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秋集——尾山琐忆
十四 耲谷子
今(冬至,农历冬月十七)夜将是最漫长的,但未必是最黑暗的,除非阴天,因为农历十七注定是夜空明朗的。趁漫漫黑夜降临之前,把回忆第一次正式荣做中国现代农业无产者的情景用文字记录下来。
农场,顾名思义,耕耘浇灌之所,即种地的所在。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向来以农为本。这种地的,当然就是农民的啦。然而,同样种地的我们,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也不是农奴,而是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无产者,即所谓现代农业工人,简称农工。因为传统的农民,并不是无产阶级,而是伟大的红太阳早就恩赐的小资产阶级。即使到目前为止,农民还能有间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构筑的避雨挡风遮阳的自己的巢穴,无论是草庵还是瓦房。再看看我们当时呢,除了一双将要以劳动换取衣食的细嫩的小手,还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了,连避风挡雨遮阳的栖息之处都是原来给敌人阶级预备的茅舍。其实,在党国,我们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彻底的无产者,其特点便是一切属于党,连同生命和思想。 我作为农业无产者,是从真正的农业生产劳动开始的,这就是耲谷子。 “清明忙播麦,谷雨种大田”。在尾山,除了小麦,其他粮食作物皆属“大田”,即所谓大田作物。谷雨节气,均在每年阳历四月二十一日前后。由于尾山地区纬度较高,处于中国高寒地带,实际节气较晚,故大田播种一般均从阳历五月一日所谓国际劳动节以后开始,正所谓应时又“应节”啊。打这以后,就是“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的黄金播种期。 谷子,不是尾山地区的强项,由于此地适于其生长的时间相对较短,即无霜期短,故其成色较差,产量较低,子粒较小,色泽较淡口味较差,且耕作费工费力又费事,不能利用机械大面积种植。既然如此,为何还要种植呢?为了谷草,即其秸秆。据说这谷草适口性强,营养高,是优质饲草,牲口很爱吃。因此,当地人讲,谷草比谷子贵。就像寻欢作乐后,孩子是副产品,往往堕胎甚至溺婴,但爱情却永存。“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其是之谓也。 “五•一”之后的一天,不违农时,全体出动。目标,四号地。任务,耲谷子。于是,在蘑拉菇山西北角下摆开了战场。一幕“犁后喘”开始了。四人一组,一路纵队:牵头儿的扶耲耙,随后的点种,再后的覆土,打狼的踩格子。全部四人跟在拖拉机后面。一台东方红—54,用大绳拽着四五具耲耙。这个场面,就是别具中国特色的土洋结合的“犁后喘”——农具不变,人力未减,动力(牲畜)换(拖拉机)了。就像电影中美国大兵跟在坦克屁股后头向志愿军阵地小心翼翼缓缓移动一样。因为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从来不是龙大郎的发明创造的强项,人家洋鬼子又根本不种什么“鬼谷子”,所以洋鬼子们从来也没有一个为广大的吃苦耐劳的中国农民着想过,也发明出个什么种谷子的机器来。所以,害得我们才玩这“犁后喘”。 这四人组打头的所扶耲耙,是种谷子的专用工具,像一只高架爬犁,中间安个小犁铧,可在垄上开挖浅沟。紧跟的点种的,肩上斜挎一条长布袋,装满种子,袋口冲下,连个小“扫把”。种子漏下,通过“扫把”分散,再落入浅沟中。点种人用一根小木棒敲打“扫把”,使之振动,通过轻重缓急的敲打,可以控制下种的速度与密度。再后边的那位就用脚攒土把种子埋上。最后一位则横行,用脚一递一下地排踏过去,把覆土踩实。这就是整个流程。可见,种谷子是比较费事的。这还只是开始呢,间苗才艰苦呢,那是我最打憷的活计。因为初二下乡劳动时,间甜菜,把膝盖和腰累坏了,所以后来间谷子时,没办法,蹲不了多大一会儿,就得跪在地上爬着干。到秋天,割谷子才费劲呢,秸秆特艮,得把谷棵拢到大腿上,使劲用镰拉割,又费裤子又费力气,镰刀还得紧着磨。 间谷子时,沪上的战友已经下地了,这可能是他们干的第一项农活。后来六分场就不种谷子了。 其实,谷子和高粱一样,确实是原产我中华的粮食作物,果实叫粟,脱壳后称小米,就是我党所谓“小米加步枪打败八百万蒋匪帮”的那位“米”先生。至今俄语里的高粱和谷子还都是用的汉语音译,叫“高粱”、“小米子”。黑龙江也有很好吃的小米,产在西南部嫩江与松花江交汇处的肇源附近。其子粒较尾山的稍大,色泽金黄,蛋白质含量高,黏性大,香味浓,据说是当年进贡清廷的宝物。所以,如今的商业炒作称其为“贡米”。我曾喝过用朋友所赠自产的不上化肥不喷农药的新鲜“贡米”熬的粥,炼呼呼的,喷喷香的,味道美极了,可不像沪籍战友在尾山吃的那种难以下咽的谈虎色变的“小米子”。(可也难怪那些“上海狍子”——我们哈尔滨人对上海人的蔑称。那年,小麦大豆都上交了,出口了,换外汇了,于是就闹“饥荒”了。一冬天没油没面甚至没菜,只有小米充饥。一天两顿饭,上顿小米饭,下顿还是小米饭,就连我们这些本来对小米并不陌生的“坐地炮”,也难以下咽了,尤其那爨了烟的小米饭。)小米还是北方妇女产后的传统食物,蛋白含量高,易消化。 谷子——小米,我永远不会忘记。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廿二日(冬至) 于静远斋 (二〇一六年五月十四日修订)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3 13:08 , Processed in 1.1076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