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原创摄影】望春——颐和园耕织图畅想曲。

2015-6-8 23:18| 发布者: 贫农| 查看: 282| 评论: 0

摘要: 记得小时候去颐和园总是从东门进,顺着长廊向西走,走到石舫绕道后湖往回反,经谐趣园返回东门结束。那时颐和园的西堤和外湖只可远观,“游人止步”不可近访,所以西堤一直是颐和园最神秘的地方,直至2002年底,西堤 ...
    记得小时候去颐和园总是从东门进,顺着长廊向西走,走到石舫绕道后湖往回反,经谐趣园返回东门结束。那时颐和园的西堤和外湖只可远观,“游人止步”不可近访,所以西堤一直是颐和园最神秘的地方,直至2002年底,西堤耕织图景区环境整治工程正式开工,经过专家论证和政府批准,从2002年年底开始,经过近一年多的紧张施工,一个既包容了光绪水操学堂旧观又展现了乾隆耕织图风貌的历史景区,颐和园的半壁江山终于洗尽尘封,从厂房和民居的瓦砾中破颜而出。当年“两岸溪町夹长川,绿香云里放红船”的诗情画意才得以重现在游人面前。颐和园西北部的耕织图景区,一个内涵与景色非常独特的地方,也是很有味道的一个地方。250多前,清代乾隆皇帝为了表示他对农业的极端关切和重视,遂令在颐和园的一角按水乡农家风格建造在当时看来有点另类的景观,并题名“耕织图”,并在这儿建造了织房、染房、蚕房,同时广植桑树。还有亟富江南风情的水村居。这和颐和园的整个建筑似乎不太一致,但因位置偏僻,倒是给人田野气息。乾隆命人把元代画家程棨所绘的耕作图与蚕织图48幅,用双钩法阴刻上石,加上他自己的题识,镶嵌于玉河斋的游廊上,勉励人们勤耕细织,发展农业生产,争取好的收成。他还亲制五首题赞耕织图风景的诗歌,加上手书“耕织图”三字,阴刻于昆仑石形制、下承海水江崖纹石座的石碑,立于玉河畔。耕织图的建筑面积并不小,从南到北由澄鲜堂、玉河斋、延赏斋、蚕神庙、织染局及水村居组成。地域开阔,建筑风格相对比较朴素。它在园中据西北方,正与东南方的铜牛遥相呼应,寓意“牛郎织女”隔湖相望。1860年,耕织图景区也被英法侵略军毁灭,夷为废墟。慈禧重修颐和园时,却不去恢复耕织图旧观,而是在耕织图废墟上修了一个水操内外学堂,要在这里培养中国海军,实在可气又可笑。刻有乾隆诗篇的耕织图石碑,则遗弃在学堂围墙之外。但水操学堂好景不长,九年后即退出历史舞台。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里已是一片萧瑟景象,曾经做过工厂、学校等。直至2004年才重新整修,耕织图区又重现于颐和园中。重建的耕织图景区,修复了水操学堂,原耕织图中的延赏斋、玉河斋、澄鲜堂等也翻修一新,亭台楼榭,别有趣味。恢复的耕织图石刻,已完整陈列于游廊上,因有玻璃罩保护,不好拍照。有一座非常小的庙宇:蚕神庙得已恢复,蚕神庙门口的绿地上各种花卉,红色的榆叶梅、黄色的连翘、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杏花,争奇斗艳漂亮极了。水村居畔小池塘,碧叶红莲暗送香。重修的水村居,已辟为茶室,供游客劳累时落座品茶,茶幌迎风招客饮,子规呼唤耕织忙。里边还保留了磨面用的石磨,水井和辘轳,山石和小溪。在恢复后的水操学堂里,几进院落规模虽不大,却还包括了一个小花园,宽大的房间内陈列着关于耕织图景区历史风貌与变迁的各种展品,院子中还陈列着原来存放在石坊附近的一艘当年操练用的小火轮船。漫步其间感悟、回味、领略这块土地沧桑巨变所蕴涵的酸甜苦辣。耕织图景区与西堤一样,游人相对较少,尤其少见外地游人,这里清风许许,空气清新,徜徉其间,心情舒畅,宠辱皆忘,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加上绿化很好,除了松柏垂柳古树外,还保留了一些桑树很多,直似回到了江南水乡。在此小憩,真是实在的幽静、清净、休闲好去处。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0 17:43 , Processed in 0.094006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