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二十六章组建新班之三

2025-2-8 16:03|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19| 评论: 0|原作者: 连峰

摘要: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二十六章组建新班之二) 我长了见识,多学了一招,“大圣”的鬼脸儿上也绽开了灿烂而且是“多彩”的笑容。此刻“大圣”并非是在嘲笑我的孤陋寡闻,面对大家尽职尽责的工作精神,这会儿他 ...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二十六章组建新班之二)
    我长了见识,多学了一招,“大圣”的鬼脸儿上也绽开了灿烂而且是“多彩”的笑容。此刻“大圣”并非是在嘲笑我的孤陋寡闻,面对大家尽职尽责的工作精神,这会儿他已经彻底意识到,他先前的刻意演示和反复唠叨,完全都是多余的。但他也是足够聪明的,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是朴实直白的,当满意的笑容尚且绽放在他那张俏花脸上的时候,他伸手就近抢过霍百顺手里的铁锹,十分卖力地搅拌起泥土来。霍百顺同样也是一位永远闲不住的人,他随手抄起瓦刀,转身又去清理南墙表面残留的泥浆,要为下一步墙壁抹灰做准备了。
    口哨声在营区方向想起,已经到了晚饭的时间,大家也都筋疲力尽了。收工前,瓦匠组建议:“晚饭后,需要抽出一点儿时间把泥和好,再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把泥浆彻底闷透,次日上午再反复搅拌几次就可以使用了。另外,为防止泥水结冰,夜间的炉火也要尽可能保持适宜的温度,泥浆也需要适当翻搅一下。”考虑到和泥相对简单,也为了让瓦匠们晚饭后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次日再战,我坚持由我、“大圣”和国胜利共同完成这项工作。
然而,饭后不久,修理班的全体战友还是陆续来到了铁匠房。晚上要做的事情本就不多,有趣的是,几乎每个后来的战友进门后,一律不由分说,立刻抢过先来战友手中的工具,甩开膀子就大干起来,如同事先编好的程序,绝无任何例外发生。有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此话确实不虚!当最后赶来的电工韩国力匆匆破门而入的时候,和泥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就在他还为此而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并一再向大家表示歉意的时候,满心欢喜的“大圣”却故意撇着嘴,不依不饶地说道:“光道歉有什么用?赶紧脱鞋,罚你光脚把这堆烂泥多踩上几遍,直到合格了为止!”闻听此言,韩国力却丝毫也不含糊,随即堆起满脸的坏笑,抬起一只脚,把头一歪,冲着“大圣”大声嚷道:“赶紧过来!先帮哥把鞋和臭袜子都脱喽,看哥教你怎么干活!不怕‘老六’(并非是他的排行,而是根据电影《暴风骤雨》中的地主‘韩老六’的称谓,大家送给韩国力的绰号)的臭脚跑味,踩几遍都行!”机智诙谐的一句玩笑,滑稽搞笑的一个动作,韩国力就这样轻松过关了。
    也许是尝到了人多力量大的甜头,严如海趁热打铁,认真地向大家提议说:“趁着这会儿人多,咱们再花点儿时间,把这堵刚刚砌好的裸墙认真清理一遍。手里有瓦刀或者有泥抹子的,可以把土坯墙缝里的湿泥浅浅的挖出一点来,后续抹好的墙皮才会挂得更牢固。”说完,他手持瓦刀在一条墙缝中用力划了一下,现出了大约有半厘米深的凹槽。继而,他又补充道:“墙缝中凹槽的深浅,不要求绝对匀称,只要有个大概的意思就够了。”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再度忙活起来。手里没有合适的工具,韩国力抄起一根铁通条,一边抠墙缝,一边瞪圆了双眼逗着“大圣”说道:“‘孙猴子’(他把‘子’字故意发成平声ZAI)!这活儿还用哥来教你吗?”
    天色已晚,战友们先后离开了铁匠房,只剩下我和“大圣”、国胜利依然围坐在土炉旁边烤火聊天。为了保持足够的室温,半敞着炉盖的炉火依然很旺,橙红色的火焰烘托着微泛蓝光的火舌,火舌吞吐轻摇,仿佛带着欢乐,也把轻柔舒适的融融暖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房间的各个角落里。
    刚来不久的国胜利是一位工作认真又有极强责任心的人,听到我自言自语地说:“保持这样的室温,这堆和好的泥巴总该不会结冰了吧?”他便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不时地走到泥堆旁,手指毫不犹豫地反复插进冰凉的泥土中,借以查看有无结冰的迹象。甚至“大圣”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偶然掠过那座泥堆,也会让他产生同样的连锁反应,细微之处尚且能够如此,他勤工敬业的工作态度便可略见一斑了。实际上,在下午垒砌南墙的工作中,我已经注意到,无论是搬运土坯还是输送泥浆,他始终都是默默无闻地认真做好任何一件事,身边的战友不管是谁让他临时搭把手,或者请他帮个忙,他也从不推辞。他的个子不高,看上去也并不怎么健壮,可身上却总有一股子仿佛永远都使不完的干巴劲儿。他确实不枉大家评价的那样,是个脚踏实地,积极肯干的好战友,好兄弟。
    “大圣”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铁匠坊的建设上,自认为所有能想到的锻造工具都已经备齐了,只等盘好了铁匠炉,点燃炉火,就能撸起袖子来点儿真格的了。但是,心里又总是打着鼓,他知道以他在短期内所学到的那点儿东西,实在是微不足道的,还不足以让他全面撑起铁匠坊的门面来。为此,他给自己的工作起点定得很低,先从锻造马掌开始干起,然后再循序渐进地深入下去。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他同样还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实际困难,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绝对不能气馁,而且从来也没设想过要给自己留条什么样的退路。他始终相信,他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一路走下去。
为争取铁匠坊早日开门营业,他曾经多次问我,秦勇智何时才能学成返回连队。因为他迫切地希望能和秦智勇、国胜利一道,通过共同努力把八连的铁匠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可在眼下,铁匠组就连起码的人手都不能凑齐,凭他自己空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冲天的革命干劲,照样还是无所作为。
    相对而言,木匠可以独立完成很多工作,但铁匠却不行,铁匠的最佳组合是三人之间的熟练配合,几乎是缺一不可。三个人当中,手持小锤者是锻造过程中的主导者,也是这个小小团队中的灵魂,只有技术纯熟、且又全面的铁匠师傅,才有资格当此重任。重锤手虽属居次要位置的配角,但是,缺少了重锤手准确而又默契的配合,再好的师傅照样还是无用武之地。因此,其作用绝对不可小觑。团队中的第三人同样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闲人或陪衬,他既是风箱的操作手,也是重锤手气力不济时,可以暂时歇手缓口气的重要替补者。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锻造环节上,没有三人的同时密切配合,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比如说加钢锻造,这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锻造工艺,首先,炉火的温度需要快速地达到极致,放置在炉火中的钢片和铁料的表面温度刚好要在熔点上,并在钢花闪烁飞舞时立刻出炉,然后叠加在一起放在铁砧上,再通过锤击进行快速锻造。整个过程必须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要在瞬间一气呵成才行。所谓瞬间一气呵成,往往就是一锤定音。火候不到(指:钢片和铁料达不到合适的熔点就无法通过锻打并熔接在一起。)、钢片熔化过度(指:熔点过高会使钢片失去有效的硬度,从而成为废料。),或者错过了火候(指:已经达到熔点,但未能及时锻打,致使钢片和铁料的温度降低而不能有效熔接。),加钢的工艺都不能获得成功。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缺少了通过风箱适度地给炉内强力送风助燃,其结果同样也是不言自明的事。
    我了解“大圣”的想法,也完全理解他的心情。然而,我又何尝不是时时地翘首期待着,属于八连自己的铁匠坊,能够尽快地建立起来,修理班的编制也能尽快地完善起来呢?至于秦勇智的学习期限,以及何时返回连队,我自始至终也是一无所知,或许是连队的领导让他尽量多学到些东西,为此我也曾专门向王志排长求证过,可得到的答复,同样也是无可奉告。作为班长,为“大圣”解决工作上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原本就是我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旦他那里的工作需要,我会义不容辞地补缺去给他当个助手。当然,想方设法让他在铁匠技术上尽快地全面成熟起来,才是我最大、最迫切的心愿。
    “大圣”又在丈量盘砌铁匠炉的位置和玻璃窗之间的距离,这已经是他重复多次的动作了,一段是否足够安全的距离,仿佛是他心中切割不掉的一块心病。确切地说,铁匠坊的装修改造工作正在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作为铁匠坊的实际创始人之一,此时此刻,他的心情自然是复杂的,既充满了兴奋和期待,也会有更多的焦虑和担心。
    我招呼他在火炉旁边坐下来,表示关切地安慰他说:“既然已经安装了玻璃窗,会不会影响到今后的工作,总得开工后才能看得更明白。如果真的碍手碍脚,也不安全,我们随时把它堵起来也不迟啊!”
    他用脚把马扎向我推近了些,坐下后,摊开满是泥巴的双手在火炉的炉口两侧烤火,一双眼睛却若有所思地依然凝望着他即将站台干活的地方。显然他仍然心存顾虑。
    “我已经和马号班说好,咱俩明天抽空去趟马号,把他们那里闲置不用的铁皮水槽(用机油桶纵向取中切割而成)搬过来,铁料淬火降温的时候用得着。”我故意找个话茬,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后边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何必纠缠在一个可以暂时撂在一边的问题上。”
    “大圣”抿嘴浅笑,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他还是争辩说道:“我是担心,如果是三个人同时打铁的话,两把大锤还能不能抡得开?”
    为了彻底消除他的疑虑,我拉过国胜利对“大圣”说道:“二连的铁匠铺虽然没有侧窗,但是他们那里的使用面积可比我们这儿小多了。再说了,锻件是放在砧板上,窗户又碍不着事!除非你手持大锤满世界胡抡!你如果实在不放心,我们三人现在就站在安放砧板的位置,我和国胜利手持大锤放手摆开架势比划一下。” 最后,“彩排”的实际效果终于让“大圣”彻底放心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3-17 06:12 , Processed in 1.107602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