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老友来京治病,闲谈间说起当今的医院和医生诸事时,我突然想起了钟鹏医生,于是我问老友钟鹏医生的情况,老友叹了气说早故去了,你怎么不想想咱们都已经是当爷爷的年龄了。 钟鹏医生是我在天府之国时当地的一位专治跌打损伤和蛇虫咬伤的民间医生。为什么他给我的印象很深。非常简单!当年鄙人曾被蛇咬过一次,给我治好蛇伤的就是钟鹏医生。 那是在“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初期,我的父亲—一位年少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为人民打天下的领导干部被冠以“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给打倒了关押在牛棚。父亲被打倒的直接影响就是一家人乃以生存的工资被停发了,母亲又气又急病倒在床上,一家人顿时就陷入水深火热中。这时的我刚上初中不久,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学校停课整天无事故在外面同广大人民群众紧跟老人家“闹二次革命”呢。父亲一倒家里的那番光景立即使我成为全家人生活的主力军之一了。 于是白天我与姐姐到市场四处捡拾人家不要的菜叶呀或者上山砍点柴火呀当然必须不能被看山的逮住。而到了晚上则潜入郊外农村放满水的稻田里——干什么呢?捉黄鳝!捉黄鳝干什么?卖钱养家糊口! 黄鳝是一种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夜出觅食的动物。它的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体色大多是黄褐色、微黄或橙黄,有深灰色斑点,趋光性很强。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所以深受人们喜欢,在市场上总是抢手货,不愁卖不出去。而且价钱也比较高,那个时侯1斤可以卖到3角钱,很可以了,哪个时候1斤猪肉才卖4角、5角钱嘛。 捕捉黄鳝需要技巧。黄鳝全身分泌出一种非常油滑的粘液,捉捕它时如果稍不小心,它就能从你手中溜之大吉。捕捉时右手持一个安放在一块小木板的蜡烛头(当然条件好点也可以拿一个家用电器-手电筒),弯腰仔细观察水下情况,发现圆圆的直径比大拇指稍粗的洞口后,就把蜡烛头点燃后小心翼翼地贴近水面。这时黄鳝必定趋光而出,头部探出水面趋光而上身体垂直于水下,这时左手立即深入水下,中指弯成钩状,一下将黄鳝的身体紧紧勾住在中指、食指、无名指之间的钩环中,使一把劲迅速地把整条黄鳝拉出水面扔进早准备好的竹篓里。那竹篓的口有倒竹条,物品一旦进去无法爬出来。这个时候是捕捉黄鳝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候,如果动作慢点,你就能够感觉到黄鳝从你的“铁”钩中非常迅即地滑出去而你再使劲也无法夹住滑溜溜的黄鳝只能任由黄鳝落入水中逃之夭夭。你的这番功夫就算白费了。所以捕捉黄鳝除要会看洞口外,还必须要手快手紧,一句话得麻利,否则难有收获。我刚开始基本上是捕捉一条得跑四、五条甚至六、七条。一晚上也就能够捕捉到一斤多一些的黄鳝,也就卖个3角、4角钱,还行,够一天的米钱! 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磨练,我的捕捉能力不断加强。一段时间后基本就没有黄鳝能够从我的手中跑掉了,每个晚上捕捉到3斤、4斤、5斤都不在话下。而且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粗加工:宰杀黄鳝。先将黄鳝从竹篓中抓出让顾客看看是活的(死了的没人要),然后将鳝鱼头部钉在事先准备好的一块长木条上,用小刀从头至尾剖开,取出内脏和那根长长的脊骨,再根据顾客的要求将鳝鱼片成2 厘米、3厘米、4厘米长的段;这样当面加工好的黄鳝,1斤就能够卖到6角、7角钱,就这么粗加工一下,收入就翻倍,真是可以了。 通过我和姐弟们(年幼的弟弟每天跑码头煤场拣煤核、到附近的山林里拣拾干柴树叶什么的现在我每每想起真是心酸呀)的辛勤劳动,那段时间还真把家里的生活给维持住了。空余之间我常常自我高兴一番,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呀。但古人早就说了:福兮祸之兮,祸兮福之兮。有一天,我的捕捉黄鳝经历就应验这句话了。 那是一个非常闷热的夜晚。母亲见天上黑云翻滚再三劝我不要去捕捉黄鳝了。可是那天我曾陪同母亲去看病,光药费就花了3元钱,把家里的钱花的一干二净!所以整个白天我脑子里想的就是晚上去狠狠地大干一番,必须把药费挣回来。 我不顾母亲、家人的劝阻,如同往常一样踏上了捕捉之路。刚开始也是非常地顺利,也就三四个钟头,我就捕捉了多半篓子的黄鳝,望着竹篓缝隙里爬来爬去的黄鳝,我这高兴劲呀。本来想收工回家。抬头一见满天的乌云散开了,月亮也露出了笑脸,于是我又转移到一块生疏的田里,开始捕捉工作。就在捕捉了几条粗大的黄鳝后,我看见一个洞口非常圆滑,心想一定有条大黄鳝。于是我打开手电筒(那个时侯已经用上家用电器了)照射,果然一条“黄鳝”头探出了水面,也该我遭此劫难!一般我捕捉黄鳝都等着整个黄鳝的头部伸出水面约一个拳头长才下手,而那个时候觉得已经捕捉顺手了,所以“黄鳝”头刚探出水面我的左手就伸入水里钩住了“黄鳝”的身体,用劲往出抻拽。就在我用劲拽的时候,我突然感觉不到平时捕捉黄鳝时黄鳝身体的那股滑溜劲。还没有等我进一步反映过来,“黄鳝”的头向下一甩,一阵钻心的疼痛顺着我的左手拇指跟窜向心窝。那股火辣辣的疼,我这辈子也忘不了的。我的手一下松了开来,“黄鳝”掉入水中游走了。我才看清是一条灰白色的蛇而不是黄鳝。我急忙提起竹篓子三步两步跳上田埂,右手打着手电看着左手大拇指根部,看见有两个细细的间隔约0.5公分的小细血洞(其实就是毒蛇的毒牙咬了留下的牙痕)往外渗着黑红色的血。这时其他捕捉人闻知纷纷来到我的身边,有的老捕手一见就说你被水蛇咬了,这是毒蛇。你赶快回家看看吧。有的说赶快挤,把毒血挤出来不然流到心脏就完蛋了。我好歹学过点野外急救常识,所以就地蹲下用右手使劲地挤把毒血快快地挤出来。挤了一会觉得口干舌燥全身冒火脸色煞白,大家劝我赶快回家找医生看看,于是我就拿起竹篓回家了。也不知是毒发还是吓的,一路上我就觉得口腔辣烫嗓子冒烟头发晕,就这样摇摇晃晃坚持到家。到家见家人都睡了,也不好惊动家人尤其是母亲还有病。我也就躺在床上,但是不仅左手臂又疼又胀而且浑身哪儿都开始疼,整个晚上我翻来覆去根本无法入睡,当时那感觉呀还如不死了的好!毫不容易挨到了天亮我起床后姐姐一见我就“妈呀”的大叫一声,因为我的左手已经肿胀的不成样子,五个指头直直的根本无法打弯而且手上的皮肤已经往外渗出汁液。母亲看见也吓了一跳问我怎么啦,我说是蛇咬了,母亲急得直掉泪,连声喝到让我赶快去县街上找专门治疗蛇伤、跌打损伤的钟鹏医生。我还不干,还要把黄鳝卖了才去。母亲见我如此犟,拿起扫帚要打我。这时姐姐说那你干脆把黄鳝送医生得了。我想想也是,家里没有钱怎么看伤呢?所以我提起竹篓子找到了钟鹏医生。钟鹏医生与我们熟悉!我父亲被打倒前是个亲民的官,下班后经常与街上的群众们一起喝茶打牌摆龙门阵其实也就了解了民情。钟鹏医生就是其中与父亲要好的一位茶友兼牌友。 钟鹏医生见一早我就进门找他觉得有点奇怪,因为尽管他与我父亲关系好但我基本不上他这里来。钟鹏医生问我有事嚒,我费力地抬了抬左手,经验丰富的他马上明白我的到来是为什么了。他抓住我的左手看了看,这位在当地乃至全省都非常有名的蛇伤专家转身从药柜上拿了一瓶药膏,打开盖子全屋里都有一股浓烈的芬香味,老先生嘴里嘟噜着:“调皮嘛,看你还调皮嘛。”就用手指从瓶子里抠出些药膏沿着我的左肘关节齐齐地糊了一圈。然后要我张开口腔伸出舌头给他看看。说了句:“毒还不轻。你个龟儿子早点为啥子不来呢,再过五更不来你的小命就完蛋了。”因他与我父亲的关系所以可以这样骂我。这时我浑身发烫脸发紫,牙关不由地紧紧咬住正谓“咬牙切齿”。其实这是蛇毒攻心的开始我当然不知道。钟鹏医生看见我这个样子,“唉”一声,从桌子下提出个装满红赫色液体的瓶子,用牙咬开盖子递给我要我一口气喝下去,我也不嫌什么接过来就喝。呀呀,好喝,还甜甜的味道。 当钟鹏医生问我什么味道,我还笑了笑说甜的。听见我的话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怪怪的表情,与站在他一侧的另一位医生也就是他的儿媳妇相互看了一下。然后他又从桌子下拿出一模一样的一瓶,还是用牙咬开后递给我要我继续喝。就这样,我连喝着了3瓶,喝的我肚子撑的不行了,他问我喝出什么味道没有,我这时感觉到甜味没有了有点辣味。他的眉头舒展了一下说“嗯,有救。”还让我喝,我说钟爸爸钟爸爸我的肚子撑的喝不下去了。他严厉地说必须喝不然你死定了。我当然也怕“死定了”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喝。但是再喝就感觉那液体越来越辣,以后就感觉是烟油的苦辣味,连舌头都辣苦辣苦的。于是我说我喝的舌头都辣苦辣苦的,医生这才不让我喝了。又问我大便不大便。我说不想大便想小便。他说不准小便必须大便。还真怪过了一会这肚子咕咕直响,我就大便了,直拉稀。回来告诉钟鹏医生说你给我喝的什么水我直拉稀。他笑呵呵地说,小子,这下好了,拉稀说明毒气下来了你死不了了,回去吧。于是他给了我一些药让我回去继续服用。当我正因无法付药钱觉得难以拿药时,他突然他问我你爸爸还没有回来。我说没有,要不你看我连药钱都没有带来,二天再给你送过来行吧。他挥了挥手说行,怎么不行!唉,你爸爸真是个好人呀。我再三说谢谢钟爸爸钟爸爸,那么我拿来的这些黄鳝您就留下吧。这时他才发现我的竹篓子,于是他问我你是捉黄鳝被蛇咬了?我说是。钟鹏一听,嗨了一声说前一段他们给我说你在卖黄鳝我还不相信。你呀,小小年纪受苦了。行,黄鳝我留下了,但是你不要再说什么给我送药费了。你要知道我不是谁都能让我给看病的人。有的人花再多的钱我还不给他们治呢! 以后我才知道,钟鹏医生的确是看在我父亲的面子上,才让我喝了他用多种名贵药材配制并且保存多年的蛇毒特效解毒药。这种药解蛇毒效果非常之好。中毒人先喝出药水的味道是甜的说明中毒程度深,随着喝下去的药越来越多,药效越来越显现,中毒人就能够喝出辣苦之味并且拉稀,这就说明毒气排出来了人就能够救过来了。由于其中一味药需要上等什邡烟在当地产的玉石烟嘴里多年存集的烟垢烟油,其收集非常之难配制当然也难,所以钟鹏医生一般是不随意拿出给人服用的。我能够喝上,一是钟鹏医生悬壶济世医德高尚二也是沾了父亲平时亲民与民打成一片的光!例外的啦!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4 08:38 , Processed in 1.092001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