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试论知识青年的历史奉献 文/筱怡

2018-6-22 20:35| 发布者: 千帆过| 查看: 286| 评论: 0|原作者: 筱怡

摘要: 试论知识青年的历史奉献 在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之际,回望历史、情景再现,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有感而写: 记得前些年,北京电视台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播出了《与共和国同行》的节目, 主持人的总结性宣言对 ...
试论知识青年的历史奉献


在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之际,回望历史、情景再现,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有感而写:


    记得前些年,北京电视台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播出了《与共和国同行》的节目, 主持人的总结性宣言对知青群体作出了肯定的评价。“知青的历史奉献功不可没”,成为了老知青议论的热门话题。

    1、上山下乡的历史背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历史背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是缘于50年代中期困扰政府的城镇就业问题,倡导者的初衷是想通过动员城镇青年参加农业生产,减轻城镇的就业压力。从1962年至196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基本上是按计划和有组织地进行的。是留城还是下乡,知识青年有自己选择的权利。由于当时国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粮食问题成了主要矛盾,一批有志青年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到农村去安家落户。如邢燕子、董加耕、侯隽等高中毕业生,出于忧国忧民,毅然放弃了高考的机会,立志下乡务农,虽然历尽坎坷,但是无怨无悔,有的至今还留在那片热土。
    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从当时的社会现象看,由于“文革”的停课闹“革命”,大专院校几年没有招生,中等学校又积压了几届毕业生,1968年底,毕业生分配和就业问题,成了突出的社会问题;红卫兵组织大搞派性,也成了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不稳定因素。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在当时,知识青年除了上山下乡这条路,几乎没有其它的选择,1700万学生上山下乡,在农村和边疆战天斗地。
    对“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动因,众说纷纭,主要有“缓解文化大革命运动导致的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经济困难”论,还有一些“分配与就业”论、“战备与疏散”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论和“城乡结合、工农联盟建设新农村的社会实践” 论等各种版本的不同观点。无论上山下乡是出于何种动因,也不管知识青年是否是自觉的,他们经历了上山下乡的风雨和坎坷,把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奉献给了那个特殊的年代,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知青历史的悲壮曲。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上山下乡活动,如新知青短期下乡支农扶贫、大学生当村官和参加西部、边疆等建设,是有志青年践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投身城乡体制改革、农村改革、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和价值体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基本出发点及其相应的若干做法是有较大区别的。所以,我们不能以固定的目光和尺度去看待不同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事物,必须作历史的客观分析和评价。如“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运动,由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政治运动的影响等,也许使其改变了初衷或走入了歧途,该论点可能还有不同的意见。由于研究知青学的大部分专家、学者等都是上山下乡的亲历者和当事人,难免其观点带有浓厚的感情或个人色彩。所以,上山下乡和知识青年等问题的研讨,还有待于新生代和局外人的专家、学者介入,深入地对史料进行考证。
    2、知青下乡的青春奉献
    “文革”的十年动乱,给我们这代人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创伤。在当时,上山下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把城镇人口膨胀的矛盾转嫁到农村,1700万知青大规模的迁移,给原已贫困的农村增加了负担,部分地方不太欢迎知青下乡,部分知青也不愿意去农村插队。但是,其中不少知青是满怀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激情奔赴农村和边疆的,不少地方可能对知青寄予了较大的期望。
    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这条艰难坎坷的道路上,曾经有过幻想和自豪,也有过宝贵青春的荒废和生活信心的动摇。但他们在艰难困苦的考验和风霜雨雪的洗礼中,凝练了为国分忧、艰苦奋斗,适应求变、团结协作等高尚的精神。从茫茫的戈壁沙滩到滔滔的沿海岛屿,从皑皑的雪原到莽莽的林海,从北疆的黑土地到南疆的红土地,从西域的黄土地到东海的赭土地,祖国的东南西北、山山水水,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党和国家处于最困难的岁月里,他们用自己孱弱的身躯,同农垦战士、农场职工和农村父老乡亲们一起,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担负起屯垦戍边的重任,缓解了就业和城市人口增长等矛盾,化解了国家经济崩溃的风险。他们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献给了祖国农村和边疆的建设事业。
    当时,在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有的被选拔到农村各级领导岗位,成为深受农民爱戴的带头人;有的被推选为会计、保管员,成了生产队的好管家;有的当上了“赤脚医生”,为缺医少药的农民解除疾病痛苦;有的当上了中小学教师,为穷乡僻壤的农村传播文化知识;还有些成为了农场的领导和技术骨干等;而更多的却以普通农民和农场职工的姿态,默默地耕耘,用自己青春的热血和辛勤的汗水,浇灌农村和边疆的土地。
    尤其是那些为保卫祖国边疆、抢救国家和集体财产、与大自然作斗争等而英勇牺牲、因公殉职或不幸病逝的知识青年,令人崇敬和怀念,如上海知青金训华等,他们把自己年轻和宝贵的生命,献给了我们的党和国家,献给了为之奋斗的土地和那里的人民,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功绩。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上山下乡使知识青年面对生存环境的种种艰辛和困苦,经历了风和雨、血和泪、恩与怨、悲与壮的岁月沧桑,当时严酷的阶级斗争、沉重的劳动强度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等,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伤害,留下了难以忘却的伤痕。由于精神和肉体上的长期超重负载,从而引发了后来的回城风潮。
    上述情况不是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辩解,也不是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赞扬,而是对知识青年逆境求生、与命运抗争、为建设农村和边疆奉献青春和抛洒热血的历史的真实写照。我们应把对上山下乡的评价和对知识青年的评价剥离开来,这样才能比较科学、客观和公正地评价知青的历史和奉献。
    前几天,学校组织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听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作《改革开放40周年历史成就和经验总结》的报告,报告谈及教科书对原先评论毛泽东同志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这段话作了一些修改,他个人认为文化大革命运动是错误的,但不能认为文化大革命中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错误的,如1967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等。
    “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运动可以被质疑和否定,但知识青年对农村和边疆的建设还是有所贡献的,他们为之付出了青春、付出了热血、付出了健康、甚至付出了生命,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应该发扬,他们的无私奉献功绩不容抹杀。

    下贴继续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18-6-16 12:39 编辑

    继续上贴

    3、知青精神的价值体现
    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塑造了知识青年这个特殊的群体。知识青年从城市到农村和边疆,从学生成为农民和农场职工,在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中,经历了这场艰难磨练,使他们在思想、体能、生活和感情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知识青年正是在这种艰难磨练的过程中,才逐渐地对中国的实际国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农村的落后、农民的困难和城乡的差别等有了更为真切的了解。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的提高,才产生了强烈的改革经济体制与改变城乡面貌的愿望和责任感。也正是由于经历了比较长期的艰苦磨练和社会实践,他们才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及其伟大意义,真正懂得珍惜国家和个人今天来之不易的发展和变化,尽管还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
    知青群体在艰苦环境中所体现的爱国热情,奉献精神和培养的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是社会对他们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是他们所拥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因为具有了这种优良品质,在他们中间,那些上学深造和研究学问的大部分学者、专家,能够勤奋学习、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而学有所成、有所作为;那些下海经商和创办实业的大部分企业家,能够发扬敢为人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和创造物质财富;那些走上领导岗位的大部分干部,能够保持艰苦朴素、联系群众、清正廉洁、身体力行的优良作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人民群众的公仆。在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的工作者。他们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而新一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正是来自知青这一群体。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当时搞一片红,使上山下乡成了知识青年无可选择的出路,也使不少青年才俊的理想和前途化为乌有。一批本可以成为专家和学者的苗子,却被上山下乡的洪流所淹没,造成了我国科学界、尤其是自然科学人才的断层,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长远的影响。
     4、知青返城的创业艰辛
    只有改革开放,中国才能发展;只有搞经济体制改革,才能解决1700多万知青返城的就业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和改革的潮起,上山下乡知青中的大部分人已返城回家,其中不少人找到了展现自己才华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位置。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还有一定数量的老知青,处境困难、生活拮据,在学习知识的学生时代,他们失去了求学和深造的机会。当他们回城后,因年龄已偏大,又无学历、专业和一技之长等。因此,选择工作的机会较少,就业和再就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
    而且,有些已经在工矿企业工作的老知青,因企业结构调整而转岗和优化组合而下岗,或因企业倒闭而重新待业和再就业。因此,他们的生活仍然处于较为艰难的境况中。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及就业再就业工程中,对他们的冲击很大。
    还有一些在外地他乡的老知青,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未回原籍或报上户口等,生活的困难和挫折的烦恼依然笼罩着他们的心灵。以上这些都是上山下乡所带来的后遗症。
    如今,国家对知青问题也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如在外地工作的上海老知青,符合“有居住条件等”有关政策的,可照顾1个子女回城,自己退休后可回城并给予一些补贴等。
    大部分老知青凭借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顽强拼搏,实现自身的价值,创造美好的明天。珍重生命,相信未来。
    今天,我们评价知青历史的悲与壮,讨论上山下乡的得与失,青春的有悔无悔,由于每个人的经历、遭遇和机遇等不同,感受可能也不一样,而使用“悲壮”一词,则比较确切地反映了知青的道路和命运。我们应该看到,由于上山下乡所暴露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等问题,从而引发和掀起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浪潮,使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也应该看到,68年以后部分没有下乡的学生,他们中间的部分人,同样面临着转岗、下岗和重新上岗的挑战。 所以,无论是下乡还是留城,可能我们这代人都避免不了坎坷曲折的命运,这也许是那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对知青精神引以为荣,从回忆过去回到现实生活中,牢记历史、健全法制,面对现实、与时惧进,乐观向上,把苦难转化为一笔财富,更好地演绎人生奋斗的主旋律。
    虽然1968年底开始的上山下乡运动,因受到“文革”的政治影响等而于1979年初终结,但对我们知青的爱国、奉献和奋斗等精神应予以肯定。我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无论我们当时是自愿或不自愿的,也不管我们现在是有所作为还是平平淡淡,我们都应把它看成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这也是对我们知青历史的最好的诠释。
    我们知青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知青与共和国同行,我们知青值得自豪、荣耀和弘扬的精神,就是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对生活逆境的勇敢抗争,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自身价值的体现。正是由于广大知青在上山下乡的社会实践中,所付出的青春和热血等代价,才促使我们国家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正是由于一部分老知青在返城回家的二次创业中,所作出的自谋生路和下岗待业等奉献,才保证了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变革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知识青年对历史做出的牺牲与担当,使中国正在走向复兴,他们对历史的奉献功不可没。
    如何正确评价知青的历史及其奉献,我们知青对共和国历史奉献的功绩,是否应与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史一起载入史册?已成为知青文化交流的热点和知青学术
研讨及其关注的焦点。

    以上是我观看了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与共和国同行》的节目,浏览了部分知青网站的论坛,查阅和参考了有关的书籍杂志后,对“知青的历史奉献”这一话题的探讨和试论,由于水平有限,对有些问题可能认识偏颇或理解有误,仅属学术研讨。





谢谢月映长弓文友留墨互动与交流!隔屏问好!


谢谢黑土恋网友留墨点评并嘉言鼓励!


谢谢月映长弓文友多次留墨点评!隔屏问好!


谢谢龙行天下超版留墨互动与交流!同感!隔屏问好!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0 04:12 , Processed in 0.134008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