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白云山上知青亭(报告文学) 作者/王健强

2018-11-13 16:00| 发布者: 千帆过| 查看: 3599| 评论: 0|原作者: 王健强

摘要: 白云山上知青亭(报告文学)王健强广州白云山为南粤名山之一,被誉为“白云松涛”、“云山锦秀”胜景,古时便有“羊城第一秀”的美称。如今则是“羊城新八景”之一,也是5**旅游景区。白云山景区内原有三个全国之最的 ...

白云山上知青亭

(报告文学)

王健强


广州白云山为南粤名山之一,被誉为“白云松涛”、“云山锦秀”胜景,古时便有“羊城第一秀”的美称。如今则是“羊城新八景”之一,也是5**旅游景区。

白云山景区内原有三个全国之最的景点: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全国最大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全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专类公园——雕塑公园。2010年9月,白云山新增了一个景点——知青亭。

或许,全国各地景点中的亭台楼榭不计其数,而在4**或5**景区中的知青亭,恐怕白云山是绝无仅有的。知青亭,就在林园唱歌台左侧的山坡上。


知青风雨亭


知青亭景点由亭、连廊、“情满珠江”雕塑、“永远的情怀”浮雕和《知青亭序》雕塑等组成,轻巧玲珑,潇洒俊逸。亭为六角形,正面檐下暗红色的花梨木匾上“知青亭”三个字,由广东省委原副书记、知青蔡东士题写,格外醒目。亭是双层立体造型,立面重檐,六角攒尖顶,戗脊成伞状,亭顶的檐角反翘耸起,似飞状,显得灵动雅逸。亭的左右两侧,各是约20米长的连廊。连廊一侧檐下,是题写“永远的情怀”的横匾,两侧连廊各有一幅对联,一幅是“借云山寻青春心迹”,“揽珠水追当代梦怀”,另一幅则是知青两字的镶字联:“知乐知忧永怀挥汗日”,“青春青史常作弄潮人”。亭和廊的顶部是金黄色琉璃瓦,亭内两边设有石凳,置身于开敞的亭廊之中,让人顿感秀丽清朗。知青亭下的坡地里,知青先后种下了两批橡胶苗,那是知青们对三叶树的钟情,更是对海南农垦胶园永远的怀念,仿佛第二故乡的胶园就近在咫尺。胶苗是湛江知青联合会会长陈向东送来的,种下时才五六十公分高的胶苗,如今已长高过人。披着晨露的的胶树,枝叶随风摇曳,绿色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浅浅的绿光……

知青亭,是知青心中的风雨亭,也是知青心中的港湾。经历上山下乡风雨的知青,更觉风雨洗礼后港湾的温馨。2009年4月,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网发出筹建知青亭的倡议,一时便得到广大知青的踊跃响应。近200万元捐款,凝聚了3063名知青和50多个单位团体的善举和热情。

一位失去知青女儿的妈妈,为长眠的女儿尽忠,催人泪下。抗战老战士、广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长陈平,获悉筹建知青亭的消息时,已是88岁高龄,她为知青亭捐款2000元。当接收捐款的知青让她留下姓名时,她沉思了一会,断断续续地说,就写“一个知青的母亲”吧。她的女儿洪小蟻,1968年11月8日从广州来到海南农垦的珠碧江农场。然而,女儿去农场还不到两个月,便因脑炎不幸逝世,成为1968年大批来琼知青中第一个离世的广州知青。陈平,当她把捐款汇上时,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的。“知青妈妈”的一片深情,令人肃然起敬。

一位用四个不同名字捐款的退休工人,让人感叹善举无疆。立才农场女知青罗赛月,以自己的真实姓名捐款1381元,化名“欣然”捐款52516元,以知青亡夫之名捐款8619元,以知青后代的名义为女儿捐款5400元。先后捐款67916元的罗赛月,家庭并不富有,六万多元的捐款是她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她只不过是回城后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铁路工人,退休工人。

一位知青的妹妹分文未取知青亭的设计费,让人感受知青情结的深远。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工程师吴若虹女士,是知青亭的设计师。她为3000多名知青捐款的热情所感动,原先说好的 6万元设计费,她分文未取。因为,她的姐姐也是知青。

一位知青大妈的10元捐款,让人看到平淡中的伟大。知青亭揭幕的早上,一位老大妈来到现场。她羞涩地问,“现在还可以捐款吗?”得到应允后,现场的知青听到了一句再平淡不过却又是动人心弦的话,“我是一个老知青,现在领低保,就捐10元吧。”

一位上市公司知青老总的慷慨,让人感触胸怀的博大。西联农场知青霍东龄,是京东京信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其公司2003年在香港鸣锣上市。2006年10月26日,霍东龄获颁“亚洲商业领袖奖”,是当届获得该奖项唯一的中国企业家。霍东龄、陈静娜伉俪的捐款是最大的一笔,43万余元。

精美的《知青亭纪念册》上,留下了捐款者的一片片深情——琼山灵山公社农场知青梁伟40万元,西联农场知青丘浩章22万元,新星农场知青陈向东19万元,红岗农场知青方坚12万元……

十元、百元,千元、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分分厘厘都是连着心的知青情。

白云山记住了这一天,2010年9月27日。近千名来自各地的老知青,在锣鼓、腰鼓的喧闹声中参加了知青亭落成和知青浮雕揭幕典礼。标有兵团各团(场)和广东各地知青的红旗,迎风招展,热闹非凡。各农场知青庆贺的花篮,摆了一溜。晨星农场知青余志强的花篮,则是来自加拿大这异国他乡最遥远的祝福。

“叔叔好!”“阿姨好!”知青的第二代问候着父母熟悉和不熟悉的农友。

“爷爷好!”“奶奶好!”知青第三代富有童真童趣的笑脸上,写满了对“知青爷爷”、“知青奶奶”的敬意。

庆典活动的主持人是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网站总编的宋晓琪,这位《广东电视周报》前主编的中国一级作家为知青亭画龙点睛:“如果,我们的历史能够昭示未来,我们的磨难能够减少后人风雨,那么,……知青亭就是风雨亭。——她们都无愧于白云山。”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声在白云山的知青亭久久回荡。2015年3月12日,海南电视台为了拍摄庆祝海南解放65周年的专题片,记者一行来到羊城采访曾经参加过海南开发建设的知青。在知青亭里,20多名知青在摄像机前再一次唤起了对青春的追忆。记者的摄像镜头中,定格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这一怀旧歌曲的悠扬……

知青亭,为白云山增添了一道人文景观,更是成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知青亭,它让人回眸昨日,告慰今天,启示未来……


永远的情怀


与知青亭相对依山而建的“永远的情怀”大型知青浮雕,铜制,像是一部连续剧,每天都上演着“知青的故事”。

长15米、高2米的浮雕,是全国记录知青的浮雕中最大的,由“告别亲人”、“激情岁月”、“情怀不老”三组内容三个板块组成。每一组,都有栩栩如生的人物。每一组,都是知青的心路历程。每一组,都诠释着不老的知青故事……

知青亭浮雕的作者,是段起来,他是广州美术学院的雕塑家、教授,也是知青。三组浮雕的画面内容,是段起来从无数张知青们保存了几十年的老照片中筛选后再加工的。浮雕上自然没有段起来的形象,但却是融合了他和许许多多知青的身影。他在作画,他是画外人,但他也在画中。段起来曾是东太农场的知青,在东太的土地上,曾经留下了他5年奋斗的足迹。像知青乘坐红卫轮奔赴海南岛,像知青割胶、收胶、台风后扶树等画面,便是他和许许多多知青出征、劳动的真实写照。段起来刻刀下“永远的情怀”,造型简洁凝练,人物个性独特,画面丰富,气韵盎然,形似,神似,让人不禁释放虔诚。

“告别亲人”的浮雕板块,是当年出征的一曲赞歌——近处,码头边是挥手挥泪的恋恋不舍的亲人,船栏边是兴奋不已的即将远航的知青。远处,则是鱼贯而行的运载知青下连队的车辆……那个撑着腮帮趴在船栏上的小女生,就是华师附中的学生江云。那是1968年11月5日,她和同学们参加完欢送大会,便冒着毛毛细雨,提着行李,从太古仓的码头走上了红卫轮。第二天,《南方日报》刊发了广州知青奔赴海南的新闻,并配发了有江云画面的大幅照片。几天后的一个偶然机会,江云从迟到的《南方日报》上看到了自己和同学告别亲人奔赴海南的新闻照片,心里是一阵的惊喜……1976年3月,她从黄岭农场返城,直到2009年9月才从广州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的职位上退休。

“激情岁月”的浮雕板块,是青春历练的回眸——知青在听老工人讲传统,知青割胶、收胶归来的胶园劳动,台风后知青在号子声中扶树,还有知青那低矮的茅草房屋、文艺演出的经典造型、开荒砍吧的会战工地……浮雕中,那个长辫子甩在右胸前用左手割胶的姑娘是李葆莹。不明就里的看客,还以为她是左撇子。其实,这是一张珍贵的“错版”照。当年在红光农场的连队胶园里,为了摆割胶的姿势照相,慌忙中竟是左手拿了胶刀,而一旁的农友和摄影者都没发现。照片洗印出来后,连队的知青则是当成了茶余饭后的笑料……2007年底,李宝莹带着女儿回到红光,回到她当年的胶园。胶树下,她下刀、拔胶线、行刀、收刀、放胶杯,一气呵成。如今的李葆莹,不减当年的丰腴,还是多家企业的老板。

“情怀不老”的浮雕板块,是知青对第二故乡的感恩——菠萝蜜树旁“欢迎知识青年回家”横幅下的欢聚,胶园里再种橡胶树,校园里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送来书籍的回访知青敬礼……红光农场的广州知青李广生,他虽不在画中,但他对第二故乡依然是“情怀不老”。回城后,他曾先后50多次返回红光农场。拔地而起的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崭新的中学教师办公楼、学生宿舍楼、食堂,医院的综合大楼,便是李广生先后捐资1500多万兴建。他无愧于这样的称号——“海南农垦建垦60周年60名功勋人物”。

浮雕里的知青在无言地述说着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浮雕外的知青也在回忆着那洋溢在心中的念想。去看知青亭的前一天下午,在海南农垦局驻广州办事处林建国主任的办公室里,我们与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网的虞耀华、蓝继红、胡向东、宋晓琪4人促膝长谈……

虞耀华的父母是抗战前入党的老干部,父亲文革前系广东省的副省长,文革开始后来便被“打倒”,直到1971年才恢复工作。这一年,属于留城的虞耀华在动员同学上山下乡时,一纸“请战书”来到西华农场……1974年10月,她在返城的前一天,还到胶园最后一次割胶。收胶后,在磨胶刀时,到农场后从没流过泪的她,看着磨亮的胶刀禁不住动容落泪……

蓝继红至今还念念不忘,当年她因向中央、广东省委、广州军区写信反映农场派性冲突、草菅人命、滥杀无辜等情况而被监视劳动,甚至在关押中发烧、吐血。连队一个军工家属王大姐,不顾看管民兵的阻拦,硬是为她煮了一碗挂面,还偷偷地在面条下放了两个鸡蛋。面对这挂面、这鸡蛋,她不禁热泪纵横……在连队时,一个老工人的儿子身患皮肤病,在海南多家医院久治不愈后要到广州寻医问药,蓝继红联络知青为老工人捐款……

胡向东带来了他当年“杰作”的复印件:1968年11月8日《南方日报》刊登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给广州市三百万革命人民告别书》。同月5日,在文化公园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上,代表出征知青的发言者,念的正是这个稿。这些年,不少报刊一直把胡向东说成是大会上发言的知青代表。胡向东一再向我们更正,“不是我”,“不是我”。其实,胡向东是这份“决心书”的起草者,是他花了两天时间写成的,而这却是成了数万广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的豪迈宣言……

曾是当年兵团宣传队队员的宋晓琪至今还记得,宣传队到一个农场演出时,观看的干部职工里三层外三层人山人海。而演出结束卸台时,一个海口知青汗流浃背的才从20公里外的连队赶到。舞台下的观众已经陆续离去,唯独这位迟到的知青不忍离去,正懊悔地滴着眼泪。兵宣的队员重新换上演出服装,单独为这位知青演出了一个独唱和一个舞蹈节目,让这位迟到的知青破涕为笑。

其实,浮雕里总是雕不尽知青的情愫,浮雕外总是说不完知青的农垦情怀。大丰农场知青韩阳光,现系旅港海南同乡会常务副会长、香港知青联合会会长。他身居香港爱港爱乡,关爱农垦,先后被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赤子楷模”和“爱琼赤子”荣誉称号。文昌研究所知青杨安坪,如今是香港立颖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知青联合会副会长,多年来她资助过一大批海南农垦的子女圆梦大学;卫星农场知青钟风新,如今是深圳市港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出资为农场办幼儿园、学校,为生产队打井;香港“知青联”设立奖、助学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每年资助农垦中学10名家庭最困难的学生……2007年3月18日,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网组织1500多名知青,从广州、汕头、湛江、香港等四面八方汇集广州桃花公园,公益植树、培育“知青林”…… 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间,49名广州知青由蓝继红带队,先后分三批奔赴海南农垦的农场支教,以拳拳赤子之心回馈第二故乡。

“永远的情怀”在浮雕上,在知青的心中。2008年9月16日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2800个座位座无虚席,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网举办的“永远的情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纪念综艺晚会”拉开序幕……

“永远的情怀”,是知青的情怀,是农垦的情怀……


不老的照片


知青亭的亭、廊檐下,是一块块“画廊”。一张张黑白照片,是知青岁月的回放,是知青生活的缩影,更是知青精神的光大。

我从连廊一头的“出发篇”开始,仰着头,慢慢地移步,大大小小的照片一张张地看,一张张地数。“出发篇”、“劳动篇”、“学习篇”、“生活娱乐篇”和“后知青时代”共5个专题。一张,二张……

这是广州的太古仓码头。广州知青奔赴海南,就是从这里扬帆起航,被知青称为“人生码头”。照片上“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声似乎还在码头的上空阵阵回荡。

这是当年知青住的茅草房。远离秀英港欢迎的锣鼓声后,他们一路颠簸来到农场,来到连队,来到刚刚建立的新点。在这茅草屋前,有多少知青的“军营”期望瞬间破灭,呆若木鸡,在茅草屋前忍不住哭泣,久久不愿低头走进他们的新家。

这是橡胶生产大会战的火热工地。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高音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宣传队的姑娘正打着快板说唱好人好事,宣传鼓动。知青们一定记住,这是“两个五点半,中午加一班”的艰辛日子。

那是台风袭击后一片狼藉的胶园。一夜狂风暴雨,一夜电闪雷鸣,知青哪见过这撕心裂肺的呼啸,一夜未眠,一夜心惊胆战,连茅草房的房顶都被大风刮跑。第二天,知青们加入了“先治坡后治窝”的行列,和老工人一起砍枝锯树,扶起一株株东倒西歪的胶树。

那是武装民兵连的训练场地。不穿军装的兵团战士英姿飒爽,刺杀、投弹、射击,个个生龙活虎。“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知青姑娘,拍摄了多少“军装照”、“射击照”、“站岗照”、“巡逻照”,让家中的父母一饱了眼福……

那是知青回访农场第二故乡。与老工人相拥想抱的情感,让人动容。抱着老工人双腿下跪的瞬间,让人思绪万千。与老军工手握着手直掉泪,知心的话语不知从那儿讲。“老班长!”“老连长!”“老姐姐”,“老兄弟”,一声声都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数着,数着,一个坐在石凳上年过六旬的男子问我,“你也是知青吗?”我点点头,没搭话。我在数着照片,生怕把照片的张数数漏数错了。

数完,一共154张。这时,我上前与同我打招呼的男子致歉。一聊,不想他也是知青。1970年至1977年,他曾在南林农场34队生活了7年,叫孙伟明。于是,我与他有一段有趣的对话——

我问,“你怎么猜我是知青呢?”

“你看那些照片很认真,像是在寻找什么。”

我又问,“你也在这些照片中寻找过吗?”

“找过,想看看有没有熟悉的农友。但没有,似乎又有很多。”

“你第一次来吗?”

“我随儿子住在广州,常来,每月来一两次。”

……

这位知青朋友的话,耐人寻味。檐下照片中的知青,仅仅是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的一个缩影。但他们在劳动、学习和生活中留下的这些身影,是10万知青农友都熟悉的。因为,他们都有过共同的经历,他们都有“知青”这个共同的名字,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知青精神”——敢于吃苦,勇于担当,为国分忧,自强不息……

我请孙伟明在浮雕前留个影,他先是推托,但最后还是同意了。他那不高的身影,和浮雕里的知青融为一体……

亭廊里一张张老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10人“长城照”是知青老照片中的经典。1967年,广州六中的学生北上串联来到古长城。一张在长城上无意中拍下的10人照,竟会成为日后的经典照片,而照片中的人也曾经成为兵团的“明星”。10人照中有高中各年级的同学,也有初三年级的同学,他们之间有的互相认识,有的并不熟悉。巧合的是,其中的9人来到海南农垦,5人在东岭农场,3人在南林农场,1人在中坤农场……1972年间,《兵团战士报》摄影记者冯大广辗转各农场,想拍摄一组“红卫兵—知青—锻炼成长”题材的照片。在南林农场采访时,他听说东岭农场的知青有“长城红卫兵”的照片,便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一看便喜出望外。于是,便把三个农场的9名“红卫兵”召集起来,这就有了从“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红卫兵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知青这一摄影传奇。1972年8月9日,《兵团战士报》分别以“不到长城非好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为题刊登了一组照片。一张是当年的“红卫兵长城照”,一张是长城照中的9人,按当年在长城照中站立的位置在东岭农场椰树下的合影,还有长城照中的主人公在农场工作、劳动的照片……2个月后的1972年10月,这组照片以“五指山下新苗壮”为题在《解放军画报》发表。除了那张长城照外,还有副指导员莫福章、割胶能手陈子中、饲养员何爱平、技术员史丹旗、电影放映员吕锐等5个主人公的工作照。《解放军画报》这组照片刊出后,中央和省级多家报刊相继编发,一时引起轰动……

14人“五湖四海照”成为知青纪念章中的素材。1969年12月的一天,一位记者在南林农场杨梅队的6号林段拍摄了一张合影照。照片的背景,高处是蓝天白云,低处是山坡。照片中的14个人,来自4个生产队,其中广州知青7人,海口知青5人,退伍军工1人,老工人1人。拍摄时,6人坐在大小不一的石头上,8人站立着,手中都握着一把锄头,一块写有“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语录牌摆在左下角。为了体现知青来自五湖四海,除了三个知青背心上印有“六中”字样外,记者用墨水在白纸上分别写了“韶中”、“海口一中” 、“湛江一中”、“汕头五中”等字样,然后剪下分别贴在另外几个人的背心上。这张被誉为“五湖四海知青”的照片,曾在多家报刊发表。后被不少反映知青题材的书籍、画册刊登,国内有多家知青网页选作刊头。2006年海南农垦组织知青回访时,这张相片被选作天幕背景。2009年,中国知青网以此照片内容为素材制作了镀金知青纪念章,北京军事博物馆举行的书画邀请展中,其中一幅国画便是以此素材创作……

去看知青亭时,胡向东给我发了一组他和孙女的照片:胡向东在知青亭的连廊里吃力地用肩膀托起小孙女胡宝琳,孙女的头顶上是檐下胡向东的知青妹妹胡美珍、妹夫及两个孩子一家四口在海南龙江农场连队茅草房前的合影;小孙女在知青亭下的橡胶树前,右手扶着胶树,左手举过于肩手指成V状造型,扎着纱巾的头向右倾向胶树……我想,那一定是知青爷爷胡向东在和小孙女讲述知青过去的故事……


厚重的史书


知青亭入口处台阶下的右侧,有一座雕塑,造型是一本辅开的书,《知青亭记》分中英文刻在书页上。

这是一个不大的雕塑,而在知青的眼里、心中,它是一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厚重史书……

《知青亭记》是一部书,也是这部书的开篇,书的第二页、第三页,每一页,虽是已经久远的记录,但它记着多少荡气回肠的壮烈,记着多少艰苦创业的磨练,记着多少可歌可泣的岁月……

当人们轻轻地翻开这部厚重的史书时,依然听到其淙淙如诉,让人可感可悟——

“告别了母亲背起行装,踏上征程远离故乡”,《青年垦荒队之歌》在大山里回荡。“高举起垦荒的旗帜,奔向那遥远的边疆。”1956年2月,90名广州青年来到海南的屯昌县,大陆坡上拉开了广州青年海南垦荒的序幕。他们,是第一批到海南的知识青年。海南农垦广青农场的场名,便是取广州青年简称之意。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垦荒队员都已老去。1985年,李亚妹作为垦荒队员代表赴京出席“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表彰大会,在中南海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接见。他们,至今还有9人生活在当年那片垦荒的土地上……

“战士振臂举红旗,珠江奔腾来报喜。今天,我们广州首批奔赴农村、边疆落户的红卫兵战士,向你们——英雄的广州三百万革命人民告别了……”这是1968年11月5日,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的广州市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会上,知识青年发自肺腑的《给广州市三百万革命人民的告别书》。这份由胡向东起草的告别书,不仅刊登在后来的《南方日报》上,而且注定要成为广州知青史册中举足轻重的一页……

东岭农场红园队旁的水电站,已经废弃多年,但45年前那场肆虐的洪水它始终不能忘怀。1970年6月28日,龙滚河上游山洪暴发,水电站大坝告急。红园队的干部职工,奋力抗洪,加固大坝。洪水中,引桥出现险情,12名职工毫不犹豫地跳下激流,手挽手筑起一道人墙……一个巨浪涌来,9名职工被卷入激流之中,胡志红、程明蓉、谢红军三位知青不幸遇难,成为知青中被国家民政部批准的革命烈士。

同是抗洪,同是在洪水中永生,晨星农场的“知青墓”虽然也曾有一个“防风抗洪烈士永垂不朽”的墓碑,但她们的亲属们始终没有领到烈士证书……1970年10月17日凌晨,晨星农场养猪连遭受洪水围困。28名危在旦夕的知青,为了转移连队的财产,一次次地错过了逃生的机会。28人中,队长、指导员两人是男性,是1958年支边的广州青年。26名女知青来自广州、汕头、海南等地。当养猪连一片汪洋时,28名知青围拢在一起,在《国际歌》声中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口号声中等待救援……洪水终是无情,被洪水激流冲散后的知青,22人不幸遇难,仅有6人劫后余生……洪水退后的几天里,人们陆续地找到他(她)们的遗体,其中有五位女知青还手挽着手。他(她)们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仅15岁……距晨星农场场部不远的一块向阳坡地上,22个知青在胶园边永远地陪伴着那一片胶树。指导员李灶,自始至终都未能找到尸体,他的墓穴是一个衣冠冢……“知青墓”的墓碑朝着东南方的大路,那是当年她们到这山沟农场的必经之路……遇难者李小玲的妈妈曾来到墓地看望女儿,她带来的是女儿来海南前剪下的一条长辫子。当这条长辫子和纸钱化为灰烬时,李妈妈的泪水“刷刷刷”的涌了出来……在洪水中幸免于难的何启珍,每当说起这一夜,她便痛不欲生,欲哭无泪。从22名农友们离开的那天起,她的泪,流干了……

黎母山坐落在海南岛中部偏西南一带,是海南岛绵延最长的一组山地。在黎母山腹地,有一个当年闻名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内外的知青“黎母山割胶班”。1973年,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以莽莽森林为背景,为这个知青群体拍摄了45分钟的电影。这部名为《胶林新兵》的电影,让世人更多地了解了海南的原始森林,也了解了海南的兵团知青。

《知青亭记》这本书,书里有书。《踏遍青山》、《映山红》、《战士心中的歌》,这是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当年编辑出版的文学作品集。作者是知青,主人公也是知青……《山野上那些木棉花》、《永远的情怀》等知青散文集,既是知青生活的回味,也是《知青亭记》的“丛书”……

《知青亭记》这本书,书里有画。昆仑农场广州知青甘锵华等3人创作的剪纸《沸腾的胶园》(4幅),当年曾在《兵团战士报》、广州军区《战士报》、《解放军报》发表,后入选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画册。这些剪纸,该是《知青亭记》的插页;吴奕政、黄文庆、黄小笃等七名广州知青,当年曾在通什自治州的首府举办过集体画展。这些油画、版画、工笔画,该是《知青亭记》的插图……1991年4月30日至5月12日,《历史为平凡作证——海南、广州兵团知青生活回顾展》在广州文化公园展出,这是知青波澜壮阔生活画面积淀的厚重。

9

鲜花
4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3-29 05:21 , Processed in 0.102006 second(s), 1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