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我的童年 枫叶

2016-5-24 10:04|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275| 评论: 0|原作者: 枫叶

摘要: 一九五二年,我五岁,略记得一些事。因爆发朝鲜战争,养父王俊林因为在国民党军队开车,成都解放后,就被编入志愿军汽车运输队,从成都坐飞机直飞东北,开赴朝鲜。不久,我随养母碾转来到河北省(什么县记不得了)志 ...
        一九五二年,我五岁,略记得一些事。因爆发朝鲜战争,养父王俊林因为在国民党军队开车,成都解放后,就被编入志愿军汽车运输队,从成都坐飞机直飞东北,开赴朝鲜。
不久,我随养母碾转来到河北省(什么县记不得了)志愿军家属大队。家属大队驻在农村。实行供给制,吃大锅饭,有小孩的每月给小孩补助点零花钱。养母和我住在一间屋子里,我觉得屋子又黑又大(可能是人小的缘故吧)。村中间路低,两边房基高。不论男女老少都拿个大碗蹲在外面吃饭。一到家属队开饭时我就捧小碗到处要“嗄嗄”(肉)吃。军属队每月给小孩一点补贴,母亲就常买点水果放在家里。我常常偷着拿出去给小朋友吃。养母就说这娃儿从小就大方不吃独食。
在家属队呆了两年。我只记得村里一起玩耍的两个孩童好象叫薛伯兰、薛伯雄(字音)的小哥俩。另外还记住一个故事,说一个英雄好汉被砍下头,头在地上滚动还会说话,这可能说的是西游记中的孙猴子吧。那个叫“小吉普车”的家属也和我们在一起,有几个好事的家属就丛恿我去满街跟着她屁股后面喊“小吉普车”、“小吉普车”,弄得那个家属不好意思,到处追着要打我屁股。军属大队还组织大家扫盲学习文化,学汉字拼音和小学的识字课本,我天天跟着念,一来二去识的字比不少家属还识的多。
         一九五四年初,养父因病从朝鲜回国,先到大连养病,病愈后转业到抚顺矿务局救护队当司机。随后养母带着我也来到抚顺落户。那年我六岁。
         刚到抚顺,我家住在北台十五组院内插间楼(原市中心小学对面那个老院).一间住室,三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等我要上小学时又搬到这个院南侧的老日本房。是二楼北面一间,也是三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
南北台那时是抚顺最干净最好的地区(现在也是)。我住的那个院子四面由六栋二层小楼围成,南北各二栋,东西厢房各一栋,中间还有解放后盖的两栋插间楼。院内各小楼前后左右都是由小树丛围成的小花园,园中有整洁小花小草。院外四面是“口”字型马路环绕.马路两边是人行小道,道边是整齐的树木花草。南北台都是由类似这样的小院组成。整个地区有几十多个这样的院子组成。这上百栋小洋房外表极相似,只有仔细看才能看出大同小异,各个楼都有不同之处。楼房分甲乙丙丁四种,其中越靠中间的房子结构越高级,越往外越差一点。
紧靠市委那一圈二层小独楼为甲字楼,每个楼只住一、两户人家。据说伪满时建房,日本人让学建筑的毕业生每人设计一个小楼,然后建在这里。因为楼的大小和外表风格差不多,因此咋到这一看,会认为房子院落马路树木都一样,容易迷路和转向。南北台中心原来是一个体育埸,有四百米园型跑道,中间是足球草坪。解放后被改修建成市委大院。居民区的体育活动中心变成了政治中心,破坏了整个建筑格局和生活气氛。当然,这种改动后的格局,也是当时党高于一切的象征。
上小学前,我因为没有兄弟姐妹,邻居小孩也很少,就常和邻居一个叫宋小立的男孩在一起玩耍。他比我小一岁。在十五组时,我和他家住一个楼,我在楼东一楼,他家在一楼西。有一次,我们俩一起玩,玩来玩去玩恼了,宋小立用两条腿的小板凳一下子砸在我的鼻梁上,出了不少血.当时家里也没在意,其实已经有点骨折。现在年纪大了,才发现鼻梁上有点青斑和看不出的凹陷,眼镜戴久了都不得劲。
我吃了亏,小孩子家不服气,就伺机报复。夏天热,他们家在吃晚饭,后面开着窗户,窗户上镶着铁棂子。我在窗下听小立一边吃一边说话,突然来了报复心理,随手捡了一块小石子扔了进去,只听“当”的一声,我撒腿就跑。等他爸从屋里跑出来到西房头,我早就溜到东房头去了。过了一会儿,我听没动静了,又悄悄溜到他家窗下,还是向里扔了一块小石子,然后还是向东房头跑,只听见里边一声“谁家小兔崽子”的怒吼。第二天,宋小立和我说不知谁家小孩捣乱,扔进二块小石头,一块砸在他家饭桌上,一块掉在痰盂内。他在外面守了半个小时也没堵着。叫我今天晚上和他一块抓这个“小坏蛋”。我心里直好笑可又不敢说。
          春天到了。有一次,养父从班上抓回一只小麻雀,黄黄的小嘴,杂乱蓬松的羽毛,咪缝着小眼叫个不停。看样子没蜉化出几天。我高兴极了,就和宋小立天天守护这个小像伙。给他喂小米,还抓小虫子喂它。一开始这小家伙还宁死不屈,就是不张嘴。我和小立就搿开它的小嘴硬塞。喂了几天,慢慢能自己吃了。养父说你们喂不活的。可过了一个月小麻雀不但没死,还在屋里飞来飞去到处找吃的。当时正值春夏之交,我不让开窗户,怕它飞跑了。可有一天,养母忘了这事开窗擦玻璃,小家伙一下子飞了出去。我从外面回来发现麻雀跑了,就和养母哭闹,养母说小麻雀就在窗外小树上,看看能不能唤回来。我抓了一把小米放在窗台上,嘴里学小麻雀叫,它还真回来了。以后再开窗子它就在窗台跳来跳去,在外面飞一圈就回来。养父说你们这是把它喂熟了,它认得家了。谁知好景不长,天热,我不知道要经常给它喂水,这个可怜的小家伙渴极了,不知深浅,上洗脸盆里去喝水滑下去淹死在里边了。为这事我懊悔了好几天。以后,养父又弄了两只回来,但怎么也养不活了。
         五五年初,我家搬到了对面二楼。里边住着三家。我刚七岁。冬天的一个晚上,邻居一个小媳妇要生小孩。养母和几个热心的女人在家帮助接生。又是烧开水又是找手纸,里里外外忙不停。我和另一邻居家的小女孩头一次听说生小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俩人好奇的不得了,总是要偷看。正好那家木拉门上有一个五分钱大小的松节洞,里边用纸糊上了。我们俩就用手指捅破,轮流用一只眼向里看。我隐隐约约看见里边灯光通亮,地下只见人影晃动,几个大人忙来忙去;床上躺着一个人,两只光溜溜的大腿叉开着,在不停的呻吟。养母发现了门外有小孩偷看。一边用纸把穹隆堵上,一边咒骂小免崽子烂眼晴,还说要再看就打屁股。我有点害怕了,一溜烟跑回去睡觉了。
        秋天,一个傍晚。几个比我大一点的孩子在院内玩游戏,说啥也不带我玩。我一气之下想要报复,就回家拿了一盒火柴,偷偷溜到院中,看见几个小孩躲在半人高的草珠子棵中(一种草棵植物,结的草珠能串门帘)。草棵叶己干枯,我划火柴点了好几下也没点着。原想把他们吓跑。但被他们发现了,一直把我追到家里,还不断敲门呐喊,进不去大门,就在外面乱哄哄地唱什么镇压反革命歌曲。家里就我一个人,我被吓的钻进被窝。最后把邻居大姨吵急了,她开门出去把几个小孩臭骂一顿,说什么反革命,才几岁的小孩,赶快滚回去,这才把那些孩子吓跑。

1

鲜花
2

握手
2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上一篇:小说 梦痕下一篇:我的小学记忆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3 13:15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