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611#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8:37:11 | 只看该作者
千帆过 发表于 2016-6-21 15:19
读张桂林这篇文章,颇有感触。老三届已经逐渐淡出,但他们的经历和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一定会为人们记 ...

“老三届已经逐渐淡出,但他们的经历和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一定会为人们记得。因为他们的认真与努力,他们的执着与坚持,注定他们在工作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千帆过超版的评语令同是老三届的我倍感欣慰,代表我和我的老同学们表示衷心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9
612#
发表于 2016-6-22 07:57:29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6-21 14:17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148

奇迹总人为登高必自卑(一)

身随共和国前进,
时代脉搏相连紧,
下乡锻炼太重要,
此后经历影响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9
613#
发表于 2016-6-22 08:02:50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6-21 14:21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149

奇迹总人为登高必自卑(二)

而立这年进大学,
刻苦研讨成绩杰,
到处都能展光辉,
只因标准不一般。(指以一高中优秀老师为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614#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1:29:20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6-22 07:57
身随共和国前进,
时代脉搏相连紧,
下乡锻炼太重要,

感谢龙行超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61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1:29:40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6-22 08:02
而立这年进大学,
刻苦研讨成绩杰,
到处都能展光辉,

谢谢龙行超版的支持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616#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1:48:48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150

往事的沉淀

张淑荣
原抚顺一高中三年一班学生。下乡到北镇县吴家公社。曾在北镇县化肥厂、抚矿机修厂、抚顺市妇联、抚顺市教委、抚顺十二中工作。当过人事员、工段党支部书记、小学校长、抚顺市托幼办副主任、抚顺市教委幼教处处长、十二中工会主席等职务。受过县、市、省级表彰。

年近七旬。许多事情都记不起来了,沉淀下来的都是金。我能在抚顺第一高中度过五年,是我的骄傲。初中三年我是在抚顺八中度过的,那是一个城边的学校。报考志愿时班主任告诉我们:“抚顺第一高中是省重点高中,要保送加考试。”我们班有一个智力非常好的同学,老师说他品行不行,没有让他报考这所学校。我们学校有六名同学报考这个学校都被录取了。
1963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抚顺第一高中。入学前,我接到一个要参加学生干部培训班的通知。干训班办了三天,由团委书记许文祥主持,听了副校长潘士范的报告,还学习讨论了如何当好学生干部的有关文件。
迈进抚顺第一高中的大门,迎面是毛泽东主席和朱总司令会师井冈山的大幅油画。走廊墙壁上悬挂着中外名人的肖像和语录,笼罩着一种激励人们向上的气氛。入学第一天老师带领新生参观校园。教学楼外有一个游泳池,冬天用来做冰场。有同旱冰场共用的篮球场,学校的操场大极了,简直就像一个小体育场。校园西角是一片绿荫,高高的大杨树下是散落的石凳,供学生在那里朗读。学校和抚顺最大的公园只有一路之隔。然后依次参观了图书馆、阅览室、物理化学两个实验室、大礼堂、阶梯教室,我第一次看到教室里还有阶梯,很是惊奇。每个教室的后面都有一块挂表,地板地面,我兴奋极了。
学校的环境和设施在当时是抚顺市各类学校中比较好的。有人说,迈进一高的大门就迈进大学校门的一半。我确信这一点是真的。(命运没有让我读上正规大学)站在校园里,我感到自己长大了,在寻求知识的道路上又登上了一个台阶。
抚顺第一高中素有“小清华”的美称,学生一入学就受到扎扎实实的文明教育和训练。学校制定了《学生守则十条》,教导处的老师每天都对各班学生进行检查指导,随时纠正个别学生偶尔出现的错误和不良行为,因而学校的秩序很好。学生文明程度高,求知欲望浓,起早贪黑奋发读书。遗憾的是,这个《十条》在“文革”期间被当作修正主义的东西被批判而否定了。
下乡劳动是我们的必修课。学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每学期安排两周劳动课,在我记忆中有两次下乡劳动印象比较深刻。一次是去抚顺县会元乡金花楼村劳动。在劳动中我见到了最粗大的大葱,后来知道这里的大葱是名牌啊。我们在那里听了贫苦农民的忆苦思甜报告。生产队给我们杀了一头羊为我们改善生活。另一次是去清原县北三家乡劳动。这次我是炊事员。整个炊事班有五个人,炊事班住在曲大娘家。有一位农民是炊事班的领导,他是一位快乐的人,我们叫他曾师傅。伙食搞得好极啦,半个月吃尽了各式各样的农家饭菜。什么龙虎斗(高粱米小米干饭)、蒸佛手、玉米面大饼子、小葱拌豆腐、水豆腐、猪肉炖粉条不限量。同学们特别高兴。要知道在那个刚刚脱离了饥荒的年代,那就是最美的美食啦!在乡下我们和农民相处得十分融洽,他们真心实意地关心我们。临别,我们依依不舍,有好几个老大娘掉下了眼泪。劳动使我们增强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回学校后,我们还继续和他们保持联系,我和曲大娘的女儿肖玲通信多年。
学校十分注重政治思想工作。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经常请有关人员给学生作报告。我记得曾经请过雷锋第一任班长于泉洋、抚顺军分区姜政委、市委副书记吕鸿安、中学党委书记郭绍芬等给我们作报告。同学们受到了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人民及革命传统和组织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最难忘的是1963年9月10日,我们刚入校那年,学校举办了校庆十周年活动。请来了许多领导和贵宾,还来了许多校友,他们都很热情,互相问候拥抱,握手……那场面特别感人。已经调出的校长郭民任如诗般的讲演激起了阵阵掌声。他把学校生活描绘得绘声绘色,把学校赞美得如诗如画,产生了磁石般的效应。他那热情洋溢的演讲吸引了我,至今难忘。
1966年5月16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第一次听到三位中央领导的讲话,这三位领导是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邓小平总书记。也就是这一天中央发布了“516通知”,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场革命使我美丽的理想像肥皂泡一样地破灭了。我们延期两年毕业,这两年不算学龄,不算工龄。
我们正待高考,我准备报考北京外国语学院或者大连日语学院。那时候毛主席总是说,要支援亚非拉,所以我想学习非洲语,去支援亚非拉。6月3日一个同学的大字报揭开了我们学校文化大革命的序幕,我校开始停课闹革命。学校对这件事叫“六•三”事件。“六•三”事件以后,学校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就出现了,矛头指向两种人:一是校领导,二是有历史问题的老师。一种恐怖的气氛笼罩着学校,当时叫“红色恐怖”。北京的红卫兵说:就是要造成一种“红色恐怖”。抚顺市委派来了工作组,工作组让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运动,我被抽调到工作组工作。工作组是短命的,不到两个星期就被学生们撵出了校门。后来,中央“文革”小组说,工作组是刘少奇主张派的。这样,我稀里糊涂地跟着刘少奇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十年以后,中央说受到刘少奇牵连的人有几十万,我想这几十万人可能也包括我。学校里一时没有哪一个领导、哪一个教师敢于出来管事,一切都由学生来管理。学校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筹委会。第一件事就是让我们参加过工作组的几个同学作检查。因为我平时在班级威信比较高,在工作组期间我也没有伤害过其他人,所以第一次就顺利过关了。有的人多次都没有过关。我感谢我们班的同学通情达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能互相谅解。我们学校有一个同学就是因为在这场革命中不能被同学谅解而得了精神病。

紧接着学生们成立了群众组织。组织的名字千奇百怪,有的叫红后代,有的叫红大刀,有的叫井冈山,有的叫红学会。两个人也可以成立一个组织。几十个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人数最多的组织有两个,一个是红学会,一个是井冈山。解放军“支左”以后,学生们走向社会,分成两大派,一派叫拥军派,一派叫反军派。拥军派以红学会为代表,反军派以井冈山为代表。我父亲是解放军支持的“走资派”,我就参加了红学会成了拥军派。不过,我没有参加几天派别活动就闲呆在家了。这段时间,我在家看小说,读书,跟一位贾琛老师学日语,织毛衣。就这样青春年少的两年逝去了。这一段应该叫蹉跎岁月吧?
在这两年里我们这些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度日如年。是升学?是就业?整天打听着这样那样的消息,又总是打听不到。终于我们在1968年9月26日坐上了西去的列车,到辽宁省北镇县吴家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说到我的高中生活,我最感恩的是我的高一班主任李元珠老师。她个子不高,白皙的面孔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说起话来总是带着甜美的微笑。

我们班有一个朝鲜族的同学,他家生活很困难,又是继母。冬天已经很冷了他还没有棉衣。李老师就动员我们同学捐钱,她也捐了钱,给这个同学买了布,买了棉花,组织我们女生给这个同学做棉衣。记得足足做了一天,终于做成了,这个同学穿上还正合适。我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她也是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
她给我争取了助学金,让我完成了高中学业。开学第一个星期一我来晚了,一进门恰巧遇到了李老师,她问我:“你怎么迟到了?”一句话勾出了我满肚子的委屈,泪水哗哗地流。我对她说出在家里发生的事情:因为家里生活困难,加上邻居们的谗言说:一个女孩读什么高中?妈妈不想让我继续念书了。李老师鼓励我继续念书,坚定信念。过了几天她为我申请了每月三元的助学金。那时候家里每人好像平均十元才能享受助学金,可是我家每人是十一元。是她的善良让我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学业。
后来听说她随丈夫去南京了。现在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是否还在南京?现在她一定过得很好,因为好人一生平安嘛!
我在抚顺第一高中受的教育有益终生,它使我养成了勤奋向上的个性、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因而在参加工作以后,一直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赞许,多次得到省市级的奖励。这些荣誉的获得是与我在高中时期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分不开的。
我感谢谆谆教导我的老师,感谢信任支持我的同学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617#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1:50:28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151

我的长征

张淑荣
1
1968年,那是一个非常的年月。我1966年高中毕业就和所有的同学一样,没有离开学校,而是按照中央的指示参加文化革命。到了1967年年末,中央不知道怎么啦,号召我们长征,就是背着行李到全国各地串联,不再坐着火车串联。我们班几个同学组织了长征队,准备到北京、延安等地,我欣然同意。
我参加长征队一方面是同学相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我的父亲。父亲是1947年入党的老党员。解放战争时期一直是解放军后勤担架队的,参加过汾水战役,去过狼牙山、五台山。解放后在村里当干部。他想到关外挣一百元钱回家种地,就来到抚顺矿务局西露天矿,第一个月就挣了一百元,第二个月又挣了一百元,第三个月就调到市委党校学习,回来就提干当了党支部书记。他本来是当时人们说的“根红苗正”的,可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却受到批判。他有五条“罪状”,说什么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封锁毛主席的声音,土皇上等莫须有的罪名,停止工作隔离检查。他回到家里,夜里睡不着,他问我:“你看我能被打成反革命吗?”我说:“不能,你要是被打成反革命,我就去北京告状去。睡吧,你没事。”其实,当时在我心里也没底,就想知道外地尤其是北京的情况怎么样?于是我决定到外地看看,到北京看看,决定去长征。
长征没走三五天,一天晚上我觉得胸前一阵阵疼痛,用手一摸一个包还在动。我吓得不知所措,叫醒同伴。她有经验,对我说:“你是胃痛。”我想起来了,我平时是不吃高粱米饭的,这几天一路天天吃高粱米饭,把我的胃吃坏啦。第二天开始要病号饭,每顿要两个馒头,炊事员说:“你们病号怎么这么能吃呀?”在那追求革命的年代,我真有点无奈。
因为是冬天,从家里走时我穿了一双二斤重的翻毛皮鞋,越走越累。同伴的脚渐渐都起泡了,我的脚竟然没有起泡。到了锦州我还是把它寄回了家。
我们走过一个大苇塘用了半天的时间,说这里的苇子特别好,造纸质量极佳,是印刷毛主席著作的。在秦皇岛我第一次看见紫心萝卜。在昌黎,老百姓用那么大的碗给我们盛饭,就像我们家的盆。
快到锦州的时候,我的体力有点吃不消了,正好前边的路是一条差道,几个同路马车要过,于是,我灵机一动坐上马车。这下子同学们对我这种投机取巧怕苦怕累的行为不满了。到了锦州我们召开了生活会,大家开诚布公地给我提出了意见。这就是我们那一代年青人。
那年我们在北京市西城区委过的年。在西城区委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长征队员大约有一百多人,三十晚上西城区委的人组织我们召开联欢会,会场就在男同学住的大礼堂。我们几个女生没有去。我们从门缝里看,一见里面很热闹,我的高兴劲儿就来了,随机写了一张纸条递了进去。纸条上写的是:某某同学会表演节目。主持人按着纸条上写的让那个同学表演节目,弄的那个同学很尴尬,我们几个女生在门外笑得直不起腰。年轻人的恶作剧就这么荒唐。
过了年有人还要步行前往延安,有人要步行回家。我颓唐了,实在不想苦自己了,我决定坐火车回家。其实大家也走累了,就这样我们乘火车回了家。反正那个年代红卫兵到哪里乘车、住宿、吃饭都不用花钱。
我们十一个人用了二十八天的时间,我用六分钟一华里的速度,背着二十多斤的行李从抚顺走到北京。一路在接待站吃饭,都是住在贫下中农家里。
这张照片是我们在塔山照的,为了缅怀革命烈士,我们是绕道去的。

当时觉得那么艰难,现在回忆起来感觉挺幸福的。长征锻炼了我的意志,长征把我变得勇敢,长征是我人生路上的彩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9
618#
发表于 2016-6-23 07:58:07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6-22 21:48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150

往事的沉淀

认真回忆一高中,
往事历历在心中,
难忘师尊助学诚,
文革灭了大学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9
619#
发表于 2016-6-23 08:04:37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6-22 21:50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151

我的长征

参加长征大串联,
一路艰辛说不完,
当然收获也很大,
毕竟受到真锻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62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21:20:12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6-23 07:58
认真回忆一高中,
往事历历在心中,
难忘师尊助学诚,

感谢龙行超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26 01:12 , Processed in 1.2168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