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兵团走出来的文艺战士(下)

2021-2-28 20:44|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184| 评论: 0|原作者: 戈壁风骨

摘要: 兵团走出来的文艺战士 工程团文艺宣传队 许秀林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除了汲取兵团这块沃土提供的营养之外,还与战友们的倾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这是我须臾不敢忘怀的。调兰州军区文工团 ...
兵团走出来的文艺战士
                                
工程团文艺宣传队
   
许秀林
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除了汲取兵团这块沃土提供的营养之外,还与战友们的倾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这是我须臾不敢忘怀的。调兰州军区文工团时需要考试,我的表演作品是李镜战友创作的相声《小化肥厂》和常晓兰战友给我提供的常宝霆创作的相声《挖宝》。正是靠了这两个作品,我顺利地进入兰州军区文工团。刚刚调进军区文工团,团长给我下达了学习演出天津曲艺团的快板书《三打白骨精》的任务。说唱艺术形体上要求“书口戏架”,离不开手、眼、身、法、步的程式动作,《三打白骨精》更需要运用不同的动作姿态渲染情景、烘托气氛。我虽然有信心完成这项任务,但苦于没有演出脚本。这个节目当时在天津尚属内部演出,作品原则不能公开,我很着急。只好给兵团战友常晓兰写信求援,常晓兰设法帮我及时搞到了脚本。由于我学过、练过基本功,能够有节奏、有组织地变换不同的动作姿态,运用身体动律表现神态,演出反响很好,在军区文工团的初次亮相获得成功。
在数十年的演出经历中,有许多难以忘怀的经历,成为我的珍藏。
1965年冬天,去甘南军马场演出,嗖嗖寒风吹得坐在卡车上的队员们透心凉,有的女孩儿冻得直哭。好不容易赶到军马场,夜里下起了大雪,第二天大家一大早照常起床扫雪,感动的军马场领导专门给工程团发了500字的电报,表扬工程团宣传队。一次在石棉矿演出,矿上的战友们舍不得我们走,我们就和战友们聊了一夜。第二天从石棉矿赶往敦煌,我晕车,不能呆在有车棚的汽车里。300多公里的路程,大冬天在迎风的露天车厢里站了整整一天。中途没有打尖的地方,晚上到敦煌还要演出,那种累和苦,正规部队的文艺兵怕是没有经历过的。还有一次,从祁连山中的鱼儿红牧场演出返回,汽车颠簸在冰坡上失控滑行了好几百米,差点没翻车。又饿又冻又害怕地走了整整一天。深山里连个人影儿都看不见,哪有地方吃饭哪!只好挨饿到明天。汽车抛锚荒滩野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冻又饿等待救援,有时一等就是十几二十个小时,忍饥挨饿是经常事。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大家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作风,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军垦战士的精神风貌。
在那难忘的岁月里,我们并不孤单,曾不断得到同行的关怀和帮助。一次,下午5点多钟从酒泉返回玉门镇,师京剧团领导担心我们路途遥远路上挨饿,亲自把全团的晚饭——刚蒸好的包子,追着送到我们车上。一次去边湾慰问刚到的工程团十七连天津新兵,演出结束后步行去酒泉,走迷了路,半夜时分才回到酒泉。大家又累又饿又无处落脚。只好叫开酒泉秦剧团的大门。人家半夜起来给我们做饭,并说“同行是一家人”,至今想来仍很感动。
军区文工团高原文化工作队经常进军营下边防,到最艰苦的连队演出。那时我们属于刚入伍的“新兵”,要对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当领导讲到行军途中没地方吃饭,在戈壁滩上以班为单位围坐在地上,发上几听鱼肉水果罐头,吃着面包饼干,喝着军用水壶里的冷水的艰难困苦时,我们几个从兵团来的“新兵”都笑了。领导和“老兵”们不明白,问我们笑什么?我们说,在兵团时宣传队下连队演出,遇到中途没地方吃饭时,经常是饿肚子,兵团战士哪有钱买罐头啊!在军区文工团,长途行军下部队演出,车上都要带上生活用品和食物,有医生跟随护理。与我们在兵团的艰苦相比较,无疑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部队领导了解到我们的兵团生活后,号召大家向我们学习。
有了兵团的锻炼,我们克服困难适应困难的能力很强,也有幸去过许多平时难以抵达的哨所营房,与战士们同呼吸共命运。
青海玉树、果洛等高寒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曲麻莱县城海拔4226米,是全国地势最高的县城。当地有句谚语“曲麻莱、曲麻莱,进去出不来”,说的就是高原反应强烈。我们在那儿演出4个月,有几个同志都休克了。我当时有半个多月处于头晕、呕吐、胸闷、气短的高山反应之中,还患重感冒,仍坚持演出长达200多句的快板书《千锤百炼》及表演相声。无论多难受都要抑制病痛,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呈现和传递给战士们愉悦的状态。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演出时正值酷暑盛夏,温度高、湿度大,闷热难耐。我穿着演出服,在聚光灯下演出一段相声加返场要汗流浃背几十分钟。我带着中暑的症状,靠着忍耐与坚持,始终呈现出饱满的热情,满足战士们要求加演的愿望。
去老山前线慰问部队,我正发着高烧浑身打冷颤,仍然坚持演出。南方雨水多,演员们轮换赶场演,白天一演七八场,在电话中给最前沿的猫耳洞战士说相声。晚上回到医院打吊针,第二天一早拔掉针头继续执行演出任务。
靠着这种不怕艰苦,不讲条件的过硬作风,一次又一次圆满完成各项演出任务。因业绩突出,两次荣立三等功,得到提职、入党、晋升嘉奖。
艰苦磨练意志,环境造就人生。回忆在兵团的生活,我没有在艰苦的条件下荒废自己,正如许多战友说的:“我们有兵团经历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能对付。”
                          
                               《走出祁连》知青网页-2.jpg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19 14:22 , Processed in 0.146008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