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由“四瞎”说开去

2015-10-23 11:42| 发布者: 宛凌迅| 查看: 601| 评论: 0

摘要: 由“四瞎”说开去 图/文宛凌迅 现在的国人几乎人手一部相机,其中不乏走火入魔的摄影发烧友,闲暇时相机不离手,见啥拍啥采风天南海北四处奔走,这是兴趣发展的一种跨越。照片越拍越多,质量越来越好,众多影友到处 ...

由“四瞎”说开去

/文宛凌迅

 

 现在的国人几乎人手一部相机,其中不乏走火入魔的摄影发烧友,闲暇时相机不离手,见啥拍啥采风天南海北四处奔走,这是兴趣发展的一种跨越。照片越拍越多,质量越来越好,众多影友到处投稿没完没了,这也是对个人爱好的一个检阅。评委们每天收到海量图片,能用的却实在太少,所以图片编辑们经常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业余摄影师的拍摄就是“四瞎”:瞎照、瞎删、瞎PS、瞎投。

 

摄影一讲技术二讲眼力,缺一不可,这是摄影师一生探索学习的不归之路。技术可以在书本上学到,并通过大量的拍摄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而得到提升,但眼力的提升却是在实践之外,是受生长环境、家庭教养、个人经历、受教育程度、文化素养、知识结构、艺术天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看似手指轻轻一按照片就出来了,其实这一瞬间凝聚了你过去一生的艺术修养。你有多高的文化就能拍出多高的作品,所以要提升眼力,首先就应该在文学、艺术、社会、自然等各个领域全面广泛地提升自己。我说的文化不是学历,是修养,是积淀。

 

我初学摄影时,拍了许多模仿他人的片子,乐此不疲,走了许多弯路,是个名副其实的“四瞎”发烧友。年头久了我才醒悟,其实就摄影来说,这是对学习摄影的误解,是歧途,因为别人的“想法”你没法学,也学不会。所谓“向大家学习”只能是学习他人的那种谦虚、谨慎、朴实、低调的姿态,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摄影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是个性化艺术化的产物,每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个性、理解和感受去拍摄,要有自己的“想法”,拍出有个性的作品。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个性也就千差万别,所拍的片子也就有所不同,模仿的结果只能是失去了自我,没有了灵魂。所以学习切不可简单的模仿,而应该从提升自己的“眼力”入手,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瞎照是因为眼力不够,不知道什么该照什么不该照,无选择的见什么拍什么。拍什么自己说了算,可刊物能否采用则由编辑说了算。当然,只为自我娱乐则另当别论。

 

因为眼力不够,片子好在哪,不好在哪不知道,所以拍多了就瞎删,或许删掉了好的留下许多“垃圾”

 

因为眼力不够,回来又瞎PS,该强调的没强调,该弱化的不弱化,该删掉的没删掉,太过夸张的艳丽和过度的锐化,使好端端的片子细节丧失殆尽,看上去还很假。

 

因为眼力不够,无选择地把一大堆片子投给评委编辑,殊不知评委编辑哪有那么多时间替你挑选海量的“美丽垃圾”!

 

要么拼凑多幅片子投上去说是“组照”。其实组照不是数量的拼凑。纪实类组照的片子都有内在逻辑上的联系,有呈示,有展开,有高潮,有结尾,像文章一样能揭示一个主题,能讲一个故事,视觉语言上要有变化、有节奏。即便是没有叙事性的风光组照也应该在语言和形式上做到统一中力求变化。组照还要求摄影师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编辑能力。

 

再回头说“四瞎”。 我们之所以经常“四瞎”,关键是不懂图片。好片子一般来说起码得曝光准确、焦点清晰、不偏色、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仅此还不行,充其量那只是一幅图片,还算不上摄影作品。现代照相机非常先进,手指一动,曝光准确、焦点清晰、色彩艳丽的照片就呈现在眼前,所以片子光好还不行,还得与众不同,有创新、有个性,因为不论什么比赛、展览都不可能将所有的来稿都纳入其中。怎么个好上加好?那就得多在构思、创新、语言上下下功夫。摄影的功夫在画外,摄影作品一定要个性化艺术化。

 

作者在兴凯湖采风

 

4

鲜花
1

握手
2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0 23:18 , Processed in 0.114007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