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难忘4.24 作者/倪晓茹

2018-9-9 20:45| 发布者: 千帆过| 查看: 392| 评论: 0|原作者: 倪晓茹

摘要: 难忘的4月24 日1970年4月24日,是我和妹妹离开上海去安徽肥西插队入户的日子。在接到通知后的那些日子里,父母竭尽所能为即将远行的我们打点行装。在那什么都要凭票证的年代,也不知他们施了什么魔法,我们的行李竟 ...
难忘的4月24 日
1970年4月24日,是我和妹妹离开上海去安徽肥西插队入户的日子。在接到通知后的那些日子里,父母竭尽所能为即将远行的我们打点行装。在那什么都要凭票证的年代,也不知他们施了什么魔法,我们的行李竟装了满满的四个箱子。在奶奶的痛哭声和父母的依依不舍中,我们离开生活了近20年的上海的家。 
火车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人群,人人都抓紧最后的时间,互相关切地叮咛着,谁也不知道等待我们这些上山下乡的孩子的前方是什么。火车一声长鸣,就像发了一个口令,车上车下所有的人都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车上有的知青整个身体扑出车窗,横躺在窗口上,旁边的同学只好拼命地拉住他的双脚;车下的人群边哭边追着火车跑……在隆隆的响声中火车驶离了上海,跨过南京长江大桥,一路呼啸着进入安徽境内。
从车窗望出去,一路上看见的都是穿着一身黑色衣服的安徽人:黑衣黑裤黑帽黑鞋,腰里还束着黑腰带。太奇怪了,我们像看西洋景似的看着他们。有的知青干脆恶作剧起来,丢东西下去看他们捡拾的样子坏坏地笑。到了,安徽的省会城市合肥到了。下车后,我们被安排在火车站附近的胜利旅社。在这举目无亲的新地方,我们这群学生娃难免东张西望边看新鲜边打听:肥西离这儿有多远啊?那地方好不好啊?接我们的公社干部是个中年女同志,也是一身黑色装束。她热情地介绍起安置我们的地方,说肥西是个好地方,属于丘陵地带,“有田有地”条件还不错……她正说得津津有味,却不料我们这群知青却气不打一处来,什么“有天有地”?哪个地方没有天和地?这不是在糊弄我们吗?离家的痛苦火山样爆发出来。在那位干部一再解释下,我们虽然知道了她说的是“田和地”,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天就是地,地不就是田吗?知青们有的指责反驳,有的抱头痛哭,吵成一锅粥,弄得那位女干部目瞪口呆、手足无措。 以至于后来把我们接到了目的地——肥西芮店公社后,心有余悸,再也不愿意分管知青工作了。这当然是后话了。
正在乱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号外!号外!”的叫声此起彼伏,散发号外的人们捧着报纸兴奋地四处奔走,我们接过报纸一看,原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1970年的4月24日晚上,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上天了!此时此刻,它正唱着《东方红》在天上看着我们呢。大家一下子忘记了所有的不快,立刻加入到欢呼的人群中,又蹦又跳,喜气洋洋地高喊着“卫星上天了!卫星上天了!”为祖国骄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到了芮店公社后,我和妹妹及另一个女孩被分配在林场大队卞槽坊生产队插队入户,开始了我们的真正的知青生活。我们与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汗水中播撒下种子,收获着丰收的希望。在生产队,我们才知道了什么是田,什么是地,也体会到了有田有地的好处是那么的实在:田里有主粮稻子;地里有各种杂粮,麦子、花生、棉花、油菜、玉米、芝麻、绿豆、山芋,总之应有尽有。要知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有这么多的杂粮那可是土豪啊!每年回上海过年,我们大包小包地把花生、皮棉(已轧去棉花籽)、芝麻、菜油、腊鸡腊鸭腊鹅等带回去,家里的年货,那才叫左邻右舍羡慕嫉妒恨呢。特别是那时布票每人每年只有一丈六尺,我们用一斤皮棉换八尺布票,为家里购置了所有的被里,棉毛衣裤,更夸张的是,我们用自己自留地里种的棉花,解决了姐弟六人的结婚棉絮,每人四床!
插队入户五年,我和妹妹先后离开了农村,我上了师范,毕业后做了教师;妹妹回上海顶替妈妈进了工厂。五年里,发生的事情大大小小不计其数,但唯独4月24日这一天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这正是个奇特的日子。在这一天里,我们经历了悲喜两重天,开始了人生的新征程。从此以后,有悲有喜成了我们生活的主旋律,痛苦和喜悦伴随着我们成长。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但4月24日这个日子,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3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5 18:36 , Processed in 0.097006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