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8-14】知青放牛郎 作者: 山野樵夫

2018-8-4 17:25| 发布者: 天行健| 查看: 107| 评论: 0

摘要: 知青放牛郎-----我插队落户当知青的故事 作者: 山野樵夫回想起在法破(地名)的那段知青生活,就不能忘记我当牛倌的那些时日。有那么几个月我的腿长脓疱疮刚好些,社里照顾性的让我跟一群孩童一起放牛,傣语叫“领 ...

知青放牛郎-----我插队落户当知青的故事

作者: 山野樵夫

回想起在法破(地名)的那段知青生活,就不能忘记我当牛倌的那些时日。有那么几个月我的腿长脓疱疮刚好些,社里照顾性的让我跟一群孩童一起放牛,傣语叫“领海”。放牛比其他农活轻松了很多,特别是夏日炎炎的季节,不必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挥舞锄头和砍刀,不用在稻田里弯着腰栽秧薅秧什么的,简直就跟玩耍差不多。

我们合作社有一百多头水牛,一百多头黄牛。我被分在水牛组,每天早上和岩相团、岩补他们一帮孩童一起把牛赶到草地和空闲着的田地里去吃草,只要看着别让牛去糟蹋庄稼和走远了基本就没什么可忙活的事了。这个时候小伙伴们挖来胶泥,开始搓制“麻弹弓”,搓好的泥弹子圆圆的,如同儿时玩的玻璃弹一般大小。搓好了一大堆捡来些柴草烧起火来把它烤干,装在系在腰间的扁帕里备用。我多半是从孩童们那里讨一些抢一些就够用了。放牛的每个人都有一张竹子做的弹弓,弓背弓弦都是竹子做成,弓弦正中间劈开一条缝,用小棍撑开再用细竹皮编成一个网状的小兜,能托住泥弹子。形状像弓箭,但不是射箭而是打泥弹子,傣语叫麻弹弓。牛跑远或是跑进庄稼地里,就吼几声一颗子弹打过去,牛就会吓跑回来。打这个弹弓还得有点技术,要不然子弹打不到牛反而打到自己握弓的手指头上,那就惨了。傣族男孩都用得很精,基本弹无虚发。我家房东大爹也为我做了一个弹弓,但使用起来我就不行了,基本就是用来吓唬一下牛群,拉开弓吼一声空放一枪。也能把牛唬回来。

接近中午时分我负责看着牛群,一同放牛的孩童下到水塘里捉鱼,捉来的鱼用竹棍串着在火上烤熟,铺开芭蕉叶拿出带来的冷饭,和一包包用芭蕉叶包着的酸菜、滷腐,盐巴辣子一一摆开,就着冷饭吃。还有生涩的麻蒙果、酸多依蘸盐巴辣子也是傣族的下饭菜。放牛中午都不回家吃饭,他们妈妈给他们准备了好多吃的,有时还会有肉。我们知青显得寒酸,没什么可带来的,就一包冷饭。每天都是孩童们邀请和他们一起吃。人穷志短,渐渐的脸皮也厚了,毫不客气的像是应该的一样。孩童们并不当回事,因为我教他们认汉字。傣族大多只懂傣文。跟孩子们一起感觉轻松愉快,至少他们不会因我们农活不行而瞧不起我们。

放牛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活,经常都会碰到意想不到的故事发生。最有意思的是母牛生了小牛,傍晚收牛回家的路上怎么就多了一头当天出生的小牛犊,似乎身上卷卷的毛都还没有干透,肚皮上还沓着一截脐带,步履蹒跚的跟在母牛身后,那个还在十分柔弱的样儿非常可爱。什么时候生出来的我们竟然不知道。生出来当天就能走,第二天就能照样跟着牛群去活动。“产妇和婴儿”都没有什么特殊待遇,傣族老乡也并不当回事似的。牛群就这么繁衍生息,延绵不断,社里经常杀牛吃,但始终都有那么一大群。每头牛都根据它的特征给它取了一个名字,什么“白角、白腿、烂耳朵、鼓换牛……”。跟它们混熟了几十头牛谁叫什么都清楚。每天收牛清点的时候,就跟在学校点名似的谁到谁没到都叫它们的名字。

有时候两个寨子的放牛娃们还会约好斗牛比赛,把牛赶到一块场地,每边挑出一头体型硕大而健壮的公牛,说也怪只要不是一个寨子的牛相见就眼红,赶到一起就想打架。先抬着头低沉的吼叫、喘着粗气吓唬对方,如此对持一阵如果双方都不示弱,接着就用头顶用角挑了起来,两个角顶在一起时发出的响声,进退快速的旋转十分刺激,这个时候孩子们兴奋之极,呐喊助威,几个回合终有一头败下阵来。赢了的一方欢呼雀跃,输了的一方必定是气瘪瘪的了。也有久斗不分胜负,打得头破血流的,这个时候大家就忙着劝架,尽力把自家的牛赶开,撤离战场。不然牛负了伤回去就要被社长骂,还会扣工分呢。不过斗牛那个场面十分刺激,不管什么结果过一久还是就要约来干一场。

和你放牧的牛群相处一段时间也不免产生了感情,每天赶着它们出去一眼就能看出谁在谁不在。白天把牛赶到水塘边、河边还给他们刷洗刷洗身体,看着它们油光水滑干干净净心里就爽。牛儿在慢悠悠的啃食草皮,三五只黑黝黝的鹩哥站在牛背上啄食虫子,跳跃玩耍,牛也不理会,那种场景自然和谐。傍晚集合回家时只要把那个装盐的竹筒子唰唰唰的一摇,牛群就会急急忙忙聚拢过来,撒点盐巴在地上给它们舔一阵它们就知道该回家了。回来时看得出谁吃饱了谁还欠缺。欠缺的就偷偷的给捆干草。碰到社里杀牛分肉,又可以津煞皮啦(傣族的一种美食),全寨子的老老少少都十分的高兴,但不管杀了谁我心里都会难过好久好久。

最残酷的刑罚莫过于骟牛,养到一定岁数的牛就要训练它犁田了,若有脾气暴躁,体格强壮,桀骜不拘,难以驯服的公牛难免要受此刑罚。把牛捆翻手脚,要许多人按住,把牛的睾丸抹上香油反复搓揉许久,待膨胀得很大时再用木夹子夹住根部,木夹子一边中间有条掏空的槽,把一片木楔子插进槽里,用大木锤使劲砸木楔,牛皮不会砸破,作用可能是把里面的管道经脉砸断。这种去势手术不打麻药不开刀,手术简单但十分残酷,牛受苦之状惨不忍睹。做完手术后的牛喂点红糖生鸡蛋,可以看得出牛儿几天都还是眼泪汪汪。过些日子这头牛的睾丸就自然萎缩,牛的脾气也会渐渐温顺起来。不觉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宫廷里的太监,不知谁发明的也太残忍。

到了六七月,遮放的天气异常的热,走在路上远远的望去可以看见路的尽头热气流像河里的波浪一样向上升腾着。牛群都躺到水塘里懒得吃草,露天下没了几个行人,我和放牛的几个孩童也躲到大青树的树荫下打瞌睡去了。刚迷糊,忽然间一阵大雨从天上洒了下来,牛群若无其事,仍旧享受着水中的凉爽。我跑到藕塘边的草棚里躲雨,滴滴答答的雨点打在荷叶上,顿时噼噼啪啪响声大作,其间还夹杂着蛙鸣,犹如一曲交响音乐优美壮观。这些天藕塘的荷花开得正好,光着上身卷着裤腿赤着脚站在雨中听雨赏荷,那种感觉真好。

夏天的雨说来就来说去就去了,雨后的太阳还是那么的火辣。雨水落在荷叶上亮晶晶的像珍珠一样滚来滚去,荷叶青翠、荷花娇艳,景色甚美。不由得想起上学时学过的那些咏叹荷花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于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不蔓不枝……..”。那个时候也没有更多的心智去细心品味这个美景;美景毕竟不能当饭吃,这段时间我们知青户缺油缺菜的。炒菜的大锅都生了锈。经常是滷腐豆豉开水泡饭。下到农村已经一年半载的了,对着这优美的景致只能时时勾起家的念想。哪里知道牧童雨中赏荷,嬉戏牛群是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真想再回去当回牛倌。可惜前些日子回到当年插队落户的寨子,自从分田到户一切都变了,牛群没有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拖拉机,犁田翻地运输都用拖拉机,牛没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没人养了。随着人口的增长过去寨子旁边的藕塘也被开垦成田地。再也看不到青翠的荷叶艳丽的荷花,再也听不到雨打荷叶的噼噼啪啪声。现在日子好过了,都不缺吃穿就是缺了当年那个乡村田园自然的景色。不免让人遗憾,不免让人留恋哪。

姓名:杨学仁 (笔名 山野樵夫)
手机:13908713202
籍贯:大理
下乡插队具体地方:遮放为潞西县(现在改为芒市)
现在居住城市:昆明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19 22:17 , Processed in 0.104006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