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水滴(三十二)—真是那个年代富人的缩影

2016-7-14 22:01|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147| 评论: 0|原作者: 党项人

摘要: —山西乔家大院观后感 乘与时俱进之东风,不久前我到山西祁县乔家大院“走马观花”一番,颇有感慨:乔家大院,可真是那个年代富人的缩影。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的乔家堡村,距省城太原约百里之遥,正处在“山西 ...
—山西乔家大院观后感
     乘与时俱进之东风,不久前我到山西祁县乔家大院“走马观花”一番,颇有感慨:乔家大院,可真是那个年代富人的缩影。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的乔家堡村,距省城太原约百里之遥,正处在“山西要富在晋中”之宝地。祁县地当要冲,古代有两条官驿道必走祁县,一条是秦、陇、川等地上北京的京官道,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川陕通衢就是指此道。还有一条是太原经晋东南到中洲(即河南)的孔道,又称府道。所以清朝时有人说,祁县“固有四达之衢也”。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南来北往的游客,使当地人民眼界大开,所以当地从事商旅活动的人家甚多,也造就了一批富贵大贾。受中国“耀祖光宗”传统思想影响,也为了解决日益庞大的家庭成员的住房问题,更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有的人家就大兴土木,开始修建当地称之为“堂”的大型建筑物,其中乔家大院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以后经几次扩建,形成了我们目前所能够看到的乔家大院。它的存在,不仅真实反映了旧社会我国山西一带富人的家居形态,也为后人们留下丰富的发财之道,为啥呢?在乔家大院外面,居民们思想解放的很好,体现在把家里的厕所都开放供游客们解决内急之苦。当然如同老先人们当年的发财之路一样,这是要付费的,而且价格不菲“一位五元钱”。
      乔家大院的建筑风格集中体现了我国北方民居的建筑风格,即四周完全用墙围起来的独立院落。据资料介绍,乔家大院占地面积达8724.8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有6个大院、19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四周为10米高清一色灰砖垒筑的砖墙,砖墙上还有垛口,远远望去,灰沉沉的一大片,很有气势。
     有趣的是,乔家大院的正门是坐西朝东,而不是我国北方地区通常的坐南朝北。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在此多方打听,有一坐地摆摊的老者道出了真相:据说乔家大院也是乔家发富的奠基人乔贵发老先生,出身穷苦,未发迹前也是饱受人间凄凉。一次他在给人帮工时,被主人无故辱骂一番,生性忠厚老实的乔贵发气得全身发抖,事后心想自己也是堂堂五尺 男儿,就因无钱而遭受如此欺压,故横下一条心,就从村东口上了官道,从此走内蒙、上北京,闯山东,30年风雨经商路,终于成为山西乃至全国都有名的大富,吃水不忘挖井人,乔家富了,但是那发家的第一步,是从村东口迈起的,所以,大院的大门坐西朝东,以示警后人永不忘本。
     乔家大院的布局、结构,评说颇多。走马观花的笔者哪敢妄评。倒是乔家大院东面巷口贴墙处的那座大掩壁和其上石雕,倒令笔者细细地揣摩了一番。
      大掩壁高约3米,宽约2.9米,从下到上,一水的青砖灰瓦,滴水似猫头,墙脊各类小兽排列整齐。整个掩壁气派不凡,而在掩壁正中镶嵌着长约两米宽越0.4米的上有虎头下为莲花宝座的石雕,石雕中间刻有“泰山石敢当”五个字体工整、笔锋刚健的一行大字。乔家的人为何要在此地修建这座“泰山石敢当”的大掩壁呢?这里面还有故事呢。据说当年乔家老人发迹后要大兴土木,扩建已经初有规模的乔家大院,以显富示阔。但是在修建中侵犯了另一家的家祠地,引起了一场纠纷。乔家人倒没有仗势欺人,而是出钱了事。为了防止以后再生出事非,乔家在此修建了这座掩壁并镶嵌了这块“泰山石敢当”的石雕,以示乡邻村人团结友好以及镇邪除恶之意。
      附:“泰山石敢当”。民间传说:立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有禁压不祥之俗之功能,在民间甚为流行。
       (发表于绿化与生活杂志2004年第4期)
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4 15:13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