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瑞丽乡愁----边疆记忆之一《 小卜少 小卜冒 》 文/瑞丽江边 ...

2016-8-1 16:36| 发布者: 千帆过| 查看: 325| 评论: 0|原作者: 瑞丽江边

摘要: 为响应祖国的号召,1971年7月14日支边到达瑞丽已过去整整45个年头。第二故乡的神奇和美丽,留给我无尽的怀念。岁月如歌,思念如梦,翻出几篇旧文,以解乡愁。 小卜少 小卜冒 (美丽的 ...
      为响应祖国的号召,1971年7月14日支边到达瑞丽已过去整整45个年头。第二故乡的神奇和美丽,留给我无尽的怀念。岁月如歌,思念如梦,翻出几篇旧文,以解乡愁。

                 小卜少 小卜冒
40 - 副本 - 副本.jpg
                                                                       (美丽的瑞丽江    照片选自成都知青王小川的“情系瑞丽”影展)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居住着一个温和、优雅的民族:傣族。 傣族,可能是世上最开朗、乐观、无优无虑的民族之一了。尤其是在瑞丽这块肥沃丰饶的土地上世代生息的“水傣”,得益于这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的滋润,更是生性乐观豁达,优雅活泼,在这块天地之间快乐而有滋有味地生活着。
wKgB3FGPVryAZa0BAAMZzkItMD416.groupinfo.w600 - 副本.jpeg
    傣族“小卜冒”(即小伙子)他们从生下来到十岁前叫“龙宰”,直到成婚前都叫小卜冒。龙宰从小就是那样活泼,顽皮可爱。只要稍一长大,能从妈妈背上的布袋里放到地上后,就开始了活蹦乱跳的欢快生活。在傣家的寨子里,在竹楼的四周,到处都可看到一群群欢跳打闹,叽叽喳喳的“龙宰”在玩耍。等长到七、八岁时,更多的就是在竹林下,野外的草地上和海子边看到他们与牛群在一起欢闹的身影。      
    十七、八岁时的小卜冒,则开始了向往独立、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个年龄的小卜冒要跟着长辈们学习谋生本领了,掌握象耕地、建房,杀牛等劳动技能,为今后成家立业做准备。刚成年的小卜冒通常要纹身,以表示自己巳长大成人。他们多在手臂上纹一些象小鸟、小蛇那样的图案。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增加更多的图案。
              照片选自原瑞丽卡朗农场朱世琪的《瑞丽老照片》
   傣族“小卜少”(即小姑娘、少女),她们在十岁前叫“龙少”,以后直到婚嫁前都叫小卜少,同样也是那么活泼可爱,只是少了些小卜冒那样的顽皮,多了一些文静。小卜少一般不到十岁就开始与小卜冒分群了。这时的小卜少通常都爱与同性一起玩耍。一是兴趣不同了,不喜欢与牛群混在一起,同时也可免受顽皮的小卜冒的欺负和打扰。十多岁的小卜少开始喜欢干净和穿漂亮的衣服了,小卜少比小卜冒要更早地学习各种劳动技能。在家里,那怕只有五六岁,只要妈妈生了小弟弟小妹妹,当姐姐的就要担当带领他们的任务。经常可以看到七、八岁的小姐姐背上就已用布袋背着一个弟弟或妹妹了。她们带着弟妹与其它小孩一起嬉戏打闹,那情景真让人又疼又爱。十多岁的小卜少已要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了,煮饭、洗衣等等。再大一点,她们就要下田干活了。通常十四、五岁的小卜少已经三五成群地下田插秧、打谷、挑担了。但你绝对看不到她们一点点对劳动的不满和厌倦。她们是世界上最热爱劳动的一族人。凡是有小卜少们劳动的地方,你决计听不到对辛劳的埋怨和叹息声,传到你耳里的一定是一串串相互打趣嬉闹的欢快笑声,或是婉约动听的歌声。
    瑞丽这块富绕的地方,遥远而神秘。电影《勐珑沙》中的绿色傣乡和金字塔的秀色让我们对傣族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我们羡慕他们生活在这块尤如世外桃园般的土地上,他们甚至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那种疾风暴雨般的精神冲击。姐勒的金字塔虽然被冲垮了,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他们仍然是那样乐观、豁达与执着。尤其是小卜冒和小卜少这段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期,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给我们知青留下了深刻印象。

    傣族爱干净是出了名的,他们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12498920130401104203_960x720.jpg
瑞丽是一块丰绕的稻乡,纵横交错的小河水渠给他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水源条件,在寨子旁,在田野间,无处没有那一年四季潺潺不断的溪流。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的小卜少就会穿着筒裙,嘻笑打闹着,步入瑞丽江边或田间河流中沐浴、洗衣。她们的统裙为她们提供了十分方便的遮掩,她们在任何地方哪怕是村寨旁,在田间,甚至在公路旁的河水中都可从容地进行一次天然的沐浴,而尽享那和煦的阳光、大自然的美景,她们完全与如画的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下水前,她们只需带一套换洗的衣服和筒裙,放在岸边,然后将穿着的筒裙解开提到头发的高度,用嘴咬住裙边就可将内衣脱下来,然后将筒裙放到胸部上方,把筒裙扎起,在胸前打个结,便可容地走人水中。沐浴完毕,她们象下水前那样,将放在岸边的筒裙套住身体,用嘴将裙边咬住,然后便可十分方便和从容地将湿筒裙换下,并穿上新换的内衣。她们可能每天都会这样沐浴一次或几次。傣族少女如此爱干净,与水如此有缘,我想:“瑞丽水傣”的称呼正源于此吧。
mmexport1466603488997 - 副本.jpg
    记得我们支边乘坐汽车刚到瑞丽坝时,初次见到小卜少在水中沐浴,着实让我们这些才离别城市,告别文化大革命,还迷恋着穿绿军装的男知青们兴奋不已,为此而引起一阵阵的欢呼雀跃!小卜少们在江边、在田间、小河中沐浴的情景,真是让我们领略到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和谐天成的美感。
    我们刚到连队时,第一次到连队通往贺弄傣家寨的小路旁水沟边架起的竹筒下洗澡,就遇到了一群十三、四岁豆蔻年华的小卜少。她们也是结伴来到这里沐浴,见我们先占用了水源,也没有谦让她们的意思,结果这群小卜少们叽叽喳喳、你推我搡的嬉闹着和我们几个男知青轮换着一起在竹筒下沐浴。。。
wKgB3FGPVrqAZH_gAAWwRsmUpJY90.groupinfo.w600 - 副本.jpeg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5 08:46 , Processed in 1.201203 second(s), 2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