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0年10月30日,上午去新疆乌苏压气站施工现场安排了一些工作,中午回驻地(新疆奎屯)吃饭,饭后驱车赶往克拉玛依。奎屯至新疆克拉玛依的出城路段修路,必须绕道行驶。出了城不远就是收费站,交了15元钱障杆抬起让行。过了收费站,前面不远处有个路标,上边写着:克拉玛依125Km。沿途也有部分路段修路,需减速慢行,捷达车在那种路面上行驶,立体多维的颠簸摇晃,吃力的行进着。 离开奎屯20多公里就到了一个叫五五新镇的地方,这段路面比较好。我可以从容的观赏车窗外的景色,路两边有村镇民居、饭店、旅馆和商业网点。原野里有树木和收割后的庄稼地。虽然有秋日的苍凉,却也不失几分悦目的景色。晚秋的树叶被霜染过之后颜色特别好看,浅黄的、深黄的、红的、粉红的,还有些耐寒的树叶仍然绿着。不论什么颜色的树木,他的枝干都是直直的、挺拔向上。 一过五五新镇(通往克拉玛依的一个镇政府所在地)景色就不一样了,应该开始进入准格尔盆地了。感到气温渐渐的高起来,我在车里逐渐热了。脱下外衣并且打开衬衣的扣子,喝了几口水,才觉得舒服一些。透过车窗向外望去沙漠戈壁骆驼草,偶尔掠过几株红柳。在很远的地方有条铁路,看到有几节货车在铁轨上行驶,我想那可能是乌鲁木齐通往克拉玛依的铁路。 在距克拉玛依20--30Km的地方,有许多涂着红色油漆的井树抽油机(石油工人称它为磕头泵),还有厂房、管道和油罐,这就是克拉玛依油田。(据当地维吾尔族同志讲:克拉玛依就是维语黑油的意思)距克拉玛依市区还需要30多分钟的路程。 我们是由迎宾路进入市区的,迎宾路很漂亮,路过一个跨街的拱门,其上有横幅写着:欢迎来到克拉玛依。我们真的有被迎接的感觉。路很宽敞而整洁,路两旁环卫工人在忙碌着,为路边的草坪和树木浇水,因为浇灌的水分充足,虽然已经是深秋季节,树木和草坪绿的多黄的少。 进入市区,街道整齐,楼房错落有致,有高耸的机关建筑,也有粉刷干净的居民楼房,这是个石油城市。人们生活水平较高,据说私人自驾车拥有率仅次于首都北京。 迎宾路走到尽头再经过友好路,就到了油田电视大学的校区,这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我们接了个工程---克拉玛依成品油站和代号703成品油站,地下管网腐蚀治理工程,受领导派遣到那里了解工程施工的环境。本来我们想找到乌鲁木齐输油气公司生产科的马同志,挂了几次电话没人接。无奈之下找到了此工程的承包商---江苏汉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巴州分公司的经理段金风,向他了解一些工程的有关情况。随后又与克拉玛依成品油站的朱站长及703成品油站的杨站长通了电话,其次又来到了距克拉玛依市区9Km以外的,克拉玛依炼油厂的大门前,(没进厂内,保安不让进)克拉玛依成品油站就在炼油厂内。就这样,那里情况基本了解清楚: 克拉玛依成品油站在距克拉玛依市以外9Km的克拉玛依炼油厂的厂区里,其站的职工吃饭在厂内职工食堂,本站没有能力解决监理吃饭问题,其住宿也困难,站内解决不了。厂外较远的地方有民居,但是无交通工具也无法来往于工地与驻地之间;703成品油站距克拉玛依市117Km,距最近的12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7Km,其站内职工吃饭自己做,住的床位紧张,无力解决施工监理的食宿问题。如果住121团场,没有交通工具也无法完成监理工作任务。 情况了解清楚以后,手表的时针已指到18点15分。回到奎屯驻地,那里已是华灯初上了,我们回来大约走了不到3个小时的路程。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3 06:59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