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北山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难忘的纪念

[复制链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43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09:53:05 | 只看该作者

     积绿肥这个活儿最费事、最费力的是用铡刀切秸杆,这是积绿肥的关键程序,秸杆切不出来就得窝工。以往使铡刀是饲养员的事,别人很少动过它,而且用铡刀还是个技术活,一般人你还真干不了。不过饲养员用铡刀切的是麦秸和谷草,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切高梁杆和玉米杆谁也没有干过,这不光是技术活儿而且是很大的力气活。男社员们一个个试了试,能干这活儿的只有作棚和逮柱,知青里只有孟祥青和米青海。为了不窝工,社员里的二妮、顺子和东发以及知青里的李殿英当起了替工。搞农田基本建设和积绿肥这两个大活儿,我们一直干到上冻前才收工。
      队里歇了两天,刘队长和我谈起了打窑的事。队长的想法是我们现在住了窑洞就算我们的安家之处了,至于队里的牲口房以后再找地方建。这四孔窑的大院和当厨房的小窑共折合人民币四百五十元,其中大窑每孔一百元,小窑五十元。队长向我保证,这几孔窑队里绝对没在里面赚一分钱。队长考虑,不管将来知青是走还是留都得从长计议,既然国家给拨了盖房款那就得动手盖。我俩算了一下账,除去买队里的窑外总共还剩四百多元,还够打四孔窑的,如果我们八个男生谁也走不了将来一人一孔。我认为队长的想法很现实,我们的将来会怎么样只有天知道,现在不现实点将来更不好办了,先做安家落户的打算吧!
      当地社员们打窑总要请风水先生来选地方,招待一顿好饭再给上几块钱就把事定了。队长说他没打过窑也不知道该不该请风水先生,让我们自己拿主意。凡是打过窑的社员们都劝我们请风水先生,说打窑可是一家人过日子最大的事,千万马虎不得。但我们知青都认为这是搞封建迷信活动,经过文化大革命考验的学生还能信这个,那还了得!
      村里的老窑在山坡的上面,社员们打的新窑虽然也在山坡的上方,但都在老窑的下面。新窑一般在沟沟叉叉的顶部,在那里打切窑的挂面土比较少,省力又省工,但是出入的道比较狭窄,得先往坡上走,挑水很不方便。不过建在山坡上方的窑,好处是光线比较充足宽敞赫亮,新打的窑干的也比较快,再一个好处就是队里坡地多干活方便,每天上工不会跑太多的冤枉路,可缺点是挑水太远。村里唯有老徐的窑是在山坡的下方,比坡上的户挑水要省三分之二的路。听老徐说在斜坡山打窑,切挂面特别费工,打一孔窑要比别人多花三分之一的工,而且光线不好,风也不易吹进窑,他住了三年,至今窑里还是潮乎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43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09:54:56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怎么说,打窑选址是关系到今后生活的大事,千万马虎不得。我叫上知青的几个头头一起来到和发家,大家一起商量打窑的事。我们知青饱受担水的困苦,一致意见在离水井尽量近的地方打窑,队长也同意我们的看法。至于怎样打,队长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打算这么干:不准备请外人来打,切挂面的活和在队里干活一样,全体社员都参加,干一天由队里单记一天的工,到时按年终分配的工分值从知青的建房款中扣除。往里打窑的活由作朋和逮柱把座,他俩虽然不是什么好把式,但打小点的窑还行,挖土、推土等打下手的活儿由男社员来干。至于怎么记工,他的意见算给队里搞副业,干一天一块钱,和在林场干活一样,交队里六毛钱,补助个人四毛钱。按照村里的惯例给谁家干活谁家管饭,咱们也一样,为了节省时间成立一个大灶,大伙一块吃,吃了饭就干。粮食由队里出,粮款和灶上的开支以及干活的工钱统一核算。这样建房款就让队里挣了,社员们都受益,省得肥水流到外人田,我们听了队长的话,都觉得队长安排的挺好。
     商量完了,我们几个人马上外出寻找打窑的地址。谢家庄被东西两个山墚包围着,东边那道墚坡度小,要在靠坡下的地方打窑切挂面特别费工,至今没有一家在那道墚上打窑,所以我们也不考虑在那里打。西边那道墚坡度小一点,目前只有老徐家在坡朝东的方向打了窑,如果挨着老徐家打窑,窑门冲的方向会偏向东北一点,阳光一天也照不了几小时,窑洞里常年会更潮湿。我们又到坡的西边看了看,这就到了另一道沟了,老张的家就在这道沟的最上面。坡面的方向朝西南,阳光比较充足,大家的意见也都倾向在这个坡靠下面一点的地方打窑。不过这个地方离村子的中心地带比较远,显的十分荒凉。老张那天正下山挑水,看见我们在选址,立刻凑了过来,看我们的意思是要在坡的下面打窑,他很高兴,连声说太好了,咱们可以作伴了。他风趣的说:“在这里打窑有一个好处,下山挑水的路我替你们修好了。”我们来回在坡的下面走了几趟,终于选中了打窑的地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43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09:56:41 | 只看该作者

     说干就干,第二天全体社员投入到切窑挂面的劳动中。黄土丘陵区虽然没有石头,但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料焦蛋子,几乎和石头一样硬,铁锨、镐头碰上它咯咯的响。开始比较省事,把铲下来的土和料焦蛋子直接往山下扔就行了,慢慢的铲出一块平地,扔起土来越来越费劲了。到后来,切出的挂面一天天增高,院子也越来越大,那就得用平车往坡下推土了。我一边干活一边想起了毛主席“愚公移山”那篇著作,我们这不是真的当了一回愚公在移山么!大约干了半个月的时间挂面完切了,宽二十多米,高有五米,院子也不小,大约有一百多平方米。
     切窑挂面很顺利,可往里掏窑就不那么顺利了,为了稳妥起见,我们集中力量先掏一孔窑。切挂面是从上面往下打,掏窑正相反是从下面往上打,等打到一定程度才由把式下手。谁知刚打到窑的最上口时,逮柱拿镐使劲一刨,意想不到的塌方出现了,一个很大土块从顶上滚了下来。看见的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大声喊叫:“快躲开!”还好,下面的人躲的麻利,没有发生意外。有的社员说:“这下麻烦了,在这儿打窑恐怕不行。”队长和我们知青不死心,又试着在踏方的上头开窑的最上口,可是试了几回还是不行,土块依然往下掉,我们又向两边错开位打,结果还是不行。这时,大家不约而同的停下手里的活,目光在挂面上来回的看。呆了一会儿,队长说话了:“我看咱们别在这儿打了,窑要是结实的话,它的上面和窑的中间要有几层料焦蛋,特别是窑的上方至少要有一层厚厚的料焦蛋,否则既使打窑时不出现塌方,以后迟早也躲不过。”队长说完话,作朋和逮柱也连忙随声附和。顺子这时又说起风凉话来:“我早就说打窑不能乱来,谁家打窑不请风水先生,你们瞎找地方没法儿干得成!这么多人干了那么多天活儿,大家白出力白费工,谁来负这个责任?”和发赌气的说:“用不着说闲话,责任我一个人担。”和发的老乡老张那天闲着没事也在场,他冲着顺子说:“我家打窑就是我自己找的地儿,谁不说我家的窑结实。打不好再打,有啥了不起。”人们争吵了一会儿,各人抄起了自己的家伙无精打采的散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43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09:58: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5-10-17 09:59 编辑


     收工后,我们几个知青头儿又到队长家商量,大家虽然觉得挺窝囊,但并没有丧失信心,我们给队长打气,队长也鼓励我们。大家的意见还是自己找地方,就是不信风水先生的,不过大家都同意,这次选址一定要慎重行事,千万不要着急,多听听村里老人们的意见。
     我们正准备往外走,作朋突然闯进了屋。他一看我们都在连忙说:“我有一个好埝儿,保险没问题。我家的东边,紧挨着的那条小沟可以打窑。我早看上了那个地方,等有了钱了在那里再打上一孔窑,加上原来的两孔窑,我家就够用了。那条沟特别陡,从表面上能看到从上到下有好几道料焦层,在那里打窑绝对没有问题。不过因为沟的坡度太陡,沟又不大,切出来的挂面不会太宽,打一般户大小的窑只能打三孔,而且院子也不会太大。说心里花,我想在那里打窑还没拿定主意,主要是因为打一孔窑下来院子太小。我决定不打了,如果你们看着行,我就让给你们知青。”我们一听很高兴,特别作朋来帮忙。
     我们赶紧出屋,一起去看那个地方。总的来看那个地方还行,和作朋家作邻居也不会寂寞,而且虽然挑水的路陡点,但比上边至少短三分之一的路。窑挂面窄点,我们把窑打小一点,还是有够打四空窑的地方。大家商量了一会儿,把这事儿定了下来。由于干活的地方太狭窄,切挂面和打窑的人只能由身强力壮的社员和男知青担当,其他社员就不参加了。
     作朋还真是个热心肠,他主动把自家的一孔窑腾出来当厨房。他当过几个月知青灶上的司务长,也吃过知青做的饭,知道谁做饭好吃。在他的建议下,抽出做饭最利落、干活最勤勤的吴宝荣当大师傅,他自荐当司务长。在大家的努力下,干活非常顺利,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打好了四孔正窑和一孔作厨房的偏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43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10:02:13 | 只看该作者

                                        四十六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我们插队一年了。十二月二十八日那天,同学们聚在一起,不约而同的说:“一年了!”话虽然简短,可人们的感受却大不一样,个别人表现的是无可奈何的叹气,对未来的日子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思想,但多数人表示,不管今后会怎么样,对未来还是充满期望和信心。插队终归不过一年的时间,我们那时不象现在那样留恋和铭记这一天,可是这一天对我们知青来说又是非常敏感的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我们心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甚至可以说超过任何节日,因为这一天彻底改变了我们一生的命运。又过了几天是新年,城里人把这个节日还当回事,可到了农村非常平淡,没人会特意过这个节。入乡随俗吧,我们知青也和社员们一样,谁爱干什就干什么,集体也没搞任何活动,元旦这天平平淡淡的过去了。
     新年后,队里召开社员大会宣布年终决算结果。社员们都以急切的心情盼望着分配的结果,各家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知青们也算计着能分多少钱。我们来的头一年真可以说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增产又增收,无论是粮食产量、副业收入、工分值以及社员的收入和分配都创造出历史的最高水平。全年共打粮食七万二千多斤,比去年增产一万六千多斤,其中麦子打了一万八千斤,比历史最好的年景还多三千斤。苹果、西瓜成了谢家庄从未有过的副业生产,再加上打工的副业生产,有二千五百多元的收入。
     年终决算会的那天,社员们早早的到了队长家,大家象过年似的兴高采烈的等待会计李东发宣布决算结果。队长和发先大概总结了一下去年的生产情况,对表现好的社员和知青当众给予了表扬,他把队里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学大寨的结果。接着东发开始大声宣布,他先公布了队里去年各种粮食的产量和总产量以及各种副业生产的收入和总收入,然后公布了社员的出勤天数和挣的工分数。接着他宣布了大家最关心的工分值,一个工四毛二分钱,比去年多二分钱。这时,社员们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人们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向了顺子和蛋子,爱说怪话的他俩不好意思的低着头。这是因为在我们来时,顺子、蛋子在不同场合赌过誓,说我们知青来了工分值准保得降低,说如果不降,他俩的姓倒着写。别看只涨了二分钱,按百分比算可增长了百分之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43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10:03:56 | 只看该作者

     去年,在学大寨的号召和鼓舞下,社员们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村里的男社员比前年平均多出工四十来天。我们知青到来后,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也都上了工,连从不上地的老婆子有时候也在队里干点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一来,全村十四户人家挣得工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各家各户的年收入自然也会多了起来。人口比较多的王柄泽家、二妮儿家、王金亮家和孬子家,前几年都多少欠队里的钱,今年不仅不欠队里的钱,还顶了往年部分欠款。老张是队里的欠款大户,去年虽然因为家里人口多仍然欠款,但相比往年欠款也少多了。作朋、老万和逮柱三个光棍比前年多挣了二十多块钱,其他人家分配后也多少有些结余。以往年终决算,由于欠队里钱的户多,分红时队里也没有多少现钱,即使有节余的户也很少能够兑现,只能拿着一张空头支票。今年,头一次年终分配让社员们全部兑了现,大家真是喜出望外,打心眼里高兴。
      我们知青出勤率比较高,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全年出勤一般都在二百二十天左右,最少的也不底于二百天,最高的达到二百三十多天。男生里挣得工分最多的是孟祥青,其次是米青海和张红,我和老墩、老婆子比他们都少,我是因为到县里、公社和大队开会多而耽误不少工,老墩和老婆子是为我们这个集体的零活耽误了自己的工。我们几个虽然挣的工分少,但谁也没有怨言。女生里面出勤最多的要数吴宝荣和毛芹芹了,其次是魏士狭和张京平。年终分配的最后结果,我们知青里最多的拿到了三十多元,最少的也分到了十多元。交口河的知青出勤率比我们少多了,他们队的一个工分值才一毛八分钱,比知青来的前一年还少二分。据说知青里分红最多的还不到五元钱,有三个同学还欠队里几元钱。听管知青的公社干部张国强说,我们公社其它大队知青的年终分配情况都不如我们,原因是那几个点知青们的劳动天数比我们少,而队里的工分值又比我们队低的多,大多数知青分不到什么钱,最多的也就能分上十几元钱,个别出勤太少的竟然欠队里十几元。这一比,我们谢家庄的知青挺知足的,竟管分的钱也没多少,但毕竟可以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特别是张红和毛芹芹他俩就指着分红的钱生活呢,幸好在谢家庄插队,如果在别的队来年的生活恐怕真成了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43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20:08: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見到沈家围子网友在知青角的回帖,祝她到海南一路平安,路过北京我们有幸在活动日見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12
438#
发表于 2015-10-18 13:14:50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有感触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12
439#
发表于 2015-10-18 13:35:49 | 只看该作者
北山峰 发表于 2015-5-1 10:04


     想当初,在学校举行的动员到山西插队的大会上,来北京接 ...

穷山恶水迎接着优越生活的北京知青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612
440#
发表于 2015-10-18 13:36:44 | 只看该作者
北山峰 发表于 2015-5-1 10:08
安泽县虽然许多地方是穷山恶水、人烟稀少,但正是由于这恶劣的生活环境,才把这里的人们磨练出勤劳朴 ...

革命老区现在依然贫穷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28 04:15 , Processed in 1.26360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