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月映长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篇小说《今世情缘》(连载)

[复制链接]

82

主题

2522

帖子

57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46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08:54: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映长弓 于 2018-12-10 09:06 编辑

       第二十六章  樟树生产队
       一院子的人,怎么分得清呀?陈主任说:“大家不要急,路远的先走,请潘秘书来安排。”
       潘秘书站在大门口,他三十多岁,中等身材,理个平头。他说:“最远的三十多里,最近的十几里。放心,今天都可以到家。我叫一个队,出来一个组,没有叫到的耐心等一下。”
       “金坑大队所属生产队的,请到前面来。”潘秘书大声喊,“你们路远,先走!”四十多个学生争先恐后地往前挤,十几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迎上前去,高声报着自己生产队的名字。都对上号了,他们挑起学生们的行李,立刻要走。
       陈主任抬手看表,堵在门口说:“山区天黑得早,你们恐怕要走一段夜路,要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千万小心啊!”
       “放心吧,陈主任,我们都带着火把呢。”他们嚷嚷着领着自己的知识青年,一阵旋风似的走了。
       院子里的人差不多走光了,就剩下余国庆、郑天星他们。三个老乡笑眯眯地走向前,年长的那位说:“潘秘书,不用叫了,就他们六个,我们生产队的。”
       余国庆领着大家提着背包、网兜过去,看着几位陌生的农民,也不知道怎么称呼,只是说:“你们好,我们是到樟树生产队的。”
       “欢迎欢迎!”三个人热情地迎上来,年龄大一点的说,“我是生产队长,姓江,叫江世汉。早就盼望你们来。你们的行李给我们。”三个人拿起扁担,把背包、网兜挑起就走。
       江世汉队长很健谈,三十多岁。来的还有团支部书记姓罗,另一个社员姓徐,两人都是二十出头。三位农民都是平头,身体比较结实。小宝自我介绍说:“我叫余国庆,今年十九岁,知青组长。”
       江队长说:“余国庆,这个名字好记。其他人不用介绍了,现在讲了也记不住,回去后慢慢就熟悉了。”三个挑担子走得很快,看看女同学跟不上,就走走停停。
       郑天星沿路观察环境,这里是山区难得的一小片平地,周围山不算高,山上树木稀少,茅草丛生。一条小河哗哗流淌,水势平缓,看来是浏阳河的上游支流。
       郑天星很好奇,他问旁边的团支部书记:“罗书记,你们这里的地名好怪,怎么叫踏水公社呀?”
       “不要叫书记,叫我小罗或者老罗都可以。我比你们也只大二、三岁,我们都是直接喊名字。”团支部书记说,“我叫罗连生,我妈妈生了我哥哥,第二年又生了我。两兄弟连着生,名字好记吧。”
       郑天星和古月琴都笑起来了,贫下中农也好幽默呀。
       郑天星自我介绍说:“我叫郑天星,我妈妈生我的时候是晚上,满天星星。”
       罗连生说:“郑天星,名字好记。你呢,这位女同学?”
       古月琴想了一下说:“你们的名字好记。我叫古月琴,就是孤单的时候对着月亮弹琴。也不知道我妈妈是不是这个意思,这么说,记得住吗?”
       罗连生笑了:“古月琴,我记住了。你们刚才不是问我们公社的名字吗?以前这个古老的集镇,沿岸住户依水而居,要踏过一座木桥才能互相来往,涨水的时候,水会漫过木桥,农民踏水而过,所以就叫踏水镇。浏阳河水从我们大队中间穿过,弯弯曲曲就像一条锦缎,因此叫中塅大队。我们那里有一棵大樟树就叫樟树生产队。”
       说说笑笑之间,十几里地很快就到了。江队长说:“两天前才接到通知,来不及准备。今天先住社员家,男同志住我家,女同志住老严家,老严是土改时的老党员。”
       知青的行李全部挑到江队长家,队长媳妇忙着给大家泡热茶。“谢谢嫂子!”还是小宝出得众,主动打招呼。江队长看看大家落了座,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说点名认人。
       “余国庆19岁,郑天星19 岁,谭文化17岁,”江队长说,“三个男的,两个高中生。”
       谭文化站起来说:“我是初中67届。”他比较单瘦,说话有点腼腆,队长示意他坐下。队长接着念:“女孩子,彭国香17岁67届初中生,汪彬彬18岁66届初中,古月琴16岁初中67届。怎么,古月琴你67届只有16岁呢?”
       古月琴红着脸说:“我不满六岁就开始读书了,这个月刚满16岁呢。”
       点过名后,江队长笑一笑,说:“很好,都认识了。介绍一下我们生产队的情况,一共22户69个人口,二户中农,其余都是贫下中农,有七名党员。”
       余国庆说:“不错呀,我们生产队阶级队伍纯洁、政治力量强,没有阶级敌人。队长,那怎么抓阶级斗争呢?”
       江队长说:“你们知识青年政治觉悟高,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集中精力抓革命、促生产。”
       江队长说:“今天晚上先到老严家吃饭。从明天开始,生产队里你们每家去吃一天。等你们住的屋子整理好后,自己搞饭吃。”
       江队长带他们跨过两个门槛就到了老严家,老严六十多了,除了老伴还有一个儿子。儿子二十七岁,是大队小学教师。饭菜已经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红薯丝拌白米饭。炒菜有白萝卜丝、红萝卜片、小白菜,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碗腊肉,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醇香扑鼻。每片足有一公分厚、三指宽。
       老严说:“孩子们,你们离开父母到了这里,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只管吃,这些萝卜、白菜都是自己种的,没什么好吃的招待你们。”严老师也客客气气跟大家打招呼,给每人碗里夹了一片腊肉。
       我们一看,夹完六片,碗里只剩下一片了。主人都没有吃肉,只吃底下的腊八豆。这一餐饭吃得好过瘾,贫下中农真好,知识青年们心里想。后来我们才知道,这腊肉本来是留着过年吃的,切了一半提前招待我们了。
       吃过饭,女同志留下,男同志回队长家。灶旁瓮坛里有热水,江队长招呼他们赶快洗脸洗脚,他说:“今天走累了,早点睡。床铺宽,你们三个人挤一下。”那边老严家三个女的也是挤一张床。
       坐车颠簸、泥土赶路、风尘仆仆,本来是该好好洗个澡,可是从城市插队到了生产队,初来乍到,哪能这么讲究?条件不允许,大家只好胡乱洗了脸和脚。
       说是早点睡,是怕黑,晚上看不见。每家只有一盏煤油灯,煤油金贵还要到镇上去买。那能这么早就睡呀,还是汪彬彬多了个心眼,带了一支手电筒。她说,出去走走吧。
       空旷的田野万籁无声,天空稀稀落落的星星在云中时隐时现。寒冷的北风轻轻吹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一弯新月斜挂在天边,把柔和清澈的光辉洒遍人间。山峰、竹林、屋宇、地坪和草垛,通通蒙在一望无际、洁白朦胧的轻纱薄幔里。飘渺、神秘、绮丽而明媚的月光穿透大樟树,在地上留下斑斑驳驳的倩影。
       土围墙把十几户人家圈在一起,一户挨着一户。没有狗叫,偶尔听到猪圈里哼哼的声音。
       六个人一起顺着围墙散步,静静地走着。离开了城市的喧嚣和亲人的温暖,每个人的心里都空荡荡的。这就是我们一辈子要扎根的地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496
102#
发表于 2018-12-11 08:15:07 | 只看该作者
队里来人往回接,
一路交谈很热烈,
热情招待暖人心,
夜景迷茫思乡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522

帖子

57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46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09:32:10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8-12-11 08:15
队里来人往回接,
一路交谈很热烈,
热情招待暖人心,

多谢点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522

帖子

57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46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09:34: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映长弓 于 2018-12-11 09:41 编辑

       第二十七章  知青组的家
       六个知识青年围着土墙走了一圈,转回来的时候远远看见大樟树下有一个人。江队长披着棉袄站在那里,他招呼大家进了围墙。“外面风大,别凉着。来到生地方,睡不着吧?”队长关心地问。
       余国庆说:“新的生活开始了,我们熟悉一下环境。队长,我们明天参加什么劳动?”
       江队长说:“先休息几天,冬天也没有多少农活。这几天要把你们住的房屋整出来,床铺、桌椅、灶、水桶,还有厕所,都有专人负责。生产队给你们分一块自留地种菜,菜没有长出来之前,每家每户送一点。”
       汪彬彬说:“队长考虑太周到了,谢谢啊。”
       江队长说:“你们有什么困难只管跟我说。我看你们带的衣被不多,山区冷,回去睡吧。明天你们到我家吃一天。”
       第二天吃过早饭,余国庆对江队长说:“全队都在帮我们整房屋,我们不能闲着。一起去吧,多少能干一点活。”
       江队长说:“也好,这样更快。”
       知青组的房子安排在围墙对面的山坡下,原来是生产队的集体养猪屋场。土坯筑就,一排四间,每间有一个四方框架小窗户,屋顶是杉树皮和稻草双层。现在集体不养猪了,里面放了一些石灰和农具。
       收拾房屋的任务安排给罗连生,他一看六个知青都来了,好高兴。从第二间开门作堂屋,左边作厨房,右边两间卧室,女的睡里面男生睡外面。猪栏里面满是干猪粪和腐烂的稻草,臭气哄哄的。
       罗连生说:“我来开门和打灶,你们把里面的杂物搬出来,搞卫生。”
       余国庆一挥手,大家都进去了,石灰和农具搬到另外一个茅屋竹棚里。郑天星和余国庆用铲把地上、墙壁上的猪粪刨下厚厚一层,另外四人负责运走。罗连生交代这些粪土留着作菜地的肥料。
       下午,罗连生说,你们去河滩挖两筐细砂子回来,掺在黄泥和石灰中做成三合土,把房屋地面夯实,墙面抹平,末了再刷层石灰就行了。
       六个人跟着罗连生干了三天,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本领。下乡第四天就是1969年元旦,知青组的家提前整好了。木匠黄三春赶做了六张单人床和一张吃饭的方桌。江队长又挨家挨户,凑了锅盆、碗筷、椅子。知青组后面用土砖垒了间厕所,由堂屋开个小门进入。
       万事皆备,只等柴米油盐酱醋和菜就可以做饭了。江队长召集大家开会说:“公社通知知青组长和生产队队长明天去开会,检查落实知识青年的安置情况。你们六个人算是生产队里最大的家庭,怎么分工合作,你们自己商量一下。”
       余国庆说:“我是组长,再选一个副组长,一个生活委员。”
       汪彬彬说:“郑天星当副组长吧,生活委员管什么事呀?”
       余国庆说:“生活委员比我这个组长还重要,是我们的管家。每个月每人8元生活费,由她管理。要精打细算才行,选一个女同志吧。”
       汪彬彬说:“那选彭国香吧。”大家都同意了。彭国香说:“我不行,选彬彬姐吧。”
       余国庆说:“就国香,明天你和彬彬一起跟我去镇上,我领了生活费给你们。把最需要的生活物资买回来。天星你们三个人在家里,负责自留地种菜。”
       江队长笑了:“你这个组长组织能力挺强,安排不错。明天我挑担箩筐去,把你们买的东西挑回来。在家种菜的,叫你们邻居教你们,他叫邓有德,贫协组长。”会开完了,江队长扯开嗓子喊:“邓有德,你过来!”
       邓有德三十多岁,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飞快地跑来,他问队长什么事。江队长说:“以后知青组就是你的邻居,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多帮助点,他们种菜的事交给你了。”
       邓有德说:“队长放心,他们需要的菜秧到我菜地选大的扯。小菜只要我地里有,尽管扯去吃。明天先种萝卜、白菜、大蒜和洋芋。”
       邓有德刚走,一会儿又抱着一捆柴回来,他对江队长说:“明天他们就到我家吃饭吧,后天就要自己做了。”
       江队长说:“那行。”
       “真是万事开头难呀,”郑天星说,“我们来了四天,迎来新年。都长了一岁啰!”
       彭国香说:“彬彬姐,我们一起把明天要买的东西列个清单,六八四十八元,我们节约一点,争取一个月吃一次肉。”
       江队长说:“你们刚刚来,一天也没有休息。跟我去看看分给你们的自留地,今天是元旦节,下午放假吧。”
       屋前不远处,一条小水圳弯弯曲曲地沿着稻田和小山坡脚下流过,水很清澈。水圳大约三米多宽,水深一米左右。两岸是矮小的灌木,水边长着苇草。靠知青组这边铺垫了两块大石板,显然是挑水、洗菜和洗衣服的地方。
       水圳边有几块菜地,萝卜、白菜鲜绿鲜绿。江队长指着说:“这是邓有德家种的菜。圳边的地浇水方便,长得快。这里还可以开出一块,归你们。尽量挖宽一点,多种点大蒜、红萝卜、白萝卜和白菜。”
       离开小水圳,拐上小山坡,这里杂草丛生、荆棘满地,山上有一些零星的油茶树。江队长说:“这是一片荒地,开出来你们现在就种洋芋,收了洋芋再种红薯。洋芋和红薯要顶三、四个月的口粮,你们六个人要吃饱,只管多开荒、多种一些。”
       郑天星好奇地问:“我们到贫下中农家,不是天天吃白米饭吗?”
       江队长笑了,他叹了一口气:“哪能啊,白米饭和腊肉都是招待客人时才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5987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721
105#
发表于 2018-12-11 11:56:17 | 只看该作者
在农村落户了,就要开始乡下的生活,慢慢适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522

帖子

57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46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15:59:47 | 只看该作者
寒秋 发表于 2018-12-11 11:56
在农村落户了,就要开始乡下的生活,慢慢适应吧。

谢谢寒秋超版持续关注、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61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2
107#
发表于 2018-12-11 16:42:57 | 只看该作者
跟读。和我们那里一样,贫下中农都很朴实善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496
108#
发表于 2018-12-12 08:19:57 | 只看该作者
开始接触建房活,
组长安排任务多,
学到不少新知识,
自力更生日子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522

帖子

57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46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09:08:07 | 只看该作者
安宁檬 发表于 2018-12-11 16:42
跟读。和我们那里一样,贫下中农都很朴实善良。

我们下放的地方,贫下中农的确很善良。谢谢朋友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522

帖子

57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46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09:11: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映长弓 于 2018-12-12 09:17 编辑

       第二十八章  餐敬
       大家听江队长这么一说,有点慌了。余国庆说:“反正也没有地方去玩,今天下午咱们就开荒。”
       江队长说:“也好,集体的锄头、镰刀和农具在那个工棚里,你们拿去用。用完洗干净放回去,记得关好门。”
       吃过中饭,余国庆领着大家到了荒山坡。他说:“毛主席教导我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荒山坡比水圳边要难,今天下午先啃下这块硬骨头。”
       余国庆拿镰刀砍荆棘,郑天星和谭文化拿锄头挖土,三女青年搬荆棘、树根、杂草和石块。北风呼呼刮着,天阴沉沉的。天气很冷,可是大家干劲鼓鼓的,不一会就全身发热,余国庆脱掉棉衣,一下接一下的砍去。郑天星挖土还好,土质松软只是草根和石块多一点。
       邓有德看见了,拿了一把镰刀赶过来帮忙。他说:“你们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手容易打泡。队长说了,这一片山坡都归你们,慢慢来。”
       余国庆一看双手,早就两个血泡了。邓有德说:“你砍树的姿势不对,像你这么横着砍,刀会反弹,手怎么不起泡?刀口要斜着砍下去,左边一刀,右边一刀,一拉就断了。”
       郑天星看着老邓示范,轻轻松松一下子砍倒一大片。他从余国庆手中接过镰刀,说:“国庆,我来砍,跟你换一下。”
       汪彬彬抢过锄头,说:“让我来挖土,组长你手起泡了,就拣树枝草根吧。”
       老邓砍完荆棘,回去又拿来二把四齿钉耙。他说:“过来看一下,用这个钉耙从挖松的土里这样耙过去,石头和草根不就干干净净吗?用手拣,拣到什么时候啊。”
       郑天星拿起另一个钉耙,学老邓那样干,果然快多了。老邓又对余国庆说:“去拿两个撮箕来,用锄头把石头、草根扒到撮箕里。一个人扒,两个人抬。你们正好六个人分两组。我把四周围的土清一下,开出排水沟。”
       到下午五点左右,四块平行的长方形的自留地终于完成了。余国庆深有感触,他对邓有德说:“邓叔,谢谢你了。原来农活也有这么多学问呀,如果我们自己蛮干,可能两天都干不好。”
       老邓说:“不用谢,明天水圳边开菜地,你们自己会了吗?”
       郑天星说:“差不多吧,不懂的再向邓叔请教。谢了啊。”
       “记得明天中午到我家吃饭,晚饭自己做,要你婶子过来帮一下。”老邓说,“收工吧。”
       大家收了工具,彭国香起了音:“日落西山红霞飞,唱!”嘹亮的歌声顿时响起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披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咪梭啦咪梭,啦梭咪哆来,愉快的歌声满天飞。一、二、三、四!”
       元月二日,上山下乡插队第五天。余国庆和江队长到公社开了半天会,彭国香和汪彬彬买回来生活必需品。中午在邓有德家吃过饭,大家把行李和网兜提过来就算是搬新家了。
       彭国香买了一个最便宜的小学生作业本,用来记录生活费的收支情况。余国庆让大家坐在堂屋里,传达公社知青组长会议精神,他掏出记录本,边看边说。
       踏水公社属大围山革命老区,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英雄故事可歌可泣。在大革命时期有758名先烈,为革命事业英勇捐躯,是孔石泉、邱蔚、汤池等几位开国将军出生成长的故乡。毛主席在湖南一师读书时,他念念不忘的校长孔昭绶先生,也是踏水镇人,他的故居就在我们大队。还有与周恩来总理一道前往法国勤工俭学的黄建中,也是踏水公社人,大革命时期曾经担任湘东起义军攻打长沙的总指挥,不幸英勇牺牲,年仅39岁。
       余国庆说:“踏水公社有二百多平方公里,面积这么大,可是人口却非常少。为什么呢?解放前因为特别贫穷,秋收起义时这一带参加的民众很多,地主老财吓得要命。起义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派反攻倒算,大批屠杀红军家属和无辜群众。许多山村几乎绝户,留下一些残桓断壁。躲进深山的人后来回来,才有零零星星几户人家。”
       “再后来,怕报复的地主老财能走的也举家搬迁,留下一些空屋场。我们生产队就是这种情况。”余国庆继续说。       郑天星说:“你们组长会议原来就是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呀,没有说点别的吗?”
       余国庆说:“公社成立了知青办公室,由潘秘书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发放生活费,检查各个生产队知青的安置情况。公社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和贫下中农一起把革命老区建设好。”
       他拿出公社发给知青组的一幅毛主席画像和对联,郑天星帮着贴在堂屋正面墙上。对联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
       晚餐,汪彬彬、彭国香和古月琴三个人一起做,木饭甑蒸饭,跟贫下中农一样,里面掺了许多干红薯丝。邓有德媳妇送来几个大萝卜、几颗白菜,告诉她们怎么烧火。罗连生的炉灶打得不错,炉膛里的火呼呼响,烟几乎全部从烟囱中跑走了。
       自己做的饭菜上桌,四菜一汤:辣椒炒肉、芹菜香干、白萝卜丝、炒白菜、原味米汤。掌厨的汪彬彬谦虚地说:“厨艺不佳,请多关照。”
       大家正准备动手吃饭,余国庆喊:“停!我们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先鞠三个躬。鞠躬后,大家唱革命歌曲《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然后再吃饭。”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毛泽东思想是革命的宝,谁要是反对他,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小小的知青茅草屋里,革命歌曲十分响亮,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无限崇敬、无限忠诚的心情,六个知识青年不禁热泪盈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 16:19 , Processed in 0.21001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