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订阅

知青岁月

沧桑的知青岁月(续)中篇 文/古民
沧桑的知青岁月(续)中篇 文/古民有关知青偷鸡摸狗的问题. 写到这里,本回忆录的《上篇:知青岁月的辛酸人生》就已经写完了。现在,对上篇的有关内容,在此进行一些评论,若有必要,适当进行一些说明。上篇的《 ...
2017-2-28 19:22
乡村风云(44)乡村七月闲人少 文/石钟山人
乡村七月闲人少 古人有诗句描述农忙时节,说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江鸣把它戏改为“乡村七月闲人少,收了早稻栽晚稻。”由于涨大水,江鸣下放农村后第一个“双抢”提前来临。六月下旬,在早稻谷粒 ...
2017-2-26 23:44
难忘的一次回家、返乡路 文/李萌静
难忘的一次回家——返乡路 1968年底我们一帮还未成年的中学生,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聚集在合肥实验中学门口,准备出发到皖南青阳县插队落户。 那天,学校门口横幅高挂 ...
2017-2-26 23:42
邮乡插队洒青春 20薛大爷家的年夜饭 文/泰州储国云
20薛大爷家的年夜饭 ,除夕傍晚,我正在补写“再教育扎记”,房东的儿子,石柱子叫我:“国云哥,我大爷请你一起吃年夜饭。”我来到后堂,薛大爷和三姐弟热情邀我坐到薛大爷的长凳边。方桌上已摆上几碗菜:萝卜烧肉 ...
2017-2-26 23:41
乡村风云(45)累哭了
累哭了 紧张繁忙的“双抢”终于结束了,劳累了一个多月的江鸣明显黑瘦了许多,本想好好歇息两天,却被队里安排去定公庙码头帮蛟桥供销社挑盐。阴天,大雾,江鸣一行十来个男劳力挑着空谷箩走出雷家垅,到处都是白茫 ...
2017-2-25 23:25
写在《记工册》上的日子 文/高书德
写在《记工册》上的日子高书德 《写在〈记工册〉上的日子》,是由战友的《记工册》摘撷的生活实录。当年的《记工册》绿皮、黑字。扉页上是创业队名称、姓名和年份,内容有“日期、出工事由、工分、记工员(印)”等 ...
2017-2-22 20:47
青春留痕——撰书知青纪实文学《青痕》札记/张翟西滨
床头灯下,半倚半躺,独自品味已打印成册的知青纪实文学《青痕》书稿,真的,不知甜蜜,还是酸楚,思绪万千,久久难眠。 《青痕》书稿共收录知青散文71篇,知青片断49首,这部书稿是我历时一年半,一字一句,一篇 ...
2017-2-22 19:58
《逝去的岁月》连载——44
能干活是英雄 在农村能干活的人是令人羡慕的,是否能干活也是选择对象的重要标准。那时候全社会在经济上几乎人人平等,各个家庭都相差不多。农村人民公社更是这样,在队里干活挣工分是生活的唯一来源。但工分的多少 ...
2017-2-22 13:54
《逝去的岁月》连载——43
工分是社员的小命根 当时农村流传“工分、工分,社员的小命根”。社员是每天上工要记工分,年终后根据队里全部收入扣掉支出,再适当留点必须要花的钱,然后用这个余额除以全队的总工分算出分值,再按每人的工分多少 ...
2017-2-22 13:47
《逝去的岁月》连载——42
夏锄 夏天里稻田锄草主要是拔稗子,稗子和稻子很不容易分清。记得第一次拔草我去晚了一点,问什么是稗子?姜队长不耐烦地说你怎么才来啊?我气得就拔了起来,也分不清稗子和稻子,就走几步一哈腰,看不顺眼就拽一把 ...
2017-2-22 13:45
《逝去的岁月》连载——41
春耕 春天插秧是很累很苦的。那个时候提倡早稻育苗,不插六月秧,所以五月中旬就开始插秧。3点多钟天还漆黑就下地,五月的清晨是很冷的,光着脚踩到水田里,水里还有冰茬,一下冷到全身。我以前有过关节炎,感到关 ...
2017-2-22 13:44
《逝去的岁月》连载——40
派工 从下乡的第二天我们就融入了队里的生产劳动场面。那时候阶级斗争这根弦还崩得很紧,大队经常有一些政治运动。大队各青年点的点长有时候也被吸收参加一些“斗批改”运动,我们青年点的点长田溪就常参加生产队的 ...
2017-2-22 13:43
《逝去的岁月》连载——39
马前寨大队 马前寨大队一共有五个小队,其中四个小队在马前寨村,前三个小队是汉族队,第四小队是朝鲜族队;第五小队是在马前寨通往清原县城方向公路边的一个小村,村名叫“大沙沟”,距马前寨大约有五里路,那里下 ...
2017-2-22 13:43
邮乡插队洒青春19风雪嵇庄五味陈
19风雪嵇庄五味陈 一早醒来,打开大门,竟是白皑皑大雪一片。大堤、茅屋、树木、小河、田野全都披上白雪冬装。红日放射出金色霞光仿佛给白色世界镀上一层金。城市里难得一见的美景啊!我不由朗诵起毛主席的著名诗词 ...
2017-2-20 14:32
布鞋情思(高书德)
布鞋情思高书德 下乡的时侯,我曾有一双布鞋,一双线纳底、黑布面、松紧口的布鞋,那是当地的一个村姑做的。 那个年代的草原,无论男女,无论老幼,穿的都是家做的布鞋,一则舒服养脚,二则轻便大方,更主要的是 ...
2017-2-18 22:34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7 02:08 , Processed in 0.106006 second(s), 9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