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知青生活——开垦荒地 文/玉锦阁

2019-3-24 19:42| 发布者: 千帆过| 查看: 190| 评论: 0|原作者: 玉锦阁

摘要: 桌上的煤油灯闪烁不定,摇晃着墙上的几条人影。门外的夜空晴朗,繁星满天。四下很安静,只有门前水田里虫蛙在不知疲倦的鸣叫。 这是生产队队委会。唐队长特意叫上我参加,为会议做记录。我刚来农村,其实对安排农 ...
桌上的煤油灯闪烁不定,摇晃着墙上的几条人影。门外的夜空晴朗,繁星满天。四下很安静,只有门前水田里虫蛙在不知疲倦的鸣叫。


这是生产队队委会。唐队长特意叫上我参加,为会议做记录。我刚来农村,其实对安排农活根本不懂。

我明白这是对我的重视和培养。生产队从来没有知青下放过,我是第一个插队的知青。属于大城市来的文化人。

参加会议的一半人,是文盲。唐队长、还有五十多岁的肖副队长,粮食保管老袁都不识字。

会计、出纳、记工员这三人,算是生产队的文化人。学历最高的是万会计,初中毕业,能写会算,能说善辩。

大家神色凝重,被一个难题难住了。

前天的一场大雨,将生产队用精壮劳力,花费一个月时间,开垦出来的坡地,全部冲毁,造成很大损失。

生产队人多地少,开垦荒地,能够增加庄稼种植面积。另外开垦荒地也是大队要求的,是农业学大寨的政治任务之一。

每个生产队开垦的荒地,要上报大队,大队再上报公社,公社再逐级上报。开垦荒地数,代表农业学大寨的政治态度,也是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决心,进入各级各层的考核中。

开垦荒地,是麻烦的事情。首先要将石块搬上山,将堡坎起来,做好保护坎,再从山下将泥土担上来,形成一个人造的平缓的可以耕种的坡地。

但是坡地地势高,水土容易流失。而且耕种期间,需要大量劳力,把水和肥料挑上去浇灌。一场大雨下来,陡峭的地方,排水不畅的地方,就会被冲毁,前功尽弃。

大家忧心忡忡,思考今后要不要继续开垦荒山,人造耕地。

最后,大家统一意见,把冲毁的山地修复。今后不再开垦新的荒地。开垦荒地的亩数,按照目前实际数量,上报大队。

其实开垦荒地,本身就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山岗上缺乏水利设施,而且石头多土壤少,土质非常贫瘠。即便花费再多人力和肥料,生长出来的庄稼,很难有好收成。

我们这样的山区,植被少,山上树木稀拉,水土流失很严重。这些山岗,放眼望去光秃秃的,一片荒凉和贫瘠。

我刚下乡时问唐队长:山上为什么不长树木?

唐队长回答:有啊。以前山上全是茂密的树林。还有很多狐狸、野兔和松鼠。

“五十年代,炼钢铁把树木砍完了。”唐队长接着说:“山上稀疏的树木,都是近年补栽的。”

我想象着萋萋密林里,狐狸、野兔和松鼠出没的情景;再看看眼前的荒芜的景象,十分惋惜和痛心。天灾不如人灾。人为地破坏大自然,实际上是自己砸自己饭碗。

第二天,按照队委会的决议和部署,全队的劳动力上山,修复被水冲毁的坡地。队上的石匠安排在山岩上,用钢钎和手锤,打下一块块石头,搬到坡地边缘,切成新的堡坎。我们从山下挑土上来,倒在里面。

大家热火朝天干得正欢的时候,一行人从山下我们生产队的水田边的大路上走过。人们一下子放下手中的活计,饶有兴趣地观望。

这行人最前面的挑着箩筐,一头装上红漆描花的木箱,一头是大红大绿的棉被;后面的人的担子上一头挂上一条条的腊肉,一头是腊猪头;有的人背篼里,放的红纸封好的一把把干面。

这队人由山沟下面缓缓而行。我发现干活的人专注而羡慕的目光。好奇地问:“这是干什么?”身边有人回答:过礼。

过礼?我很惊奇。肖记工员解释,就是农村人娶媳妇,订婚的时候,男方要把彩礼送到女方家里。表明两家婚事正式成立。

聘礼越多,越丰厚,表明男方家庭经济实力强,女方也有面子。

“那么结婚的时候,女方乘不乘花轿呢?”我想起文艺作品里,描写解放前农村婚俗的情节。

现在不准了,那是封资修的东西。现在要遭起!肖记工回答说。

看着一行人渐渐走远。人们又自动恢复了手中的活路。

我感觉新奇,解放二十多年,还能看到农村以前的陈旧风俗,真是大开眼界。另一个念头冒出来,如果农村人家贫穷,拿不出彩礼,不是就娶不上媳妇?

比如跟我们一起干活的莽娃。从小死了父母,光棍一个,家里穷的一件像样的桌子,都没得一个。他脑壳有点问题,一心盼着有个媳妇。做活路时,大嫂们经常拿他开涮,说要给他说媳妇。逗得傻乎乎的他,成天开心的不得了。按照农村彩礼风俗,莽娃这种人,一辈子也娶不上媳妇了。

一声口哨打断我的思绪,中午收工了。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4 18:36 , Processed in 0.131008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