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27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住在牛棚上的知青

[复制链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08:01: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1-26 11:03 编辑



住在牛棚上的知青
《岁月写实》04
.
  农村是艰苦的。上一章介绍了知青的“食”,这里来谈谈知青的“住”。当年我们的“住”,现代人听后会吓一跳:下乡那年,我们住的是牛棚。“住牛棚”,这就是我们古村四队多数知青当年居住的真实状况。“住牛棚”,这话用文字写出,还不觉得怎么难为情。如果换一种环境,假如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中询问我当年居住的情况,那“住牛棚”几个字,在陌生人面前,现今我还真的有点说不出口。时代不同了,现代人听到“住牛棚”几个字,多半会联想到“脏臭”和“下贱”,因此难堪。
  “脏臭”也好,“下贱”也好,当年我们确是这样。下放那年,古村四队接收了十名长沙知青,其中有两名是亲兄弟,他们出生较好,走了“好”运,被安排入住到仓库。余下八人,全部被安排入住到牛棚。那牛棚(见下照)分两层,下面住牛,牛屎很多(多时有半尺多厚),又脏又臭,蚊螥遍地皆是,到处飞奔。
  上层原是用于放稻草及农具等杂物的,当年来不及建新房,为了完成上面交办的接收知青的紧急任务,队上就将牛棚的上层突击装修,用木板隔了四间新房。那新房没有顶板,若有窃贼偷盗,随时可翻“木板”而入。我们当时就安排入住在这牛棚之上。虽在牛棚的上层,但那下面便是牛屎蚊螥,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这之前,在省城长沙,为号召我们即速上山下乡,母校召开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报告”说得何等地好:“靖县青山绿水 、、、当地为知青建有新房,等着你们去居住;新房都是木板房,住木版房特别舒适,那是城里人的奢望。你们要知道,住木版房,那可是城里12级以上的国家干部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
  而如今下放到这里,亲临现场,我们被安排的住处,竟然是牛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山区木材多,这牛棚也是用木板做成的。在古村,这里的牛群也享受到了“城里12级以上的国家干部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
  人已至此,没有其它办法。看到那牛棚上用木板隔开的四间小房,每间房里摆了两张新单人床,一张新书桌,刚从学校出来的我们,除开少数人露出疑惑和不甘愿的表情外,没有一个人敢顶闯说“否”。刚才,大家已经看到,那间让知青兄弟俩住的仓库还是临时腾出来的,确实没有空房。既然没有选择余地,经过长途跋涉已经辛劳疲倦了的我们,当时多话没说,将行李往床上一丢,各邀各的好友分别入住了进去。很累了,当时知青只图早点躺下休息。
  入住牛棚,蚊螥虽多,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对蚊螥,我们能用“挂蚊帐”的办法加以对付。最头痛的,是那些除之不尽清掉又来的跳蚤和臭虫(简称“蚤虫”)。对蚤虫,即算将被单蚊帐和床板彻底清洗并爆晒,也只能好上十来天,在牛棚那样的环境里,蚤虫很快又会卷土重来。那年月,我们被蚤虫缠身,受尽折磨:刚开始,我们还只是身体的某处骚痒,搽上些万金油或消炎膏,便能将难受减轻一点;到后来,一躺到床上,全身便奇痒,任何油膏都不再起作用。
  下乡首年初春,老天不开晴,好久都阴雨连绵,被单等物没法清洗爆晒。那些日子,每晚躺下,我就感觉万虫缠身,骚痒难忍。奇痒之时,我只好坐立起来;但辛劳了一整天太疲倦,只好又再躺下;就这样,躺下,坐起;坐疲,又躺下,反反复复。啊!既辛劳疲倦,又奇痒难受。“辛劳”催促我快睡,“奇痒”又不让我入睡。左右不是,那矛盾,苦不堪言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08:0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1-26 11:23 编辑

  那些天,每晚我都被蚤虫折磨到深夜一两点,每次都是在万般疲惫累至极限的状况下,神智变得麻木,我才昏昏睡去。连续几天,我都在想:这无法忍受了,等哪天停雨(雨天山路道滑出去危险),我就出山,按照当地社员告诉我的办法,去公社供销社买六六六粉,撒到床上。但是,还没有等到雨停,情况突然转变。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拖了数天之后,我突然象变了个人:身上那娇嫩的皮肤已变得粗糙,由于跳蚤臭虫连续的叮咬,全身表皮似乎都长出了茧,竟然开始适应,不再畏惧那蚤虫的叮咬了!自从适应之后,我动作变得迟缓,反应明显滞钝。我发现:身上那根“痒”神经,由于蚤虫的过度刺激,已变得死硬;对蚤虫的叮咬,似乎不再感应,整个人都已呆痴麻木。
  啊,终于“脱胎换骨”了,我竟然完全能够笑对那些跳蚤和臭虫了!当时我就想:现在要是与街边满身蚤虫的乞丐混到一起,我也能适应了。这一变化,不知应该是喜还是悲?我只知道,如果用文革时髦的政治术语来表述,那就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已初见成效。
啊!入住牛棚的那些往事,真的是不堪回首。
.

.
  与那些岁月相比,现代人的居住条件真的是太好了!在故乡长沙,我有一个侄女,去年她刚刚结婚,年轻夫妇就独住140多平米的电梯楼房;装修那新房,曾耗时八个月,用去30多万。这是现代城市中等市民居住情况的一个缩影。
  还是来说低层人士吧。从农村出来的打工族应该算是城市里的低层人士了,他们的居住条件也不简单。入城租房,许多打工仔都挑三选四,老式旧房不入年轻人的眼,钱赚得不多,租房却要选家电齐全不用爬楼的电梯高房。现代的年轻人哪!都不亏待自己。
  返回再说乡下,现代乡下人的住处,大多也不赖。2015年5月,我回国去到了当年下放的古村。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知青居住的牛棚,早已拆除。原先我居住过的两处,现都已改建新屋。政策的力量是巨大的!当年下放到全国各地的知青成千上万,农村却没因他们的到来而产生明显的变化;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乡村已经明显巨变。
  现在的古村,住房方面,多数农户都改建有新房;即便还有少数住在旧屋,那旧屋也家具齐全,电器完备:电灯、电视、电热水器等样样都有;再也没有人住牛棚了!如今,古老的深山不再闭塞:公路修进了老林,水泥路铺到了各户的家门口;电脑进入到山区:凡是在读书的人,其家里都购置有电脑;每个家庭,如今都用上了手机,条件好的,还用上了Wifi智能机;多数人家购有摩托车,较富裕的农户还购买了拖拉机、汽车等。
  国家政策的改变,使中国多数乡村大变样。古村托改革开放的福,也逐步脱离了贫困,那吃不饱饭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他们正朝着小康的方向努力奋进!
.
  话说远了,还是回过头来话说当年。
  当年,入住牛棚的那天,队领导曾安慰我们说:“你们知青只是安排在这里临时住一住,待农闲得空时,我们会尽快给你们另建新房”。可是,这临时住一住,竟让我们这些知青,从下放的那天开始,一直陪伴着那些牛群、跳蚤、臭虫和蚊螥,在这“木板房”里足足“享受”了两年零七个月。
  那是1971年8月,用国家拨给知青的安置费修建的木板新房在古村落成,我们终于告别了牛棚,住进了人屋。

注:若查看本文的上一章,请打开以下网页:
http://www.chinazhiqi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397&extra=page%3D1
(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板凳
发表于 2016-11-20 08:51:12 | 只看该作者
知青和愤青最大的区别就是比较思考的区别。愤青注重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比较苍白。而知青不但能立体地纵向比较,而且还能实际冷静地横向比较,这是非常珍贵的。朋友的文章立体生动,实事求是,很有力度,是当下非常值得推荐给更多的朋友们阅读思考的。谢谢!期待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10:18:43 | 只看该作者
屹梁梁 发表于 2016-11-20 08:51
知青和愤青最大的区别就是比较思考的区别。愤青注重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比较苍白。而知青不但能立体地纵向比 ...

超极版主的称赞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定当努力。

谢谢屹梁梁的关注和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16:43:25 | 只看该作者
屹梁梁 发表于 2016-11-20 08:51
知青和愤青最大的区别就是比较思考的区别。愤青注重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比较苍白。而知青不但能立体地纵向比 ...

“  朋友的文章立体生动,实事求是,很有力度,是当下非常值得推荐给更多的朋友们阅读思考的。

感谢屹梁梁如此高度的评价!

定当继续努力,不辜负超极版主的器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15:35:03 | 只看该作者
哪位版主可否将我此文
《知青岁月》04 住牛棚的知青
添加到文章列表?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3:5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1-26 13:53 编辑

说   明
本人的写实系列文章在此栏目登载了五篇,
之后就不再在此栏目续登了。
本网纪实文学栏目刊登的《沧桑的知青岁月》已包括后续全部内容,
点击以下网址即可看到:
http://www.chinazhiqi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9456&extra=page%3D1&page=36
.
谢谢所有关注的网友!
特别向开心超级版主和上官紫版主致谢!
是您们将我的文章添加到文章列表;
还要向屹梁梁超级版主、土左情深版主以及论坛元老雷振华致敬!
谢谢您们赏词赐帖给予我鼓励!
.
各位知青朋友保重健康,有机会我们以后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万

帖子

5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00
8#
发表于 2016-11-26 17:52:48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11-26 13:50
说   明。本人的写实系列文章在此栏目登载了五篇,之后就不再在此栏目续登了。本网纪实文学栏目刊登的《沧 ...

我们会跟随到纪实版块看望朋友。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8:55:27 | 只看该作者
土左情深 发表于 2016-11-26 17:52
我们会跟随到纪实版块看望朋友。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471

帖子

484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41
10#
发表于 2016-11-28 16:16:3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
      历经了
         繁重的
原始劳作
         冰冷的
数九严寒
         微弱的
煤油灯花
         孤寂的
漫漫长夜
      不值钱的
几个工分
      吃不饱的
几个窝头......
    感触太多太多

我们
       才知道
农村生活的艰辛
       才知道
贫穷落后的苦难
   直到七九岁未
满带身心伤痕的
我们
      才重回家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00:35 , Processed in 0.20001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