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
一夜风停草木青,一缕光照显初晴。一行奔赴千岛湖——龙川湾参加首届知青节的杭州知青网友,在大巴上目睹着阿倍姐的歌声,也哼哈起来。断断续续的歌词,高八度低八度的旋律,让人释怀,前倾后仰。
不难看出,阿倍姐所选的代表曲,其含义极其深远。也许在告诫我们:龙川湾,山路十八弯。哈哈,真是众人皆醉她独醒!
深秋的季节,金黄铺盖着满山野地。在车窗外太阳的直射下,人人光彩夺目。尤其在身上闪烁着不同的颜色,似万花筒般五彩缤纷——好个秋。
随着绵延起伏的弯道一个接着一个,各人的态势却开始迥异般显现,毕竟年岁不饶人啊!
我作为参加者,身兼“游”与“演”的双重角色。看似有任务在身,但游是其占主要目的。当然,此游的心情不会很沉重,说不上什么无怨无悔。沿路所见,确实印证了龙川湾——山路十八弯。
一路上几乎已看不到当时的人来人往、牛羊穿梭、炊烟缭绕的景象。然而摄入眼帘的却是金黄硕果的柑橘。车上始终有人发出“哇”、“哇”的叫喊声。不知是赞还是喘气声,使置身后座的我,从无所顾忌也开始挪动了视线来看个究竟。呵呵,我们这帮子人都玩起了童心。其实借用欧阳修的“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的诗句来形容此时此景最得体不过了。
曾记得,淳安县在我们的记忆里算是苦的。该肯定有很多人与我同感,不容置疑。当时我们最不愿意去哪里插队,真是叫爹爹不应,叫娘娘不应的地方。当我们过渡坐船踏上船顶甲板时,立马遭到了山风不断的侵袭,顿觉寒意抖索,心惊胆怯。早于我们先前在甲板上的几位,正在注视着两边山峰。不难看出,这里曾经是他们(她们)战斗过的地方。不一会儿,当他们知道我们的身份时,转眼间,又把目光转回到渐渐远去的记忆中。其内心深处,充满着激动、惆怅,心绪万千。其中一位大姐对我们说:“当年为了出去,从这里游泳来回。”这下可把我愣傻了。我们同在一起的三人,顷刻间呆如木鸡,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许久才缓过神来。
一个交通闭塞又无通讯实施的山区。对于一些城里年轻人能在这极其艰苦的环境下生活,可想而知。拿现在的目光来看,不疯才怪!也许当时被逼无奈,我们都有亲身体会,刻骨铭心。多少有才情的女子,她们这些娇艳的花朵最终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地凋零。从大姐润湿的眼睛,使我不再过多的细问。说实话,我怕她,怕她会滔滔不绝。她的神情、语气,都让你觉得是可以跟她聊点什么的,看得出此时的她,热衷于表达自己深藏久远而又不能回避的事实。因为这故事,只有我们才能听的懂——真诚、动人。
到达目的地,更让我感到好奇。仿佛又回到阔别多年的场景。虽然,这里不是我下乡的故地,但这里的此情此景不陌生。墙上的油画以及纪念馆,都能让你读懂。似幻似真,直到我们以各种熟悉的姿态,重温一下举动时才会心领神会。每每看到这种情景,我心中便会油然升起一种荒诞感:原谅我吧,我有个毛病,容易激动,容易手舞足蹈。
下午的纪念会,其气氛较凝固。既没有寒暄又没有客套,不失为庄重与严谨。随后的舞曲翩翩,主题鲜明。无论台上演的,还是台下观摩的,无不沉浸在那时耳熟能详的诗情画意中。可以说,这场景本身是一次兄弟姐妹的聚会,也是奔赴人生的下一个环节的开始。
“噢!”对了,晚上的龙川湾兴许会让我做个好梦。缘于白天的肌肉太紧张罢了。伸手不见五指,没有噪声喧闹,俨然是一座寂静的山林。六人房间错落得体,久违的上下连铺依旧亲切。然而,在跃层上的两位大哥,早已对这床有温馨的感觉,垂涎欲滴。没多久,那鼾声,似山湾里大风呼啸,此起彼伏。似湖水中的涟漪你来我往。且有节奏的排对排、串对串的高唱。其壮观不亚于钱江潮。多少让你感动啊!的确不是人人都能如此享受到的,也许将来不会有此等的景观欣赏。幸会!幸会!
龙川湾,山路十八弯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
这里的山歌排对排,这里的山歌串对串。
------
排排串串,串串排排。
呦------”
一夜风停草木青,一缕光照显初晴。一行奔赴千岛湖——龙川湾参加首届兵团知青节的杭州知青网友,在大巴上目睹着阿倍姐的歌声,也哼哈起来。断断续续的歌词,高八度低八度的旋律,让人释怀,前倾后仰。
不难看出,阿倍姐所选的代表曲,其含义极其深远。也许在告诫我们:龙川湾,山路十八弯。哈哈,真是众人皆醉她独醒!
深秋的季节,金黄铺盖着满山野地。在车窗外太阳的直射下,人人光彩夺目。尤其在身上闪烁着不同的颜色,似万花筒般五彩缤纷——好个秋。
随着绵延起伏的弯道一个接着一个,各人的态势却开始迥异般显现,毕竟年岁不饶人啊!
我作为参加者,身兼“游”与“演”的双重角色。看似有任务在身,但游是其占主要目的。当然,此游的心情不会很沉重,说不上什么无怨无悔。沿路所见,确实印证了龙川湾——山路十八弯。
一路上几乎已看不到当时的人来人往、牛羊穿梭、炊烟缭绕的景象。然而摄入眼帘的却是金黄硕果的柑橘。车上始终有人发出“哇”、“哇”的叫喊声。不知是赞还是喘气声,使置身后座的我,从无所顾忌也开始挪动了视线来看个究竟。呵呵,我们这帮子人都玩起了童心。其实借用欧阳修的“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的诗句来形容此时此景最得体不过了。
曾记得,淳安县在我们的记忆里算是苦的。该肯定有很多人与我同感,不容置疑。当时我们最不愿意去哪里插队,真是叫爹爹不应,叫娘娘不应的地方。当我们过渡坐船踏上船顶甲板时,立马遭到了山风不断的侵袭,顿觉寒意抖索,心惊胆怯。早于我们先前在甲板上的几位哥姐们,正在注视着两边山峰。不难看出,这里曾经是他们(她们)战斗过的地方。不一会儿,当他们知道我们的身份时,转眼间,又把目光转回到渐渐远去的记忆中。其内心深处,充满着激动、惆怅,心绪万千。其中一位大姐对我们说:“当年为了出山去,偷偷从这里游泳来回。”这下可把我愣傻了。我们同在一起的三人,顷刻间呆如木鸡,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许久才缓过神来。
一个交通闭塞又无通讯实施的山区。对于一些城里年轻人能在这极其艰苦的环境下生活,可想而知。拿现在的目光来看,不疯才怪!也许当时被逼无奈,我们都有亲身体会,刻骨铭心。多少有才情的女子,她们这些娇艳的花朵最终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地凋零。从大姐润湿的眼睛,使我不再过多的细问。说实话,我怕她,怕她会滔滔不绝。她的神情、语气,都让你觉得是可以跟她聊点什么的,看得出此时的她,热衷于表达自己深藏久远而又不能回避的事实。因为这故事,只有我们才能听的懂——真诚、动人。
到达目的地,更让我感到好奇。仿佛又回到阔别多年的场景。虽然,这里不是我下乡的故地,但这里的此情此景不陌生。墙上的油画以及纪念馆,都能让你读懂。似幻似真,直到我们以各种熟悉的姿态,重温一下举动时才会心领神会。每每看到这种情景,我心中便会油然升起一种荒诞感:原谅我吧,我有个毛病,容易激动,容易手舞足蹈。
下午的纪念会,其气氛较凝固。既没有寒暄又没有客套,不失为庄重与严谨。随后的舞曲翩翩,主题鲜明。无论台上演的,还是台下观摩的,无不沉浸在那时耳熟能详的诗情画意中。可以说,这场景本身是一次兄弟姐妹的聚会,也是奔赴人生的下一个环节的开始。
“噢!”对了,晚上的龙川湾兴许会让我做个好梦。缘于白天的肌肉太紧张罢了。伸手不见五指,没有噪声喧闹,俨然是一座寂静的山林。六人房间错落得体,久违的上下连铺依旧亲切。然而,在跃层上的两位大哥,早已对这床有温馨的感觉,垂涎欲滴。没多久,那鼾声,似山湾里大风呼啸,此起彼伏。似湖水中的涟漪你来我往。且有节奏的排对排、串对串的高唱。其壮观不亚于钱江潮。多少让你感动啊!的确不是人人都能如此享受到的,也许将来不会有此等的景观欣赏。幸会!幸会!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