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瑞丽的街子 2

2017-12-11 11:00|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324| 评论: 0|原作者: 雷午寨主

摘要: 瑞丽的街子 2 瑞丽较大的街子,在我们弄岛农场附近有两个,西南边的弄岛街子,东北边的姐相街子。从我们一连去弄岛街子近一些,自连里下坡顺路走到等秀寨子,过了小桥。往右一拐,就是县城通往雷允的公路,这是早年 ...
瑞丽的街子 2
  瑞丽较大的街子,在我们弄岛农场附近有两个,西南边的弄岛街子,东北边的姐相街子。从我们一连去弄岛街子近一些,自连里下坡顺路走到等秀寨子,过了小桥。往右一拐,就是县城通往雷允的公路,这是早年间修的,顺着边境走向,沿途的寨子都是与缅甸接壤,有些还互有交叉,著名的银井寨子就是“一寨两国”,国境线从寨子中间走过,71号界桩就在寨子中央的路边,等秀寨子也有界桩,但记不得是多少号了,就在路边的稻田后的竹林里。顺着弯曲的公路走下去,路过大、小姐茅寨,就到了弄岛寨子,弄岛寨子是个大去处,公社成立时,就是公社所在地,原来是乡政府。再往下走就是雷允寨子了,抗战时期南京的飞机修造厂就搬迁到了雷允,现在成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雷允有边防军驻扎,部队过去就是雷允农场,当时编制是五营,我们是四营。
  弄岛街子离缅甸更近,弄岛寨南面的弄坎寨,多数是做生意的,占着地利条件,把江对面南坎的商品,运到境内,又把国内的商品倒过去,赚取其间的差价。与弄岛街同日“赶”的,还有弄玛街,境内外的街子同时开着,更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农场,也就是兵团的职工是不准去赶外国街的,这也是吓唬老实人,其实,很少有没赶过外国街的。我也是在76年户口已经转回北京之后,由插队的知青朋友陪着,在街子里没有农场人员的情况下,过去看了看。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卖的基本都是那些,唯一不同的,就是那边有卖大烟的,还在街子上开着抽大烟的馆子。不同的还有弄岛街是在大空场上,弄玛街是在一个竹林间。当时,誉满农场的“华侨姐妹”就在那边卖布匹和手表,确实是长的漂亮,她们几个是亲姐妹,父亲原来是国民党李弥的部下,临解放时跑到了缅甸,几个女孩子都在做生意,说着一口道地的南京普通话,傣语也说的很顺溜,很招引人,她们从小生活在缅甸,傣语缅语然汉语都会讲,做生意自然是比那些人强多了。
  弄岛街是顺着公路走向,摊位从东北向西南一溜的排开,由于地方大,好多商人都是赶着牛车来的,货物装在牛车上,只拿出一部分摆在那里,路边盖着一排的竹棚,固定的摊位都是有人占好的位置。这里买的物品比雷午街多多了,各种农具,比如缅甸出的锄头、犁头、砍刀、景颇刀、都有卖的,箍牛车轮子的铁条圈、柚木做的牛车轮轴、轮毂、辐条、甚至做好的轮子都有卖,这些在雷午街是见不到的。盖竹楼的粗大的竹梁、编好的竹芭、竹墙,也占了街子的一角;更不用说那些竹子和藤皮编制的竹桌、竹凳,更是大家购买的畅销货;工业品也比雷午街多,缅甸出的细枝凉烟、泰国出的“萨其马”、香港印制的流行歌曲小册子和武侠小说,像《鹿鼎记》之类的金庸大作,我们在70年代就见识到了,当然,当年最流行的还是《白发魔女传》,薄薄的一本竟要价五块钱,那也禁不住有知青去买来看。农产品还是占了主导地位,“麻窝”(柚子)、菠萝、“麻朗”(菠萝蜜)、芒果、酸帕果、番石榴都是从境外运来的,一车一车的(牛车);烟丝种类也比雷午的多,宽条的、细丝的、粉粹的烟梗;还分着劲儿大的、劲儿小的。放在一个一个的放一个方铁桶里,盖子一打开,香气袭人。买花生米的守着挑来的竹箩里,用圆铁桶舀着卖,一别(一桶)有三斤三两,贵的时候卖一块二,便宜时只卖八毛钱,我原来在连里当文书,连里自己种的花生,核算下来带皮的花生一斤要花费三块多,可见效率之低,后来连队再也没种花生。当时,我们工资低,一个月28元钱,吃饭买7元的饭菜票,每个月大概有20元的闲钱,一个柚子二分、一个菠萝两毛、一拽(三斤三两)烟丝两块,一串酸帕果一毛,一个大菠萝蜜两块钱,物价低,也够花的。
  街子上还有从境外挑过来的大米,一水的大白谷(类似现在卖的泰国香米),一斤九分钱。我们刚去的时候吃的就是它,可是它产量不高,一亩地也就收上100——150斤,后来引进了“广二矮”,产量倒是高了,可不好吃了。大家说了个笑话:“冷的米饭,装在火铳里可以打死鸟。”也就是饭冷了后,死硬死硬的可当铁砂用,虽然有点儿夸张,但也差不多。街子上卖菜的也有,但不多,傣族也种菜,可是,那是自己吃的,很少拿出来卖;他们卖的有肉——牛肉、鱼——胡子鱼、虾——河虾;后来还卖过从泰国运来的带鱼、螃蟹,可惜那时我已经离开了瑞丽。
  还有就是他们卖的一些傣族食品,酸腌菜、米酒、青苔、牛干巴、炸牛皮(把牛皮煮熟、晾干,用油炸得泡起来,有五、六公分厚,干吃、煮汤都特别好吃);蚂蚁蛋(大黄蚂蚁的卵,直径大约一厘米,是傣家最贵的食品。北京一盘凉拌蚂蚁蛋现在卖到了500——600元)。
  街子上最受我们欢迎的是那些傣家姑娘(小普少)卖的米线、卷粉,知青基本上去赶街都不会在家里吃饭,傣家的米粉、米线、卷粉都与汉族做的不一样,里面加了蒜油、甜酱油、花生碎、薄荷,吃起来又香、又可口。几分钱一碗,我们去了一样吃上一碗,中午就不用吃饭了!哈哈……那蒜油,我就是在瑞丽学会的,把蒜连着嫩皮切成片,用热油一炸,吃什么放上一点儿,可提味儿了;还有薄荷叶,吃牛肉时,在上面撒上几片薄荷叶,吃起来就不腻了,牛肉还好吃不少。
  弄岛街每年还赶几次“摆”(大的节日,如泼水节、国庆节),就在街子旁边的空场上,傣族、景颇族都穿着盛装,又跳舞、又唱歌、加上赶街,热闹非凡。
老照片01_副本.jpg老照片04_副本.jpg老照片05_副本.jpg老照片06_副本.jpg
                        ——写于2017.12.09
2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6 14:15 , Processed in 0.157009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