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北山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难忘的纪念

[复制链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5
701#
发表于 2016-1-18 11:11:39 | 只看该作者
北山峰 发表于 2016-1-16 21:02
夲书展示己接近尾声,月底前发后六章,共计七十八章。

有滋有味的故事!大赞!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70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3:09: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书快发完了,覌看的网友却多了,谢谢网友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7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21:14: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沈家围子 发表于 2016-1-14 21:29
大哥你的工作能力非凡,妇女选举工作做得细致,有头脑,不知道你回城后,做什么工作呢?一定错不了! ...

参加工作后,当过职工,也当过干部,比芝麻官还小的官当了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70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09:24: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皇城龙狼 发表于 2016-1-18 11:11
有滋有味的故事!大赞!

  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47:55 | 只看该作者

                                  七十五

     这里的秋天连阴天比较多,三天两头要下点雨,有一次竟然连续下了四天,吃水、吃粮和烧柴都成了大问题。冒雨下山去挑水,一去就得三、四个人,有拉着的、有扶着的、有推着的,等挑到了家一挑水顶多也就剩下半桶了。没办法,同学们只好把盛水的家式全都拿了出来接雨水。后来,吃饭也成问题了,我们一天至少也要吃三十斤粮食,存粮最多够吃三天的,由于推磨的窑漏水,只能看着坐吃山空,无奈只好向社员家借粮,可是社员家的存粮也有限,这家借一点那家讨一点,我们快成了吃百家饭的和尚、尼姑了。下雨天柴禾潮不好烧,而能烧的柴禾又不多,为了节省柴禾,除了做饭用外,其它的如喝开水等一律作罢,可就是这样到了下雨的第四天还是没有柴禾烧了,眼看吃不成饭了。总不能让大伙挨饿吧!司务长老墩急得团团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老墩和我商量后,决定把一副床板劈了当柴烧,不管怎么说吃饭总比睡觉重要吧。
     这一年的秋天是一个不寻常的秋天,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爆发了。林彪反党集团篡党夺权的阴谋败露后,林彪携带他的妻子叶群及其他们的儿子林立国苍惶逃离北京,在秦皇岛的一个空军机场蹬机向国外逃蹿。这帮乱臣贼子惶惶似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然而他们外逃投靠外国势力的梦想没有得逞,飞机刚刚离开我国的领土进入外蒙后,终因飞机出现故障坠落在温都尔汗,林彪及其家人全部身亡,遭到了可耻的下场。
      林彪叛逃事件是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号发生的,由于这次事件太重大、太重要、太难预料,所以保密工作特别谨慎。那些天和发队长好象特别忙,老是到外面去开会,他的表情和平常不一样,脸老是阴沉沉的,象他家发生了什么大事似的。过去和发不管到哪里开会,回来后总会和我说一说,可这次不同,别人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只说是开会,至于开会的内容一点也不讲。我有时到他家串门聊起开会的事,他说起话来总是唉声叹气。据他说,他先在县里开了三天会,会场非常严肃、紧张,会场周围由民兵在不远处站岗,外面的人不让进,进去开会的人也不许出会场。和发只是向我透露国家出了大事的消息,具体的情况他一点也没和我说,他还说这事特别保密,嘱咐我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70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4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6-1-23 10:52 编辑


      在县、公社和大队的党员干部传达完文件后,这才轮到我们老百姓,可这时已经过了国庆节了。为了表示对会议的重视,队里停了半天工,由李顺笃书记亲自来传达中央文件。李书记的表情非常严肃、认真和郑重,社员们也都瞪大了眼睛听着,会场上没有以往那种逗笑声。李书记先把‘九一三’事件的经过传达了一遍,然后宣读了林彪反党集团制定的反动纲领‘五七一’工程纪要。知青们和社员们听了后都目瞪口呆,大家显得格外的新奇,对整个林彪反党集团的罪恶行径觉得不可思议。那一夜很多人没有了睡意,我们知青们一边躺着,一边闲聊,不时的一阵阵发着感慨。从那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田间地头歇晌时、在一起吃饭时都可以听到人们对这一反革命事件的议论。
      我历来特别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当我听到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后,感到震惊、愤怒和困惑。我敢说事先谁也不会想到会发生林彪叛逃的事件、谁也不会想到林彪会有一个这么庞大的反党集团。林彪在文化大革命前就是咱们国家和党的最高级别的领导人之一,名次排在非常显赫的第六号人物。
毛主席亲自点燃文化大革命的烈火后,林彪成了毛主席的最亲密的战友,他坚定的站在毛主席一边,同被他们视为中国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刘少奇和邓小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从中央到地方彻底铲除了以他们为首的反党集团。在这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林彪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是头等的功臣,为此一越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第二把手。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到‘九一三’事件的五年多的时间里,林彪是我们党和国家非常显赫的领导人,是我们的副统帅,是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在六九年四月召开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史无前例的把选定林彪作为接班人的决定写进了党章,可见毛主席对林彪的信任度达到无以伦比的地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70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5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6-1-23 10:54 编辑


     在那个年代,不管是开会还是早请示晚汇报或是搞什么活动,首要的仪式就是人们拿着印着毛主席的语录小红本,一边有节奏的摇,一边大声的呼喊:“敬祝我们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忠心祝愿我们敬爱的副统帅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可见林彪当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威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么林彪为什么不借着这个不可逆转的有力时机稳稳当当的等着接班呢?为什么非要急于强班夺权呢?人们对此颇为费解。有些人认为是因为林彪的身体不大健康,恐怕等不到接班的日子就一命呜呼了,这种解释似乎不大合乎情理。那么只有一种解释特别贴切,那就是林彪本身就是一个阴谋家和野心家,而以他为首的反党集团的成员个个也都是怀着狼子野心。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篡党夺权的阴谋或早或晚都得暴露。再看看林彪那帮死党吧,他们大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发悸的部队高级将领,其重要成员有总参谋长黄永胜、空军司令吴法宪、海军政委李作朋、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等。林彪反党集团几乎完全把握了军队的高层领导权,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那将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其后果不堪设想,静下心来想一想实在让人感到心惊胆颤。再看一看林彪反党集团制定的‘五七一’工程纪要吧,他们的罪行真是触目惊心。这些没有一点人性的东西,丧心病狂的把矛头指向了毛主席,乘着他外出巡视大江南北的机会,要在回京途中丧心病狂的谋害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其手段之残忍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林彪反党集团为了达到他们谋害毛主席的目的,先后制定了两套方案,先是要用飞机来轰炸毛主席乘坐的专列,但迫于毛主席巨大的威慑力,使执行此项特殊任的人心惊胆寒,由此而来致使这套罪恶行径陷入流产。接着他们又策划在南京火车站劫持毛主席,并惨无人道的要用火焰喷射器置毛主席于死地。但是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策划下,林彪反党集团的阴谋彻底的被粉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70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55: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6-1-23 10:56 编辑


    ‘九一三’事件象一枚重磅炸弹震惊了祖国大地,也震惊了全世界。然而,对于那些热衷于搞文化大革命的人们来说,他们在思想上并没有丝毫的触动,也没有从林彪事件中吸取严重的教训,对过去文革中极左的错误路线没有一点反思,把粉碎林彪反党集团的阴谋说成是文化大革命取得的又一伟大成果和伟大的胜利。在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被揭露后,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度掀起了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高潮。当时,实际上掌握文化大革命领导权的江青、张春桥等人,继续坚持极左的错误路线,按照他们的思路把批判林彪的斗争又引向邪路。他们牛马不相及的把批林和批孔老二放在了一起,美其名曰要大搞一场批林、批孔运动。而后又别有用心的提出了兴法家、灭儒家的思想,对他们认为历史上是法家的秦始皇、武则天等人大肆吹捧和赞颂,而对儒家思想的人进行了恶毒的攻击,并标榜他们自己和造反派是现代的法家,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先进力量。再后来,他们又提出了批周公,批投降派,明目张胆的把斗争的矛头直指我们最崇敬的周总理。直到这个时候,那些善良的人们才觉察到江青等人的险恶用心。其实江青等人和林彪反党集团本来就是一丘之貉,想当初他们就是在一起从上到下的残忍的整革命的领导干部,整革命的群众,把老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糟蹋的不成样子。他们批林批孔、批周公、批投降派是假,达到他们纂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才是真。
      自打我们插队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文化大革命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林彪事件的爆发又拉近了我们和文化大革命的距离。毛主席在接见红卫兵时讲的:“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指示,再一次在我们心中回荡,革命的烈火再一次在我们心中燃烧。在那些日子里,同学们特别关心政治学习,特别爱看、爱听有关批林批孔的文章。作为政治队长我比别人就更忙于学习,尽管正是秋收大忙的季节,我还是利用地头歇晌的时间组织大家学习报刊杂志上登载的社论和批判文章,隔三叉五的晚上还要组织社员们对林彪反党集团进行口株笔伐。在这方面我们知青自然有优势,好多人还写了批判稿,口诛笔伐来表达自己对林彪反党集团犯下滔天罪行的愤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70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5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6-1-23 10:59 编辑

                                  七十六

     正当批林批孔运动进入高朝的时候,传来了一个令人喜出望外的好消息:有的地方的知青开始分配工作了。最早传来的是外省知青分配的消息,不久,又传来本省中条山铁矿招收知青的消息。同学们的心再也沉不下来了,谁也没有心思想运动的事了,每时每刻都在打听知青分配的信息。因为这毕竟是关系到自己将来前途的大事,这难道不比什么都重要吗?从那时起,扎根农村闹革命的思想被知青们彻底放弃了,大家都饥不择食的日夜盼望着有一天能尽快离开这个地方。
      又过了些日子,有一天晚上,顺子跑到知青点,他说他刚从住在浮山郭店公社刘垣村的亲戚家回来,那个村的两个知青分配到县里工作了,他还听那个村的知青说临汾地区的一些大厂矿也要招人呐。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更加兴奋起来了,因为浮山县和我们县是临县,而郭店公社和我们古县公社紧相连,相隔只有十来里地,大家估计我们县也很快会分配知青的。大家心里开始盘算起来了,一个是争取早走,一个是尽量能分一个好单位和好工作,至于自己的命运如何,谁心里也没有一点底,将来怎么样那就要看自己的运气了。
     知青要分配工作的消息在村里传开了,社员们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路上,只要一碰到知青就会问有消息了吗?你们什么时候走啊!我们刚来村插队时,东发就说知青在农村呆不长,迟早都要走,为此他还挨了我们和社员们的批判。这回东发可来劲了,他逢人便说还是他的眼力强、看得准、看得远,要求队里给他平反。队长对知青分配的事自然也特别关心,一有闲工夫,他就找我聊一聊这方面的事,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们知青这些年也算真是受了苦、受了累了,也该有一份你们自己的工作了。”队长是个有心计的人,他早早的就盘算开了,怎样才能把这些知青顺顺当当的分出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7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1:0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6-1-23 11:02 编辑


      正当我们期待分配的消息时,又传来了分县的消息。我们安泽县有十七个公社,靠东面的十个公社留在了安泽,靠西面的七个公社和从浮山县划过来的三个公社成立了一个新县,起名叫古县,当时全县人口才五万多人。按上面的规划县城设在我们古县公社的所在地,但是经考察、测量后,认为这块地方可利用的面积太小,容不下那么多的县直机关和单位,于是把县城的所在地选在了靠近古老的岳阳城的斜对面的涧河滩边。同学们在一起议论成立新县的事时,大家都认为分县对我们知青来说可能是件好事,新成立的县毕竟比老县用人要多的多,分配工作的速度可能会比安泽县快一些。
      按照惯例,秋收后我们知青又该陆陆续续的回北京探亲了,可是今年不同,谁也没有先回京的意思,大家都想最先知道县里分配工作的消息。队里也没什么活儿,呆着也闲得无聊,我和老墩商量看看能不能利用这段时间调整一下住处。我们下面的窑已经打好两年了,看上去比我们现在住的窑还都干嗖一些。按说一般户里打的窑至少要凉五、六年才搬进去,可我们等不了,于是我和老墩、魏士狭一起决定搬家。为了男女住着方便,分窑时应该是两孔男的再挨着两孔女的,可是两边的窑由于靠边比中间的两孔窑潮多了。我们征求了一下大家的意见,男同学们表示出大度的胸怀,同意照顾女生,把中间两孔阳光好,通风条件也好的窑让给女生住。我们那时正好十六个人,男女也是各半,四人一孔窑,比在上面住可显得宽敞多了,大家搬进了新家,心情也都好多了。
     老墩是个闲不住的人,又是个爱动脑子的人,在我们搬家的那几天,老墩不言不语的偷偷的干着一件事,他是想给大家带来一个惊喜。原来他想效仿老百姓做饭烧炕利用余热的原理,试着给一间女生窑里按一个土暖道。他的设想是在窑的墙边打一个循环的洞,然后,设法把厨房的烟道通过去。他的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由于烟道过长而且都走的是地里的土道,热量进不了窑就消耗的差不多了。他的这个工程才干了一半就被我泼了冷水,他最终遗憾的听了我的意见停下了手,但他一心为了这个集体的思想让我很感动,很钦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00:17 , Processed in 0.17701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