地理距离,还因为年代。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那个地方就是上辈人经常絮叨的一个传说,听得多了,便会不以为然。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久远,经历的事情太多,每个年代或群体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知青这一拨人的经历,不过是其中之一,比起其他人的事,未必能精彩到哪儿去。所以,被社会冷落被遗忘也在情理之中,值不得大惊小怪。只不过这段历史曾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对于国家来说,应该有专门的人去总结它的教训。而我们这些当事人的经历,有人愿意听,我们可以说说,而心底里的歌,更多的只能是唱给自己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99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644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 06:35:52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年以前,由于社会的变故,我们来到了陕北这个地方,从此,它在我们的心灵中,就永远占据了一个位置。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心里,又增添了许多场景,就像考古所说的地层一样,层层叠叠地覆盖在它的上面,有时我们记不起它,以为它不存在了,然而,它始终就在那里,默默地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得到。

几十个春秋过去了,风沙早已掩盖了当年的脚印,拽过我们衣衫的酸枣刺不知换过了多少代。在这片土地上的辛苦劳作,悲欢离合,随着时代的变迁,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人们对知青生活的描述,甚至包括当事人,其实都与当时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距离,我看到有些慷慨激昂讴歌上山下乡的文字,总觉得和当年知青们返城时掀起的波澜壮阔的风潮有些对不上。曾经在激流中挣扎的人,大多已经回到了岸上,不管怎么写,反正自己是不会再下去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现在我们回忆插队,有点像离异的人回忆自己的前夫或前妻,虽然不乏生活的细节,但对离婚的原因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遗忘或避讳。

有人写文章分析说,插队时间的长短,家庭出身的差别,后来生活境遇的好坏,都会导致对插队产生不同的认识。我觉得这很正常,由于经历和角度的不同,认识上必然会产生差异,在不同人的记忆中,甚至会产生对一件事情根本不同的描述,强求一律是不可能的。但我固执地认为,你可以诅咒那场运动,可以埋怨当时的政策,但是,你不可以埋怨陕北,埋怨那里的人民。接纳知青是上边的决策,并非他们自主的选择,虽然知道要在那块贫瘠土地的微薄收成中分出一杯羹,但他们还是敞开胸襟欢迎了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99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64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2 06:36:25 | 只看该作者
不管人们对知青运动作如何的评价,赞也好,恨也好,悔也好,无悔也好,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就是都表示了对它的反思与重视。四十多年过去了,在漫长的岁月里,知青生涯在大多数人那里,只是短短的一段,现在早已改变了各自的身份。但有趣的是,后来不论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学历高的或没学历的,干脑力的还是干体力的,国营的还是个体的,管人的还是被管的,到了今天,很多人却还愿意以曾经的知青身份集合在一起,举行活动,开办网站,交流信息,延续着知青的话题。

那么这个身份,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总要有工人、农民、教师、士兵、干部等身份或职业,而狭义上的知青,曾经上山下乡的这一批人,作为一个动荡年代特定的产物,却再也不会出现了。尽管现在和将来还会有支农支教支边,还会有人去农村创业,但这和当年强制性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这一点上,知青这个身份就成了历史的唯一,成了那个时代一部分青年的特殊标志。

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个身份越来越具有民间的性质,它不会像学历职称行政级别那样在人们之间划分出等级,不会在你的退休金养老保险上起作用,更多的,它是在维系人之间的情感,维系大家共同的记忆。

“走头头的骡子,三盏盏那个灯,带上了那个铃儿,哇哇得那个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99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644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 06:3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334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7891
6#
发表于 2019-1-2 14:49:20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插队的地方给我们每个知青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180

帖子

6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80
7#
发表于 2019-1-3 13:28:09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插队五十年回顾,幼民这篇文章值得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180

帖子

6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80
8#
发表于 2019-1-3 13:31:01 | 只看该作者
知青,这个名称,是在维系咱们这代人共同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34
9#
发表于 2019-1-3 19:4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34
10#
发表于 2019-1-3 19:4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7 12:38 , Processed in 0.19901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