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端午节,是咱国人怀念屈原老先生爱国而流传几千年的大典!既然能够流传这几千年,说明咱中国百姓还是爱国的多!尽管当今有些精卫后裔但忌讳人民的爱国情感故公开进行卖国勾当尚不敢水面的。 过节了咱们这百姓贫民绝对的爱国心向来是胸心开阔高高兴兴地过好节吃好粽子当然天价的故宫粽那是吃不起的那是专供既得利益们享用的。专供咱百姓享用的都是街边巷道屋檐下就是制作坊人们非常天然手不洗米不淘更不管2.5、10.0都抱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没名无号散发着浓烈香甜味的粽子。 品味着贫民粽子,小饮着乡民酿制的雄黄酒,不由地回想起儿时在天府之国参与群众纪念屈原举行盛大的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绑五花线绳插艾蒿等民间风俗: 那个时候社会尚算安宁平稳,人与人之间也没有那么多心眼,贫富差距更是不大,所以逢年过节总是万民同乐。端午节也不例外。记得每逢端午节前,各方人马就齐聚大江练习划龙舟,桨手们个个裸露着上半身,胸膛胳膊显示着一块块瓷瓷实实的肌肉那叫我羡慕不已,心里老想啥时候咱也整这一身发达的肌肉显摆显摆呢。 通过刻苦认真的练习每支队伍都热情高昂信心十足表示本年度肯定独中魁首一鸣惊人。果然到了端午那天一早江边就挤满了看热闹的群众。地方官长们也有参加的与民同乐嘛。当然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禁场禁行或者给领导留专座什么的都和人民群众挤在一起。不过群众对当年的领导们还是很尊重的,一般都会自发给领导们让出比较恰当的位置。这是因为当年的领导能够严格按照毛泽东思想为人民服务耍特权的极少,百姓群众是能够看在眼里的。 龙舟竞赛那场面人们见的就多了基本是每支队伍的龙舟都涂有不同的颜色图画舟手们也穿着不同颜色的服装不外乎是红黄绿紫黑白。届时等发号令一下舵手们按照自己龙舟上鼓手敲出的鼓点个个使出吃奶的劲拼命划桨,龙舟在江面飞驰而行。总之都大同小异不重复表述。我们那个地方的龙舟与其他地方有点不同的是,划龙舟除了有一定的奖金外,最丰厚的奖品是鸭子!鸭子就在江中心的一条四四方方的木船上撑起的那根桅杆上挂着。夺取时龙舟不能靠在四方船上而是在距四方船约百米左右有根红线横穿江面,龙舟到了该线前事先确定的两名夺取手仅穿个三角裤衩那腰间总是栓个红的发亮的葫芦他们个个纵身飞跃扎入江水中拼命往四方船游去,然后爬上四方船放倒桅杆取下鸭子高高举起炫耀一番再把鸭子放入水中这就算独占魁首了。这个时候最紧张也最激烈,那龙舟上的鼓点很有节奏的敲打着大江上下都是鼓声叫声掌声,如果有夺取手上了四方船拿到了鸭子高高举起,那他所属的龙舟上的鼓点就没有节奏而是狂敲一气“嗵嗵嗵嗵嗵……”那胜负就出来了。这个时候耳边会响起鞭炮震天响,人们都是“今年这鬼儿子硬火得很”“要得要得,人家就是厉害”等等称赞声夹杂在鞭炮声中。浓烈的炮烟在天空中回荡久久不能散去。 夺取鸭子的场面非常好看,因为按照规则每条龙舟只能有一名夺取手爬上四方船去夺取鸭子。而另一名呢则要在水里阻挡其他龙舟的人爬上去。四方船跟前水中的夺取手们个个都有浪里白条般的好水性。只见他们有的横开两只粗大的胳膊站立在水中阻挡,有的上下翻滚溅起阵阵水浪扰乱视线,有的潜在水下拉住对方,有的高高跃起再砸下来罢对方压入水中。你争我斗他拦你拉我拽他压,水花飞溅浪花翻滚叫声喊声亲昵的骂声不断。这个时候参加竞赛的龙舟都围着四方船把那鼓敲得震天响。真是好一派大战混战恶战猛战的局面。也不知道是有约定还是实力基本一样所以每年这个场面都能够上演。没有哪一支队伍的夺取手能不经过这么一场激烈的水里鏖战而悠悠闲闲地爬上四方船去夺鸭子。但是无论怎么打斗都是友好的没有恶意的绝对不伤害人绝对的一派莺歌燕舞的气氛。 龙舟竞赛结束后,有一些大的企业什么的早早在江边开阔地就摆好了大大的竹箩筐里面堆满了包的非常小巧精致的小粽子供人们随意拿取。干什么呢?绝大多数人们取上一个两个的,走到江边毕恭毕敬地朝江面拱手拜几拜然后把粽子投入江中怀念爱国的屈原先生!有个讲究谁投的粽子溅起的水花大,那这人就是有福的人! 更为值得说的是,那年代的人们,拿取粽子都非常讲究公德。粽子筐前是没有人看着呢当年也没有电子监视设备监控,但在场的人也就拿取一个两个三个的当场投入江里以追思先哲弘扬爱国情结,没有私自揣起来拿回家享用的。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3 19:26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