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哈尔滨的欧陆风情

2015-8-22 20:23| 发布者: 宛凌迅| 查看: 1007| 评论: 0

摘要: 哈尔滨的欧陆风情 图/文:宛凌迅 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名扬四海,可哈尔滨的其它看点你知道吗?来到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除了冰雪之外,最让你感到新奇的也许还有异国情调的马路和造型别致的建筑, 它们为哈尔滨这个粗犷的 ...

哈尔滨的欧陆风情

图/文:宛凌迅

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名扬四海,可哈尔滨的其它看点你知道吗?来到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除了冰雪之外,最让你感到新奇的也许还有异国情调的马路和造型别致的建筑, 它们为哈尔滨这个粗犷的北方城市平添了几分优雅。当你漫步其间,或步入大大小小的西式餐馆,你仿佛觉得自己置身于异国他乡。

我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从南方移居到了哈尔滨,每天早上去幼儿园的途中先是听到圣尼古拉教堂的钟声,快到幼儿园的时候都要穿过位于道里区的中央大街。那时候的中央大街已经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街了,也是远东最著名的移民街。街面两侧林林总总都是外国人的洋行店铺、舞厅影院、餐馆酒吧,一到夜晚,沿街灯红酒绿,进进出出的都是东西洋人,国人很少,连招牌匾额、店面饰物也都是外国文字。高大明亮的玻璃橱窗里挂满了各式面包、香肠、果酱、奶酪之类,当然店铺不同陈设也都不一,不过有一点相同,那就是店里所有东西全都是洋货。听老人说,俄国人统治哈尔滨的二十年间,把哈尔滨变成个地道的国际化的移民城市。自从十九世纪末这里修建了中东铁路,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枢纽就不断有大批外国移民涌入。当时的移民涉及二十几个国家,其中,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十国在哈尔滨设有领事馆;前苏联、美国、英国、日本、捷克设立总领事馆。这些移民大多是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犹太人和日本人。到了二十世纪初,这里的外国移民已有二十几万,几乎占市民总数的一半。他们不但带来了洋货物,同时还带来了洋文化。由于中西文化的长期交融混杂,就连底层国民大都也能讲上几句不太正规的外国话,上流国民基本就是外国通了。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晚期,随着国家对“工商业的改造”和“阶级斗争”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中苏关系的日趋紧张、破裂,外国移民陆续迁出,到了六十年代初,已经所剩无几了。但他们的到来,对哈尔滨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不能抹煞,对哈尔滨的民俗文化和城市建设的影响不可低估。早期哈尔滨的城市规划,包括以圣尼古拉教堂为中心及其周边和中央大街的设计,都是由俄国人完成。时至今日,哈尔滨可能是国内西式餐馆最多的城市之一,饮食风格倾向于俄罗斯,当地的方言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外来语,特别是哈尔滨的建筑文化,始终沿袭着那一时代的欧陆风情,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哈尔滨城市只有一百多年的短暂历史,但这里却汇集了西方几百年才形成的诸多风格的建筑样式,仅极具史学研究、建筑研究、艺术研究和观赏价值的欧罗巴式保护建筑就有234处,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洋建筑有52处,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较晚期的洋建筑尚未列入其中。因为哈尔滨的道里、南岗两区是当年外国移民的聚集区,所以当时遗留下来的洋建筑多数集中在这里。南岗区大多为中东铁路的所属机构和铁路官员、员工的民宅,还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领事馆官邸及大批援华的苏联专家住宅;道里区大多为外国人的洋行、店铺及移民住宅。那时候的道里、南岗两区,如果单从城市风貌上看,纯粹就是个地道的欧洲小镇。尽管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文革期间,因为各种原因毁掉了一大批珍贵的欧式经典建筑,但保留下来的这些也基本上能代表哈尔滨的城市概貌。如果你是史学家,你可以从中探究外国列强在哈尔滨的侵华史,如果你是个建筑师或艺术家,你会感悟到这里的每座建筑风格迥异,其样式之丰富多彩令你目不暇接,一看便知是出自欧洲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其表现手法、设计理念和价值取向各有千秋。常见的有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的巴洛克式、十八世纪的折衷主义和十九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式,它们集中了西方多种建筑风格之精华。而沿中央大街两侧的百余座欧式经典楼宇,以及散落在市内的诸多教堂,是外地游客的第一印象。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不仅是一条商业街、休闲街和公众文化街,更是一条名符其实的建筑艺术街,始终被冠为远东最著名的街道之一,人们经常夸张地把它同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和伦敦的摄政王大街相提并论,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许多城市建设忽略了自身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传统风情和城市背景,使一些城市建设因缺乏个性、失去历史纹脉而显得“千人一面”。也正因如此,哈尔滨的城市风貌就更加显得别具一格而让一些学者、专家和外地游人刮目相看。

体会哈尔滨的欧陆风情不可不来中央大街转转。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二十世纪初由俄国工程师特姆特拉肖克重新规划设计,全长1500,方石路面。1905年哈尔滨开辟为国际商埠,一时间各国商人纷纷来此投资经商很快,中央大街便成为商贾云集之地。至今,该街虽几经劫难,却风韵犹存:街面两侧及其附近建筑穹窿突起,拱券高窗,典雅庄重,华丽优美各种风味的西式餐馆遍布期间,俄国大菜位居主流。俄式香肠挂满橱窗,“沙伊克”、“大列巴”沿街叫卖……

中央大街上的标志性建筑教育书店,原为松浦洋行,后来曾被俄国侨民会占用,是巴洛克建筑的代表,游人至此都会对其复杂的装饰及优美的造型难以释怀。主入口处上方的阳台托石为一男一女两尊大理石人像柱;三四层饰以贯通的科林斯壁柱,上有自由涡卷状的断折山花;窗额上方是精致的浮雕装饰和出挑的半圆形花萼状阳台;顶层是孟沙式阁楼以及深红色半圆形的复合式穹顶。整个建筑外观华丽、造型别致、装饰复杂、轮廓丰富,通体洋溢着巴洛克奇异生动的效果以及交织变幻的复杂造型。

教育书店的斜对过是马迭尔宾馆,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内部装修富丽堂皇,纹饰细腻精美,客房舒适豪华,餐厅古朴典雅,设异国情调的酒吧、国际俱乐部,有传统的英、法、俄式大菜,宾馆一侧设有相当规模的冷饮厅。当时这里是达官贵族和社会名流的活动场所,厨师多是来自圣彼得堡王公贵族的家厨。“马迭尔”一词是外国语的音译,关于其出处、含义,至今仍存在争议。有的认为是出自英语MODERN,有的则认为源于法语MODERNE或俄语Моперн  的音译。但就其含义,普遍认为是“现代的”、或“时尚的”之意。之所以对其译名至今如此争论不休,与当年马迭尔宾馆老板约瑟.加斯普的经历有关,而加斯普的经历又牵涉到哈尔滨早期的某段历史。据说约瑟.加斯普是十九世纪末从俄罗斯移居到哈尔滨的俄籍犹太人,二十世纪初筹建马迭而宾馆,1906年建成开业,此时哈尔滨尚被俄国统治,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加斯普夫人携子迁居法国。1931年以后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加斯普担心巨额财产遭到损失,便加入法国国际,随后,也将酒店招牌由原来的俄文改为法文。尽管如此,加斯普还是没能躲过厄运:1933年,加斯普的儿子西蒙.加斯普利用假期从法国回到哈尔滨,当时他在法国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音乐人才,时隔不久,西蒙在哈尔滨突然遭到绑架,绑匪索要30万元赎金,犹太人老加斯普尽管善于理财赚钱,却十分吝啬,儿子已经大难临头,老加斯普居然惜金如命,始终拒绝付给赎金而导致绑匪撕票。因为当时哈尔滨的国际环境和政治气候都异常复杂,这件事在哈尔滨影响很大,牵扯到诸多社团和派别组织的利益,据说是日本宪兵队指使俄国土匪干的,其中参与这件事的有中国人、犹太人、日本人、俄国人、法国人。

马迭尔宾馆落成后,溥仪、十四世达赖喇嘛,郭沫若、宋庆龄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此下榻。散文家朱自清也曾在马迭尔用餐,还对俄国菜印象颇深,在给叶圣陶的信中专门提及过此事。

又过了半个多世纪,如今的马迭而宾馆重新挂起了英文MODERN的招牌。岁月流逝,沧海桑田,不变的依然是马迭尔建筑本身那典雅华贵的风采。

马迭尔宾馆建筑外观造型简洁舒展、自由流畅,处理非常精彩,代表了新艺术运动的基本格调,主要通过窗额、阳台、女儿墙、和穹顶等元素体现出来。首先是窗的尺寸不同,每个侧面的窗口宽窄高低不一,其次是窗的造型有别,有半圆额窗、圆弧额窗、圆额方角矩形窗、圆形窗等形式,又有单窗、双窗、三连窗之分,窗上的装饰也十分丰富,结合精致的墙面,形成极强的韵律感。它的阳台又是一大特色,在建筑的入口处都饰以出挑的精致阳台烘托入口空间,同时二层阳台兼做入口的雨蓬,与三层阳台的处理也不尽相同。二层阳台用砖砌成墩垛,并刻画精致圆环,凸现厚重;三层阳台由铁艺构成栏杆,体现轻灵通透。出挑的阳台下面饰有向内收卷的涡状托石,托石两侧镶有铸铁花饰,没有丝毫做作。女儿墙采用典型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曲线造型,以砖砌为主,线条柔软灵活,或陡急,或圆润,时而层层迭起,时而飞流直下,极具动感。楼体转角处的屋顶托起一德国古典风格的绿色穹顶,看上去即轻盈典雅,又强调了楼体转角的分量。

其它像道里秋林、南岗秋林、省社科联等都属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典型代表。中央大街的妇儿商店,原为协和银行,是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及原“东本愿上寺”附属小学也属于此。另外,折衷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俄罗斯等各类欧陆风格的建筑也都比比皆是。从高处朝中央大街极目远眺,穹窿尖顶参差错落;漫步街面浏览两侧,廊柱券额典雅庄重;仔细端详墙体立面,纹饰线条华丽优美。

作为移民城市的哈尔滨,教堂这一西方文化的载体就成了这座城市的另一道风景。当年,这里的宗教之全可谓世界少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这世界四大宗教,在哈尔滨都能见到。全球传播最广的基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在哈尔滨一个不少。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哈尔滨曾先后出现过50余座教堂,仅东正教堂就达30余座,数量之多可谓国内罕见。可惜现在只剩下十几座了,多数毁于解放后,圣尼古拉大教堂、布拉格维因斯卡娅大教堂、犹太教新教堂等都毁于文革期间。其中,全木结构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全世界仅有两座,乃世界著名教堂之一,教堂的设计方案在圣彼得堡完成,用俄国沙皇的名字命名。值得庆幸的是远东地区最大的砖木结构的圣索菲亚教堂历经多次劫难终于幸存下来。该教堂始建於1907年,1923年重建,1932年竣工,历时九年,总高53.35。教堂整体风格深受拜占庭建筑艺术的影响,同时有俄罗斯式的穹顶和罗马风格的拱券高窗,以及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有机组合。它的建筑平面呈东西向拉丁十字架形,墙体为清水红砖,与高耸入云的金色十字架和巨大的绿色穹顶交相辉映,充分显现出教堂主体的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和巍峨壮美的磅礴气势。教堂广场有绿地环绕,树影婆娑游人安详,更加衬托出教堂的静谧肃穆。圣索非亚教堂也是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近代史的重要遗迹,早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高耸巍峨的大作,哈尔滨街头巷尾还经常有欧式建筑小品点缀其间,加上与建筑风格浑然一体的城市雕塑,就更加显现出哈尔滨商埠这份优雅的异域风情。

哈尔滨道里区的通江街,早年是居住犹太人最多的一条大街,经历几次“浩劫”之后, 沿街至今还留有许多犹太建筑保存完好,像哈尔滨犹太中学、哈尔滨犹太老会堂、伊斯兰清真寺、现在的涉外税务所等等。去年,由以色列出资,当地政府牵头,又在原址按照原样重新修缮了哈尔滨犹太新会堂。哈尔滨至今还保留着一处由六百多座墓穴、并竖立着刻有希伯莱文和俄文墓碑组成的犹太人公墓(其数量和占地面积还不足原来的五分之一)。这是哈尔滨人民对犹太先人的尊重,是中以友好的象征,所有来此纪念先人的犹太人无不为这种伟大友谊所感动。以色列前副总理爱胡德.奥尔梅特的祖父等亲人就长眠在哈尔滨的犹太公墓。前两年,奥尔梅特的哥哥、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参赞,还为这些已故亲人重修了墓碑。同奥尔梅特家族的经历相似,以中友好协会会长迪特.考夫曼也是一个哈尔滨犹太人。考夫曼的爷爷1918年来哈,任哈尔滨犹太养老院院长;考夫曼的父亲任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主席;考夫曼的母亲、岳母也都在哈尔滨生活、工作过。他们中的好几位如今还都在哈尔滨犹太公墓安息。中以建交后,考夫曼携夫人两次来哈尔滨,并在道里区红霞街的故居前留下了珍贵合影。以色列外交部亚洲司司长茨维.加拜说:“犹太民族曾经发誓,一定要记住和报答那些在历史上帮助过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尤其是在犹太民族处于苦难的年代时,给我们以帮助与庇护的哈尔滨人民。”

最近几年,为适应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尤其是犹太人及其后裔回中国寻根和旅游的需要,哈尔滨很多有规模的旅行社都开辟了犹太人中国寻根文化游业务,并深受外国朋友的欢迎。随着国内旅游休闲的升温,来哈尔滨的游客也逐年增多。

如果你不想走出国门,还想浏览一下不同时期欧陆古典风格的建筑遗产,或体验一下哈尔滨的异国风情,闲暇时来哈尔滨看看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6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3-29 07:29 , Processed in 0.107006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