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水滴(六)—父亲的那把老镢头

2016-6-18 12:14|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135| 评论: 0|原作者: 党项人

摘要: 2000年3月8号,84岁的父亲走了。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坡宽阔的怀抱里,与天地溶为一体。父亲出生于陕北的一个贫苦农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苦大仇深的父亲为了像他一样的千万受苦人能过上好日子,毅然参加了刘 ...
     2000年3月8号,84岁的父亲走了。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坡宽阔的怀抱里,与天地溶为一体。
  父亲出生于陕北的一个贫苦农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苦大仇深的父亲为了像他一样的千万受苦人能过上好日子,毅然参加了刘志丹高岗领导的红军,为党为民任劳任怨七十余载。他过世后,我们整理他的遗物时,从跟随他一辈子的皮箱里翻出一个红布包,严严实实、沉掂掂的。打开一看,是一把缺了一个角的老镢头。赶来奔丧的叔父看见后急忙拿起来,看了好一会,嘴里喃喃到“七十多年了,你大(陕北方言即父亲)还没有扔掉这把镢头”说着说着眼泪直往下流。原来,这把让叔父伤感无比的镢头后面,还有一段令我们心酸的事……。   
    叔父讲,民国十八年陕北大旱,赤土千里,颗粒无收,当时的反动政府哪管人民死活,所以死的人那就多了。有口气的几乎都外出逃荒。12岁的父亲也背着破被烂褥,拉着小他6、7岁的叔父随着爷爷奶奶一路逃荒到了安塞一处叫庄磕沟的地方,就住进过去人家留下的一间破烂不堪的牲口棚里。当时全家人“没有吃没有穿”,要多惨有多惨。爷爷每天早出晚归的去给一家大户打工,换点人家连猪都不好好吃的粗糠以维持全家眼前的活计。而12岁的父亲就拿着这把镢头,这是一家里唯一的生产工具,用它开荒种地。本身才12岁的父亲,加上好长时间以来就吃些树皮草根粗糠什么的,能有多大的力气?常常是挥不了几下镢头,就累的直喘气。父亲每天披星带月开荒。由于长期吃不上粮食,整天劳累,父亲时不时的昏倒在地头。奶奶闻知难过万分,就去求一个管我奶奶叫“姐姐”的一个远房富有亲戚借点粮食,亲戚答应了。
    可是父亲带着叔父去那家亲戚处取粮,亲戚却唬着个脸,嘴里说着有你们这些穷亲戚我就好过不了,然后头一扭就进窑洞了。父亲呆呆的站在院里,那情景该是多么的尴尬啊!。好在不一会亲戚又从窑里出来,让下人给父亲装了半袋子已经发霉的谷子。尽管是发霉的谷子,多日不见粮食的父亲也十分地高兴,再三道谢,当背起欲走时,亲戚却对父亲说“看你长大了也是个不日超(陕北方言,没有出息的意思)的东西。”已经走出院子的父亲一下子站住了,脸涨的通红,回过头来看着亲戚,亲戚又重复了一句。父亲走上前去把那半袋尽管发霉了但是也是父亲多日没有吃过的“美味佳肴”往亲戚脚下轻轻一放(父亲真是舍不得扔啊),拉起叔父就扭头走了,叔父说父亲当时全身发抖,嘴皮直哆嗦,眼里噙满了泪水,但一路上没有流下一滴泪。父亲回到家后,奶奶连声的问:“咋接?咋接了嘛?”。但父亲一言不发拿着镢头就上了山。
     半夜三更还不见父亲回来的爷爷上山找到父亲时,只见父亲不停地狠狠地挥动着镢头,身后是片片被刨的松松软软的黄土地。而父亲的手上、镢把上,全是血。就连刚翻起的黄土地上,也点点滴滴地血迹斑斑。当爷爷让父亲住手时,父亲仿佛没有听见,仍一镢一镢地狠劲地掏下去。当的一声,一块坚硬的铁刚石竟被父亲一镢给劈开了,镢头由此也崩掉了一个角。这时父亲拿起镢头在爷爷面前哭了。过了几天,正在地主家拦羊的父亲就扛着这把蹦掉一个角的镢头,离家参加了红军。
    叔父说到这,已经是泣不成声了。我们几个儿女个个无语,满脸流泪。好半天,我问叔父“后来呢?”
    “那年,打的粮食可多了,够吃他个二三年的。”   
   (发表于2002年3期绿化与生活杂志)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4 02:26 , Processed in 1.138802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