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废墟中的崛起 ——写在“5.12汶川地震”十周年 文/安柠檬

2018-5-11 20:54| 发布者: 千帆过| 查看: 136| 评论: 0|原作者: 安宁檬

摘要: 废墟中的崛起 ——写在“5.12汶川地震”十周年 安宁檬 汶川地震,是川人心中的痛,为那惨烈的毁灭,为那些长眠于废墟下的灵魂。而回首十年,除了痛,更多的是感慨、感恩,为我们强盛的祖国,为我们 ...
                        废墟中的崛起
             ——写在“5.12汶川地震”十周年
                                  安宁檬

      汶川地震,是川人心中的痛,为那惨烈的毁灭,为那些长眠于废墟下的灵魂。而回首十年,除了痛,更多的是感慨、感恩,为我们强盛的祖国,为我们伟大的民族。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永难忘怀的那一刻,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江河呼啸,房屋垮塌,一切毁于一旦,数以万计的生命化为乌有。
      我的父母住在离震中映秀直线距离仅30多公里的地方,在一片和平中,突然房屋强震下沉,门前的地砖裂开大口,泥浆从地缝中冒出两米多高,所幸二老奔逃及时,幸免于难。当天我们赶到父母身边的时候,房屋歪斜,泥流成河,一片惨状。映秀镇原有居民近一万,震后只剩下两千。一位我们认识的、家住映秀的工人师傅,在地震中失去了正在上课的女儿,自己从废墟中爬出来,却永远失去了一条腿。他的老母亲经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于地震一个月后离世。我的几位在灾区工作的同事,当天被垮塌的办公房掩埋,从此长眠废墟下。当我们去凭吊的时候,只能在那些横七竖八的钢筋水泥面前献上几束鲜花……
      往昔不堪回首啊!
      好在噩梦过去了。从5.12那天开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多少人不顾自身安危,义无反顾地奔向灾区;多少地方、部门,以本不宽裕的财力,解囊相助,将人力物力投向灾区。仅仅两三年的时间,灾民就全部住进了新房,生活恢复正常,在国际救灾史上创造了奇迹。十年后的今天,曾经的灾区,更是城乡繁荣,交通发达,居民安居乐业,面貌日新月异。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政府应对灾难的超强能力;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共度难关的民族精神。
      川人永远铭记在危难时刻支援过我们的兄弟省市,史上相对封闭的四川盆地,一改过去基本上不以外埠名称命名本土街道地名的习俗,自此在域内有了北京路、崇明路、济南路、重庆路、东莞路等等具有纪念意义的路名。
      最好的感恩,不是泪水,而是砥砺前行。四川人从伤痛中走出来,化感恩之心为涅槃重生的力量,在感恩中奋进,在奋进中感恩。我们班(共同度过知青时代的初中班)同学,曾目睹了汶川县上孟乡藏族同胞灾后重建、脱贫致富的全过程,并在其中尽了绵薄之力。如今的上孟乡,座座藏式小楼,处处格桑花开。藏民们利用藏乡资源优势,办起了藏家乐,客人源源不断,藏族同胞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前年,我们班一行同学专程前往上孟乡,藏族同胞把我们当贵客接待,为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拿出最好的奶茶招待我们,还和我们一起跳起欢快的锅庄。这使我想起网上一段话:“天空感谢白云的点缀,回报以蔚蓝;花儿感谢雨露的滋润,回报以娇艳。”
      灾难使人痛苦,也会使人坚强。亲历汶川地震,常思考地震赋予生命的意义:人,无法避免灾难,但要与灾难抗争,要努力从废墟中站起来,好好活下去。

                                     2018年5月11日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18 15:52 , Processed in 0.141008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