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陈幼民:走过十里铺

2019-1-21 16:58| 发布者: 上官紫| 查看: 104| 评论: 0|原作者: 屹梁梁

摘要: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这首家喻户晓的陕北民歌就叫“三十里铺”,可在陕北,叫三十里铺的地方却不止绥德这一处。在延安、子长、清涧、米脂等县的周边,你都可以找到十、二十、三十、四十里 ...

timg-2_1547995611619.jpeg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这首家喻户晓的陕北民歌就叫“三十里铺”,可在陕北,叫三十里铺的地方却不止绥德这一处。在延安、子长、清涧、米脂等县的周边,你都可以找到十、二十、三十、四十里铺的地名。我不知道这些村庄的距离是否恰好十里,反正行路倒也省心,到了一个村子就知道自己走了大概多远。与之相连的还有驿,如张村驿、文安驿、甘古驿等等。后来查了些资料,方知道这些地名竟源自遥远的明朝,是古代邮驿制度的遗痕。据史书记载,明代主要交通线每六十里设驿站,每十里设一铺,形成了比较发达的通讯交通网络,也养活了一大批靠此谋生的人。明末驿政日趋腐败,耗资巨大,崇祯皇帝为此焦虑,于是听从建议,裁撤了一大批驿站,却没有做好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工作,使得众多驿卒断了生路,纷纷投入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后来逼得崇祯在煤山自缢的大顺皇帝李自成,便是驿卒中的一员。

我写这篇文章并非要考证历史,而是觉得,黄土高原上的漫漫长路,在眼见到的沟壑山梁之外,还有着更为沧桑的背景。黄烟起处,奔驰过传信的驿马,秋风萧瑟,也曾卷起闯王的旌旗。这一切,使得行路人的脚步多了一分沉重,离情别绪也添了些许的苍凉。四十年前,当我插队走在这条路上时,也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惆怅,首先是被这庞大的高原所呈现出的原始状态所震慑,那层层叠叠的山梁,裸露的土地,灰色的城镇和村庄。更由于要踏上秦的直道,路过杨六郎把守的关隘,孟姜女泪成的哭泉,人文初祖的山陵,宋代的古塔,明朝的驿站,使人产生错觉,不知是在走向古代还是今朝。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这首家喻户晓的陕北民歌就叫“三十里铺”,可在陕北,叫三十里铺的地方却不止绥德这一处。在延安、子长、清涧、米脂等县的周边,你都可以找到十、二十、三十、四十里铺的地名。我不知道这些村庄的距离是否恰好十里,反正行路倒也省心,到了一个村子就知道自己走了大概多远。与之相连的还有驿,如张村驿、文安驿、甘古驿等等。后来查了些资料,方知道这些地名竟源自遥远的明朝,是古代邮驿制度的遗痕。据史书记载,明代主要交通线每六十里设驿站,每十里设一铺,形成了比较发达的通讯交通网络,也养活了一大批靠此谋生的人。明末驿政日趋腐败,耗资巨大,崇祯皇帝为此焦虑,于是听从建议,裁撤了一大批驿站,却没有做好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工作,使得众多驿卒断了生路,纷纷投入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后来逼得崇祯在煤山自缢的大顺皇帝李自成,便是驿卒中的一员。

我写这篇文章并非要考证历史,而是觉得,黄土高原上的漫漫长路,在眼见到的沟壑山梁之外,还有着更为沧桑的背景。黄烟起处,奔驰过传信的驿马,秋风萧瑟,也曾卷起闯王的旌旗。这一切,使得行路人的脚步多了一分沉重,离情别绪也添了些许的苍凉。四十年前,当我插队走在这条路上时,也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惆怅,首先是被这庞大的高原所呈现出的原始状态所震慑,那层层叠叠的山梁,裸露的土地,灰色的城镇和村庄。更由于要踏上秦的直道,路过杨六郎把守的关隘,孟姜女泪成的哭泉,人文初祖的山陵,宋代的古塔,明朝的驿站,使人产生错觉,不知是在走向古代还是今朝。

timg-3_1547995611669.jpeg




在黄河航运发达的时候,陕北地区是货物向西运输的必经之地,从南到北形成了几条重要的商道,也曾有过商队络绎不绝,沿途村镇繁荣的景象。后来黄河航运逐渐衰落,到了清初,商路终于废弃,变成了林木丛生的荒山沟,据说八路军垦荒的南泥湾,历史上就曾是这样的商道。不知不觉中,这片高原被人遗忘了,交通的阻隔,使得它逐渐封闭起来,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历史在这里沉淀下来,把高原凝固成百年前的模样。尽管有过闹红的冲击,但尘埃过后,归于沉寂,人们依旧操着古语,唱着古调,用老镢掏地,用麻油灯照明。

“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人们在读这首民谣的时候,往往只记住了米脂的婆姨,孰不知,这也是陕北的一个路线图。几个相邻的县,几座古城,由一条路连着,北上直到榆林。我想这歌谣,应该是由行路的人唱出来的,否则,怎么能鲜明地概括出各地的特点。还有《走西口》《走绛州》《赶牲灵》《走三边》,都是赶脚人在路上唱出的歌。那时的交通,主要靠步行。在一步一步用脚丈量大地的时候,会生出许多的故事,有思念,有惆怅,有生离死别,也有离奇的艳遇,再由路人,传唱到沿途的每个村落,这一切,构成了陕北民间文化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如今陕北的交通大大的改善了,高速公路纵横南北东西,听说从西安到延安只需三个小时,而我们当年却要花两天的时间,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当我们在宽阔的大道上直奔目的地的时候,再不用十里十里地计算路程,不用一个弯一个弯地绕每一座山头,不会从路边的村庄穿过,不会再唱起脚夫们的歌。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便捷的交通会促进陕北地区经济的腾飞,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是值得庆幸的事。只不过我们到达目的地以后,有条件的话,再去走一走十里铺,寻找那些被遗忘的故事,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来源:陈幼民博客,网络配图。

timg_1547995624952.jpeg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5 00:37 , Processed in 0.148008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