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岁月如歌——纪念天津知青赴静海下乡60周年联谊活动纪实

2017-5-8 09:45|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449| 评论: 0|原作者: 沙海林工

摘要: 岁月如歌 ——纪念天津知青赴静海下乡60周年联谊活动纪实 记者 李铁军2017-04-27《滨海时报》 “王二姐”,“吴老四”,“我记得那年你去我家一回,还有大姐”,“赵连庄乡的坐过来”……4月21日,在一片热闹声中 ...
岁月如歌

——纪念天津知青赴静海下乡60周年联谊活动纪实

记者 李铁军
2017-04-27滨海时报
       “王二姐”,“吴老四”,“我记得那年你去我家一回,还有大姐”,“赵连庄乡的坐过来”……4月21日,在一片热闹声中,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相聚在滨海新区大港小古林,这次是他们作为天津知青赴原静海团泊洼(现西青区王稳庄乡和中塘镇、小王庄镇)下乡60周年聚首,看着现场他们老玩童一般的纯朴说笑,乐观向上,在场的人无不受到感染。
      记者第一次见到和当初邢燕子、侯隽齐名的知青楷模——王培珍,当年受到宣传表彰的劳动积极分子——李庆茹,还有30多位把整个青春和热血献给祖国新农村建设的老知青:秦霭云、郭跃坤、张学莉、张淑珍、王艳玲、张华莉、张振中、芮淑云、李全林……他们告诉记者,作为第一代知青,他们是被人尊重的,在任何一个时期他们都彰显着时代的价值,因为他们和特殊年代里3000万知青共同创造了一种“知青精神”,即“为国分忧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以及执着进取的时代精神”。
泛黄日记本里的豪情
      生于1936年、现年81岁的王培珍因听力所致已不太能能听清记者的采访问题,她的大女儿赵洪燕说:“我正在整理母亲日记,你想了解当年的情况,母亲的日记里都写着了。”这本发黄的日记(照片)记录了1957年天津一群应届高初中毕业生,他们满怀豪情,响应党中央发出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当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不顾家人的反对与阻拦,毅然主动报名,摘下校徽,背起行囊,从此走上了上山下乡的艰苦道路的真实情形。1957年9月9日、1958年3月6日,第一批和第二批满腔热情、怀揣梦想的知青,在锣鼓声和鞭炮声中,身披大红花离开了他们温暖的家,分配到静海的老东乡团泊洼和当时的赵连庄乡、小王庄乡、徐庄子乡(后三处现均属滨海新区),从城里人一夜之间变成了农民,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赵洪燕说,母亲王培珍在常流庄住到71岁,1991年从镇妇联任上退休。母亲给她起的小名“红村”,伴随她半生,作为长女,她感觉肩上有一份责任,那就是把这种知青精神传承下去。于是,她开始研究母亲的日记,从此,被他们整整一代人的坚韧不拔、报效祖国的精神与理想所感动。她说母亲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傻老王”,每一项农民会的活计,她都要学会,割稻子累得双手从指甲缝向外渗血还在坚持,早上累得起不来炕还在坚持,最让赵洪燕佩服的是母亲作为一个城里姑娘,背起粪筐就和农民一起捡粪积肥,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为了让农民识字,母亲把字写在农具上、小黑板上,干完一天活,还挨家挨户去动员大家上夜校,学文化。1958年,团泊洼农业大学诞生了。这不正是未到农村前王培珍的理想吗,上大学,成为一个农学家!当她兴冲冲跑到社办公室,哪想到,社长说“党号召大力养猪,社委会决定派你去担任养猪场场长。“我最讨厌猪,还是让我上……”,但是王培珍没有说出口,她最坚定的信念就是听党的话,党让干啥就干啥,她成了养猪场场长。后来嫁给了同为突出队队员的村里的赵福平,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媳妇。
      这时,回忆被主持人打断了,王培珍在子女陪伴下走上台去,这个整个联谊会的幕后策划人、撰稿人,深情地说道:“我们是和共和国共命运的一代,生在旧中国,长在红旗下,又响应党的号召,做新型农民,在农村锻炼成长,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我们增长了知识,学会了生活本领,锻炼了意志。60年过去,当初的一片荒凉已经被电气化、机械化、现代化的今天取代,城里有的农村一样也不差。如今我们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但我们要继续发扬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
      1957年9月10日,清晨五点半,我站在门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里的空气好新鲜啊!心里感觉格外舒畅,初到农村一切都是新鲜的,我抑制不信自己愉快心情,好奇心使我快步跑向马厂碱河大堤,因为这里站得高、看得远。东方出现鱼肚白,我听到哗哗的流水声,看到了水力发电站台、扬水站,看到了沟渠纵横交错间的农田。往远处看,只见有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草洼。我一路小跑地来到了洼边,此时太阳已经升起,在红彤彤的朝阳下,只见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在湖里飘荡,不时有几只大鸟在湖上飞来飞去,突然,我看见远处有只小船,船上两个小伙子,我看他他们捞出一网活蹦乱跳的大鱼!多么好的地方啊!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我迫不及待地在随身携带的日记本上将眼前的美景画了下来。那一刻,我深深地爱上了团泊洼。然后我们还参观了农田的干、支、斗、毛水利工程,还参观了国营新生农场……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农民的伟大,劳动的伟大,他们能把昔日的盐咸滩改造成片片良田。我暗下决心,我要把青春献给里!——王培珍写于1957年9月10日
      红奖章里的坚持
      秦霭云,81岁,整个人仍是那么高贵文雅,1957年的南开中学高中毕业生。上世纪五十年代21岁的她,风华正貌,来到赵连庄乡有着怎么的感情和经历?她在老伴的帮助下,从一个像是放图钉的小盒子里取出一枚红色奖章,只见奖章背面写着“1958”,这样的小奖章还有满满一盒子。秦霭云告诉记者“我报名下乡是受二哥的影响”,他二哥当时在天大读大学,参加了当时的“反饥饿反战争活动”,是民青成员(共青团前身),经常到北京。秦霭云还记得当年二哥教的歌,并当场唱了起来:“这年头,怎么得了,百元钞票没人要,街头巷尾到处有,垃圾堆里也找得到……”后来,哥哥姐姐们纷纷参加革命,秦霭云向他们学习,在学校里是优秀学生干部,学生会主席,党号召做新型农民,她就报名下乡了。
      她说:“记得割黑豆时双手扎破了,记得收工后坐下站不起来,我一直坚持。那时,乡亲们对我们真好,把大白菜、萝卜、葱给我们送去,过几天就问,还有菜吗?亲乡们怕我们冻,怕我们饿,干完一天活,对我们远接高迎,就像一家人。”秦霭云回忆说她当时挣的工分是一天6分,妇女都是6分,一个工分2块多钱。因为干活认真,她被选为绿化委员,带领大家在马厂碱河两岸种树,被评为绿化积极分子。后来,开始大炼钢铁,又派她建小高炉,不管干什么,秦霭云都一丝不苟。县里派秦霭云和另一名同志到东北学习农业技术,回来建水电站。秦霭云不仅学到了这项技术,还学来了制沼气的方法。当时很多农村都还没有电,而制沼气后的发酵肥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地肥力,沼气本身还能发电,又能净化环境,一举几得。秦霭云找来容器,把粪肥密封进去,一个月后,真的产出沼气了,接上电灯也亮了!县里请她去给四外八乡的人们培训这项技术,她也因此当上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她去了北京,收到了周总理的慰问。令秦霭云终生难忘的是,当总理问一位妇女代表,是哪里来的?这位代表说来自哪省哪县哪乡哪个公社,总理说,那是鱼米之乡嘛!没想到周总理日理万机,一个小小的乡的情况他都能这么了解。激动的秦霭云暗暗下决心,要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回报党和人民。后来,秦霭云又被调到县化验室,她用最短的时间学会了化验化肥、钢铁成份,让内行的领导都吃惊不小。
      说到这里,秦霭云的儿子要接她走了,只好和老人握手道别。但从王培珍一段日记里,还能想见她们当初的身影。
      我们在团泊洼工程管理处学习了三天,第四天知青们被分配到各个高级合作社当社员,我和我的同班同学秦霭云被分配到永远社(赵连庄村)当“新社员”,并且社里让我们俩同住在一个老乡家里。骆社长和柳队长赶着毛驴车来接我们,柳队长嘚、哒、哦、咿地赶着毛驴车,我和霭云在车上那个兴奋啊!我们俩个中学好友能分在一个社、一个村,虽然不在一个生产队,但是我们能够住在一起,这简直太让人高兴了。一路上我们嘻笑着,不知不觉到了赵连庄。我们被安排住在了老乡任文俊家的东厢房,东厢房原为任家储存杂物和家具用的厢房,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任家把其中一间收拾出来,盘了个炕,安了个灶,这里就成了我和霭云的家。村里还没有通电,我们学着房东的样子,用棉花撮个灯芯,浸上煤油,把灯芯放在一个铁盖子上,点亮它,这就是煤油灯。我们用一个高一点的板凳当“书桌”,用一个矮一点的板凳当“坐椅”。 在简易的“书桌”上,在煤油灯下,我们看书、学习、写日记。从今天开始,我们在这里安家落户啦! ——王培珍写于1957年9月12日
      人老精神不老
      笑谈中的老人中,有一位年龄最小的才75岁,他就是郭跃坤。当年他刚到村里时才15岁,因为家里有6个孩子,家庭负担重,他从天津十一中毕业后就自愿报名下乡,“能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当时特别骄傲”。
      由于前后两批知青都是乡亲眼中的知识分子,所以他们中大多数走上了更能发挥特长的岗位,特别是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这些知青发挥的作用更大了,他们有的成了会计、记工员、教师,有的成为电力技术员、拖拉机手、乡村医生、广播员,还有的成为大队的领导干部,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从农村练就的一身吃苦耐劳本领使他从未“闲”住,参加县夕阳红骑行队,他高兴地说:“去了全国各地,为党的各种宣传和环境保护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最远骑到福建,稍近的有杭州,南京,河南等地。2007开始看孙女,就没时间了,腰也不行了。
      老人感慨地说,知青精神是他们身上抹不去的光彩,老了,退休了,他们依然精神不老!李庆茹大姐从原大港区副区长任上退下后,继续发挥余热,担任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和大港慈善协会的副会长。王艳玲大姐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绘画、书法,现在又学习剪纸艺术,经常用其作品进行慈善义卖等活动。张华莉是网络能手,给大家建立朋友圈,经常贴一些养生保健知识,使大家在聊天谈心中得到精神的愉悦。更多人参加了社会上和社区中各种公益组织和活动,为群众做好事,受到群众的赞扬……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现代老人的风采,知青精神现在也依然延续。




    采访手记
    在采访现场,当《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响起,老人们手拉起手,动情地唱了起来。知青运动,作为历史已经成为过去,而作为现实,它是整整一代热血青年谱写的一段峥嵘岁月,一部悲壮史诗,一部生命交响曲。知青是一支为时20年,3000万的庞大队伍,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催人泪下的特殊社会群体,1957、1958年赴静海下乡的知青们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是新中国第一代知青,把青春和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这片他们热爱的土地。如今他们已年近八旬,尽管已经步履蹒跚,但舍不掉的知青情怀,磨灭不了的知青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是非常艰苦的,没有电,一到晚上家家户户点的是自制的小煤油灯,早晨醒来鼻子里熏的都是黑黑的;住的是土坯草房,冬天四面漏风,寒夜显得无比漫长;农民使用的都是最原始的农具,笨重、低效,拼的是体力。这一切对于这些刚刚从城里走出来的 “孩子们” 的确是最大的考验。
      年轻的他们用实际行动改变了人们怀疑的目光,谱写了一曲青春的赞歌。他们拜农民为师学农业技术,田间地头,挥洒汗水,耕地、种苗、除草、挑担,手上血泡退了一层又一层;他们拜农民为师学习生活本领,从零开始,任劳任怨,缝衣、补袜、做饭 ,经历的磨砺一样又一样;淳朴的农民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耐心的指导,细心的呵护,问寒问暖,成了可亲可近的一家人。就这样,他们在劳动中锻炼成长,很快从一名天真的、学生气的少年,成长为一名有知识的农民青年,成为那个年代农村天地中最靓丽的风景线。
      王培珍在《岁月如歌》纪念像册序言中写道:“我们没有万贯家产传给后代,但我们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艰苦朴素、勤劳勇敢、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创造了为国分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执着进取的知青精神。愿将这些精神财富传给后人们!”多么让人感动的老人们!


纪念活动合影
王培珍夫妇(左、中)和郭跃坤
《滨海时报》报道版面



2017-4-21-57年下乡静海天津知识青年60周年聚会合影.jpg
王培珍夫妇和郭跃坤.jpg
微信图片_20170506221914.jpg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3-29 22:35 , Processed in 0.153009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