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金风相送到瑶台》008兰陵美酒郁金香(5)

2014-7-25 14:01| 发布者: 杨七芝| 查看: 465| 评论: 0

摘要: 008《兰陵美酒郁金香》5.试论气质与书画的关系 (1989年大学毕业论文) 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它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随类赋彩、形神兼备”的民族传统风格,作为东方美学之精髓形成其独特的艺 ...

2014之春与常州到三清山书画院

的十位朋友、老师、同仁们合影





008《兰陵美酒郁金香》

5.试论气质与书画的关系
   
    (1989年大学毕业论文)      


      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它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随类赋彩、形神兼备”的民族传统风格,作为东方美学之精髓形成其独特的艺术体系、以辉煌无比的成就、光照千秋、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与它的民族气质文明精神是分不开的。概括地说,就是气质决定书画、书画体现气质;书画艺术又反过来作用于气质,影响气质,二者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既承认气质客观存在的先天差异的同时,又重视气质后天主观修养的能动作用。以唯物辩证的发展法则指导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的形式与内容、立场与观点、传统与创造,继承与革新等等问题,从而把握住气质与艺术创作的规律,将中国书画不断推向一个又一个的新高度新境界。

为了便于说明,兹列举如下几点加以论述。
一、  什么叫气质与书画的关系:
       巴浦洛夫指出:“气质是每一个个人,最一般的特征,是他的神经系统的最基本特征,而这种特征在每一个人的一切活动中都打上了一定的烙印。(《巴浦洛夫全集》第三卷第二册85面)气质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天赋”、“禀性”、“性格”、“性情”、“脾气”和“个性”等。早在一个人的童年时就可发现人的先天气质并且“纯粹”的气质,表现为一定的基本个性。忽视气质的先天性,只承认后天的教化就不是唯物辩证的。因为以人们出世前在母胎中就定了型的相貌、血型、遗传因素及各种系统的血缘关系来看,可以印证,先天气质的基本来源是存在的,而且是比较顽固的,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十分明显,甚至能控制着整个人生。如:“顺应自然”、“任性率真”等天性;“倔强勇为”、“不屈不挠”、“变革创新”、“卓异独立”等个性。然而先天气质经过后天教化和影响是可以成为广义的气质,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先天是资禀,后天造作的是修养。资禀是潜能,是种子。修养使潜能实现,使种字发芽成树开花结果。资禀不是我们自己力量能控制的,修养全靠自家的努力”(《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集第249页)果然个人的后天气质受之于一个人的家庭教育,生活经历,社会影响,文化素质等等综合原因形成一种性格,例如:
       颜真卿: 唐代杰出书法家爱国英雄,品格刚正。为实现全国统一,他与哥哥常山太守颜杲卿,英勇起兵讨伐安禄山叛军。后来常山被围,其侄季明同时遭害、但其尸骨由颜真卿寻回,于是撰文致祭,就是后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此书匆匆起草,感情郁结,激发愤怒,不自不觉地将铁骨忠气,柔情衷思表达在笔墨之中。后来在他七十多岁高龄时不屈叛将李希烈的威压英雄捐躯,正气凛然而摧人泪下。他的字体风格笔力雄浑、外圆内方气势博大,正大光明坚韧朴实,为后人留下永远的传颂。
       潘天寿: 当代书画家、教育家,精于诗文,书画、金石及近代史研究。19岁考入浙江第一师范,授益于李淑同等先生,形成他满腔救国热情,蔑视世俗虚荣的个性。他29岁改写了所著《中国绘画史》,卢沟桥事变前,他的生活虽则平静而实颇孤寂。社会腐败,污蚀满目,他不甘流俗,在艺术中寻求寄托。故其作品总沁透着一股清高冷逸之气。无论画苍松健翮、野草小花、朱荷老梅、巨石修篁,都有一种倔强的生命力、充溢着天地间纯朴,宁静旷达的自然美。


二、美的艺术是造化影响人们气质的源泉之一
       人们在同自然界斗争中,即在生产活动中改造了大自然,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创造了才能,智慧、思想、品格、感情、力量,从而产生了对自然美的好感。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人们流连忘返,激发了爱国之情,涌现了对事业的奋斗精神;想学习研究古今中华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人们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美,就是社会事物和人类的美。也是自然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并且有某种暗示、象征、寓意的作用。艺术美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与自然美是相辅相成的;艺术象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因而出现了“书画谜”“音乐迷”“电影戏剧、小说迷”、“旅游、集邮迷”等等。人类的发展从艺术中吸取精神养料,移情万物推陈出新,这就是艺术本身的气质。在艺术史上那些有影响的作品,触动人的情感,感动人的心灵,使人产生愉快,并在潜移默化中启迪人的气质、情操、心理、性格、意志、信念、塑造了人的灵魂。
       如:我们在临摹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书体,不仅被他的潇洒、俊秀、流畅的书法艺术所吸引,而且被他那绝妙文采与现实主义思想意识所感慨、所钦仰而折服。以至每每临写时,会如临其境般地意在笔先、使笔到心达般地无比自悦。
       又如:现代两位著名人物画家范曾、刘旦宅大师,均以工笔、白描、泼墨、敷彩等不同的风格、描绘战国末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大夫《离骚》等作品,用笔绵密劲挺,人物栩栩如生,彩绘落英缤纷庄严浪漫,集中地彰显出屈原大夫洁身自好、忠贞不屈地为国家安危、为百姓灾难担忧悲悯的情怀。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创作思路,使读者心灵震撼,顷刻想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精神,几千年来他激励着每一个强者去拼搏人生去完善创业。所以,我们讲,好的艺术作品,的确可以教化人的气质,培养人的高尚品德。
       举例:顾恺之:东晋曾先后任官,一生主要的是绘画与理论研究。他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悟对通神”的美学思想并且善始善终地勾通笔下风度神奕的线条。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引地”、“紧劲联绵、循环超忽”的描法,正与他内心世界相表里。从《洛神赋图》中描绘曹植对洛神的爱慕而不能如愿的惆怅,深情表达了画家浪漫主义色彩。《女史箴图》措卷图中善良纯洁秉笔直书的女官,忠于职守不惧淫威,准备上书进谏的动人形象,表达顾恺之的题款内容:“人咸修其容,莫不知修其形”。他的艺术修养被“东山再起”的东晋太傅谢安,誉为“自古人心来、未有也”。


三、  重视后天的艺术修养正是为了完善和发挥气质的潜能
       中国书画同源、历代传统继承。书法依据汉字造型的特点,以抑扬顿挫,快慢虚实的线条的舞蹈,通过“写字”达到“写志”。中国画.必须在书法技能的基础上,应用南北朝谢赫所著《古画品录》中创论六法的原理,纳入诗、书、印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意愿,形成独特风格誉满全球,作为东方美学体系融贯古今,显示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意境。
       如:画兰示高雅,画松表节气。一笔一划、一草一木,风云日月都可以在艺术家的手下表现得人格化。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清山水画家渐江、程邃等人,所绘画的空旷达至人格的空灵。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揖答之子问》中云:“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然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于目而有具”(性情即气质)。明,唐志契说:“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当代书画宗师张大千说过:‘近代西画趋向抽象,马蒂斯·毕加索都说自己受了中国书画的影响而改变的。’我亲眼见到毕氏用毛笔水墨练习中国画达五册多。”从中我们可深刻领悟到气质与书画的关系纯粹是“性情动于心”即“神富于形”的关系。人的感情千变万化,人的性格千差万别,“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心正则笔正”就是我们所讲的“字如其人,画如其人”。这种高度和谐的艺术价值是历来国内外艺术家所要追求的最高气质。因此书画艺术是充满强烈个性的,具体表现在爱与憎,喜与悲、歌颂与谴责等的一系列思想感情。
    举例:
       李淑同(弘一法师):举世奇才的近代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家,教育家。他从小爱国颇为民族气节,文采风流,16岁书写“偌大中华非变法无以自存” 的大字,刻下“南海康君是吾师”的印章。青年时代走上艺术救国的道路,参加孙中山同盟会组织,反对袁世凯卖国求荣的条约。读到他的诗句“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读来感人肺腑。他苦练书法,坚贞砥砺写下“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实处著脚稳处下手”的经典作品,灵秀中显傲骨,稳健里透正气,他真诚地教育学生“艺术是一种模仿,但贵在创新,而创新在于人格”。虽他作品不多,但他德高望重,才华超群,实在难能可贵。他那粗豪奔放不受缰勒,雄浑超脱凝重老健的笔墨引起当年八十高龄吴昌硕大师器重,馈联中颂道:“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兄入诗”。正当他以巨大的潜力攀峰造极之际,他的艺术生命无情地被邪恶扼杀了,可他对艺术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刚正不阿的气魄,会给后人带来什么样的传颂呢?
       弦外之音说明,中国书画并非都是士大夫、文人闲情逸趣的遗兴。明末八大山人的作品表达亡国之恨。清、郑板桥的画竹及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体现了他在情感上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明,石涛,由于国破家亡之痛苦,促成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厚义,“我用我法”“搜尽奇峰打草稿”是他创作中与泥古不化的形式主义的原则性的分歧,后来他开创了一代画派,成为著名的宗师,德艺双馨、一直是后人顶礼膜拜的楷模。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一个人只有在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不断地了解、分析、认识、把握住自己的气质,不断克服“绝源生活”、“偏食临摹”、“泥古不化'、“削足适履”以及“盲目偏见”、“关门造车”、“坐井观天”等弱点,力求扬长避短,解密原素梳理通达,方能真正地“法本自然”得心应手,从而在艺术创作的艰苦又漫长的过程中,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乃至到达理想美好的境界。
       艺术的最后成功,必然是艺术家的全部精神、气质、才华、修养、美德的成功。


                         杨七芝毕业论文写于1988.6修改于2013.3.6.




2014之春与常州到三清山书画院

的十位朋友、老师、同仁们合影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8 14:18 , Processed in 0.108006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