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行板如歌—我的父亲 文/苏源儿

2016-6-19 20:15| 发布者: 千帆过| 查看: 293| 评论: 0|原作者: 苏源儿

摘要: 行板如歌—我的父亲 行板如歌,那是父亲的自传,里面有父亲经历的各种波澜坎坷,但自传的名字却是如此的,行板如歌。1918—2010,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一,早6:10。这是父亲一辈子度过的时长,我们可以用数字精确地 ...
行板如歌我的父亲

     行板如歌,那是父亲的自传,里面有父亲经历的各种波澜坎坷,但自传的名字却是如此的,行板如歌。
    1918—2010,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一,早6:10。这是父亲一辈子度过的时长,我们可以用数字精确地记述终点,却无法还原92年前的江苏宜兴。
    父亲本不姓苏,但自己却改名为苏远。我想,那是父亲对老家的无法割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只能离老家越来越远;我想,父亲一定还是想回去宜兴的,作为名相宗泽的后人,去把文明传播开来……可是,父亲终究是没有回去,反而推开了一扇门,去了另一个地方,就这样真的是离江苏水乡的宜兴越来越远了……
    父亲是个好人,是个好官。我感谢我的父亲,是他教导我如何做人。他曾经给我讲过一件事:“文革”前我父亲是河南某大学的党委书记,“文革”中被划为“走资派”,被抄家、批斗、游街,受尽折磨。“文革”后恢复了工作并调到省里。1984年,一位在“文革”中当造反派头目(因打砸抢被判刑后刑满释放)的该大学学生xxx找到父亲,跪地向他赔罪。xxx说:“我是xxx,“文革”期间迫害过您,今天是来赔罪的”。当时我父亲并不记得这个人,上前将他拉起,问道:“文革”时你多大?”xxx说:“我66年入校时19岁。” 父亲说:“ 你看,“文革”时你还是个孩子,你懂得什么。文化大革命害了我们,也害了你。我不怪你!”当时,xxx就哭了。他说,在狱中他反思,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父亲。出狱后,没人再愿意理他了。无工作、无收入,没人敢收留他,他已经走投无路了。我父亲问他:“在学校你学什么专业?”他说是XX专业。后来父亲托人给他安排到某厂做技术员,他感激不尽。1988年xxx下海了,经过几年的打拼,很快成为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之后他找到我父亲,坚持要出资在该大学设立一个以我父亲命名的基金会,专门资助贫困和优秀的在校学生,要回报社会。通过这件事,父亲教育我做人一定要宽厚,要学会尊重他人。“诚信做事,宽厚做人” 已融入并影响我的一生。
    母亲常会讲起以前父亲的些许点滴。母亲说,她会把周总理当年亲笔签写的任命状当做父亲的传家宝传下去,那是对父亲的肯定,是父亲的荣耀。
    想念您,我那个总是笑嘻嘻的乐观的老父亲,那个以前总是习惯在午饭时候喝一小杯红酒的父亲,那个耄耋之年还喜欢颤抖地提笔作文的父亲……,那个快乐的老父亲,行板如歌。


3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4 01:53 , Processed in 1.107602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