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往事 与死神擦肩而过 (一)记:“三、一九”瓦斯大爆炸
1981年3月19日,矿山上的工人都按部就班,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单身工人都到食堂吃饭。准备下午两点上班的工人都一窝蜂的涌到食堂。谁也不知道有的工人的生命倒计时已经开始,中午12点!此时距死亡还剩2小时38分了。—— 死神微笑着在招手。
饭罢,该上班的都去上班,因为上下午两点班的工人须下午1点钟到各班会议室,由副段长布置工作,班长分配人员。班前会前,工人们东拉西扯,一位在工村住的工人和别的工人说:“准备明天盖小棚子,材料都预备齐了”,约了几个同班的工人第二天上午到他家帮工盖小棚,气氛平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1点整,正式开班前会,此时某些工人的生命倒计时只有1小时38分了。—— 死神在狞笑。
2点钟左右,班前会散,工人们陆陆续续的到更衣室换工作服。在3月份,虽然暖气还在开放,也是带死不活,温了八嘟。上一班穿过的工作服被汗水洇湿,穿起来冰凉瓦块,乍穿到身上冰得浑身哆嗦,起一层鸡皮疙瘩。在春秋两季换工作服简直就是上刑。我的一个老乡的更衣箱离我不远,能照面,这老乡本来在采煤段,因为近视,被调到机电科,机电科的工人每天4角钱入井费(直接生产人员每天6角钱入井费)机电科全上白班,没有夜班费,(夜班费每班三角,一个月上十天夜班)而且机电科的人比直接生产的工人少一级工资,总的算来一个月如果30天全上班,机电科的工人比生产单位人员每月少开20元钱左右。这老乡结婚以后,顿感生活拮据,加上媳妇撺掇,就要求调到生产单位,去了掘进队。(掘进队就是打巷道的,相对于采煤安全一些,就是累)这老乡在换衣服时告诉我:“今天不上南山了,上“370”掘进”。(“370”是个采煤工作面,我问过技术员“370”是什么意思,技术员说是相对井口什么什么多少的意思。我也没听明白,也没记准确是什么意思)我和这老乡说我们昨天在“370”干活,今天我们上南山抽水,说话间工作服换毕,我和这老乡各奔东西,分别下井。
说起我这个老乡,着实不容易,家庭出身就是当时所谓的“黑五类”(地、富、反、坏、右)家庭,倍受歧视,眼睛又高度近视,下乡六七年后,当时煤矿招工的人去了他所在的公社,生产大队也推荐了他,不巧他那天上午上山干活去了。他下山回到知青点儿,听说招工的走了,顿时急了眼了,因为将近三四年没有招工,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招工的机会,那能不心急?又怕别人把他顶了,情急之下,一口气跑了四十多里地,到了区里,找到了招工的人。招工的人被其这种执着的精神感动,破例招了他。看他是个高度近视,招工的人拿一盒“巨轮”香烟在离他一手臂远的地方让他看,他都看不清楚是什么烟,可招工的人没有难为他,带他去了煤矿。可天有不测风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当时招工到了煤矿看似是好事,没想到五、六年后赶上瓦斯爆炸,扔下年迈的母亲和孤儿寡母,悲哉!
我们乍一到煤矿,一共招工一十六人,实到一十五人,被分到一生产班七人,三准备班八人,我被分到准备班。晚报到一人被分到二生产班,出事故的就是这个二生产班。那年正赶上煤矿要求到星期日必须休班。(轮休,以前都是天天上班)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星期四,我屋一个室友,(晚报到的那个承德知青)我俩关系比较好,正赶上我这个室友轮休,回了承德。如果不轮休,这事儿就不太好说了。
生产班的主要任务就是出煤,所以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能出煤,不管掌子面崩得劈叱啪嚓,稀里哗啦,只要能出煤就凑合着干,一切安全、修理,都扔给维修的准备班。上六点的生产班,在老塘打了两个四米深的炮眼儿,装了炸药没有放炮,交班时对上两点班的说了,让上两点班的上班把炮放了。事后分析,可能就是这两个炮眼儿搁的时间太长,中间没有人向老塘送风,才造成老塘瓦斯聚积,酿成大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