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自学成教授10-2 成助理翻译并转干 有了录音机,如虎添翼,精通英语的庞大学习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俄语和日语保持原有水平继续使用就是了。英语最有用,必须要达到精通的程度。我就用毛主席的老师杨昌济的话来指导自己。杨昌济说:“吾无过人者,唯有坚忍二字颇为著力,别人以数年为之者,吾以数十年为之,不患其无成就也!”开放国门以来英语最有用,是国际通用语言,必须达到精熟的程度。我主要是利用午饭后半个多小时的时段使用睡眠记忆法来强化记住单词,因为晚间不能影响妻子的睡眠。这样,我迅速把自己的英语词汇量扩展到两万多。 1983年6月把妈妈接到通辽后,我立刻上班,处理各项工作任务。我打听到,就在一个星期前,专职翻译的技术职称考试报名工作已经结束,当时我不知道这一消息。我打听清楚了,报名参加考试的条件是必须在翻译岗位上,大学本科毕业满一年。我自知自己是不够报名参加考试的条件,但是我确实在翻译岗位上,占了一条,总希望能让我参加考试,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于是我带着哲盟建筑设计院给我开好的介绍信,直接到了哲里木盟人事局,找到了一把手白局长。白局长四十岁左右,说话非常沉稳,人也挺诚恳。我用汉语、英语、日语和俄语向他介绍自己的自学经历和现在的翻译工作情况,介绍了我担任过翻译的哲盟的几个外资项目的商务谈判情况,还带去了我给设计院翻译的数十万字的资料,向他证明自己是专职翻译,并恳切请求白局长能给我参加考试的机会。 从表情上可以看出,白局长被我的自学经历深深感动。尽管已经晚了一个多星期,白局长还是立刻给内蒙古外经贸厅负责外语翻译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杨玉平先生拨通了电话。我在旁边听着到他们足足交谈了五分多钟,只见白局长放下话筒后笑着对我说:“还好,尽管你没有要求的大学本科学历,但因为你在翻译岗位,上边还是同意让你参加考试了。请你尽快补填这张申请表,让单位盖章后,马上给我送来,由我们补寄去。”我对白局长连声道谢后立刻回单位补办了全部手续并于当天交给了白局长。 我终于被获准参加据说是有来自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天津、吉林和内蒙古七省区翻译工作者参加的,由国家劳动人事部统一命题的翻译专业技术职称统考。内蒙古自治区的考场安排在赤峰市。 1983年8月7日和8日两天,我在赤峰市参加了这次由听力、笔试和口试组成的为期两天的考试。包括我在内哲盟共有四个人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另外三人是哲盟情报研究所的翻译魏女士(1982年辽宁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哲盟外贸局翻译冯先生(1982年内蒙古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和邢先生(1982年吉林外国语学校中专毕业生)。 后来我打听到我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又是工人编制的参加考试的专职翻译。我们都是提前一到两天就来到赤峰的,住在了同一个招待所中。别人都互相交谈自己毕业的院校等情况,我就在一边静静地听着。我发现各个都是大学本科学历,都有一段辉煌的学习经历,而我则是尽量少主动说话。 在这之前我没有参加过更多的英语考试,对于四择一的选择题很不熟悉,基本上没有做过,更谈不上什么解题技巧了。考试时当然全凭自己的语感来判断正误了,我经常阅读过的句式和表达形式,就认为是对的,否则就认为是错误的。考听力时,对我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我从来没有用过那些先进的听力测试设备,连基本的设备调试都是临时向别人学习和请教的。 全内蒙古自治区共有将近200人参加了考试,那阵势确实是我前所未见的,也算是开了眼界了。考前我也和其他的考生用英语和俄语对了对话,记得来自于满洲里商检局的一个叫刘兴范的翻译(后来成为了满洲里商检局长)是俄语专业的,他和我用俄语对话后说:“你应该考俄语才对,你的俄语肯定能考出好成绩,为什么考英语呢?何况英语还是刚刚开始学习的第二外语?”我说:“我觉得可能英语使用得更为广泛一些,考成英语翻译也许将来的机会更多一些。” 这也确实是一个挺困难的抉择。我在报考前也曾经反复向自己发问,心里也是挺矛盾的。用俄语来考吧,把握性肯定大得多,但将来应用的面儿窄;用英语开考吧,把握性小得多,然而用处却很大,很有前途。对于我这样一个既没有学历又没有干部编制的工人来说,似乎先保证能考上助理翻译才是硬道理,许多人在我报名前都建议我用俄语考,报考俄语助理翻译职称。但最后,我还是冒着风险报考了英语助理翻译职称,就是要有一点冒险精神吗。再说,我一无所有,怕什么?充其量是考不上,也丢不掉什么东西,我还是我,以后再努力。其实,我每天阅读的资料基本上都是英文的,我还是自信有点希望的。 听力考试难度很大,许多人考试结束后在考场外交流时还不知道听力材料的内容。我觉得90%以上以上的内容我还是能听懂的,其余的不到10%内容,我就根据上下文来进行推理判断。因为年头久远,具体的听力内容现在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笔试有一定难度,现在回忆起来,似乎相当于英语八级的水平吧!不管怎么说,终归是国家劳动人事部命题,七省市统考,考题有相当难度是正常的。再说,从参加考试的资格来看,要求大学四年本科毕业,至少有一年的翻译工作经验,这样算起来,应该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全国统考入学的大学生才有资格参加考试。而那一批大学生恰恰应该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经过全国统考入学的大学生了,严格要求也是应该的。其实我心中暗暗对自己说:“我这是和有机会在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入学的大学生一起接受国家的检验,看看我这个自学的工人能不能达到恢复高考后入学的大学生的水平!” 笔试题中有一大段英译汉,说的是基本粒子的种类和特性,除了质子、中子、电子等之外,还有什么夸克等似乎生僻一些测词,但是对于我这个每天都要把新华通讯社自然科学参考消息通读的人来说,又恰恰是轻车熟路。考试完毕走出了考场,许多考生都在议论那一段难于读懂的天书,因为我知道内容,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和震惊。 还有一段阅读理解题,说的是大热天里发生的故事,原文中有dog days的字样,相当于汉语里的三伏天。有意思的是,有的考生也许是根本不知道这个习惯表达方式,也许是开玩笑,竟然对别人说:“dog days我翻译成了:这个狗日的天儿?”说得大家哄堂大笑。 到了口试部分,我了解到有朗读所给的短文、回答考官就短文提出的问题和考官自由对话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是5分制。我倒是没有觉得很难,立刻通过了。后来听杨玉平说,我的考试成绩是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名。 一个多月后,记得是9月里的一天中午,我在通辽市游泳池游泳间隙坐在池边休息时,盟设计院的郑工程师告诉我,我的助理翻译职称批下来了,通知书已经发到了设计院。我迫不及待地离开了游泳池,回到设计院,拿到了获得英语助理翻译的通知书,真让我激动万分。 这时我才得知,哲盟参加考试的四个人中只有我和邢先生获得了助理翻译职称。全自治区参加考试的近200人中,只有31人及格而拿到了翻译系列的技术职称证书。 这就是说,尽管我没有上大学,但是通过自学,达到了大学本科的实际英语水平,而且比绝大多数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好一点,这对我是巨大的安慰和鼓舞。文革使得我不能高中毕业后考大学,我终于通过自学补救过来了! 几天后,黄院长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告诉我一个天大的喜讯:我可以由工人编制转为国家正式干部了。因为我已经有了助理翻译的专业技术职称,按照哲盟当时的规定,给我转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就这样,我也成为了国家正式的干部。 至此,文革期间都属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范畴的我和妻子,都完成了从农村公社社员到城市国家干部的转变。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2 19:26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