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自学成教授10-1 成助理翻译并转干 尽管已经成为专职翻译,但我仍然是工人编制,以工代干。能干自己喜欢的工作,我非常知足。 1980年,通辽市科协开始请我为科技人员业余讲授英语。那时候的课时费很低,记得每课时只有八角钱,收入非常有限。但考虑到那时的工资水平很低的事实,应该说,这也是一笔不错的业余收入。当第一笔课时费发到我手中后,我和妻子都十分高兴,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有第二职业收入的人少之又少,寥若晨星。尤其是当时我每个月的工资只有43.33元,妻子在东郊小学的工资收入也只有三十多元。那时我每周上四次课,每次两个课时,每个月下来讲课收入也有25.60元,这可是很可观的一笔收入啊! 家里的日子立刻宽松多了,妻子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了。尤其是晚间我备课的时候,她会用奶粉沏上一碗热腾腾的牛奶悄悄地端到我的面前,这时候,我特别有幸福感。古人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其实,以前我很难理解那种情调,此时此刻,我才体懂得了其中的韵味。被亲人认可而得到的温暖呵护和照顾,给我增添了无尽的动力! 家中也逐渐添置了一些家具,小日子红火起来了,家中的笑声也更加开朗了。记得我和妻子刚刚相识不久,我曾经在信中抄送给她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中读过的一首清代民谣:“阿哥走进屋,就在那茅草铺上坐。面对着阿妹呀,咱们两个要说说。拿出两个冷馍馍,你一个我一个,就着热水喝。日子虽清苦,情谊可不薄。心贴着心,倒也快活!”当时,我们下定决心,就是在农村务农终生,过着清苦的日子,我也会和妻子快活地搀扶着走完人生的坎坷之路。没想到,现在天天都能喝上牛奶了,日子越来越好,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终于走上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宽广道路,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无比幸福啊!我和妻子都想起了刚成家的艰难岁月: 我俩举办婚礼主要是为了办理我爱人的农转非手续。没有房子,在县民政局的荣复转退军人招待所举办的婚礼,婚后第二天就分居了。半年多以后,我们才真正居家过日的。还是瓦工组长王守礼老师傅给联系到的住房,东郊区的一家农舍,租房居住。那时家中只有纸盒子当做衣箱存放衣物等,家中四壁空空,一无所有。妈妈愿意跟我度过晚年。把妈妈接到通辽后,看到我们家的简陋样子,妈妈哭了。结婚时我没收父母一分钱,父母给了30元,和妻子商量后,我在回信中表示了深深的谢意,又通过邮局退回了30元钱。因为父母当时生活很不宽裕。走出家门下乡插队就必须自立。1968年夏季乘坐知青专列去通辽的前一天,我对父母说:“我21岁了,离开家插队下乡就必须自食其力,以后我不会再接受父母一分钱!我只有孝敬父母的义务,不能再吃父母了!”下乡后,没有足够的钱时也不回天津过春节。想起1976年12月27日我的独生子晓康出生的那天,家中没有一块煤,只有秋季我沿着明仁大街用耙子搂来的杨树叶子和从附近捡来的煤核。当时我从事721工人大学教务和总务工作。校长周卓仁冒着鹅毛大雪用自行车给我送来一麻袋煤块。尊重当地习俗,周卓仁校长连我家门都没进,就走了。雪中送炭啊!我感激的热泪盈眶!那时候恰逢文革刚刚宣告结束,国民经济处于极度困难之中,唐山大地震后的重建工作正在进行中。通辽市东郊煤场没有一块煤炭。运送煤炭的列车没等停稳,抢煤炭的市民就扒车用铁锹往自家的麻袋中抢装煤炭。抢煤炭导致械斗,听说有人在械斗中被铁锹劈死。 我不知怎样才能报答周卓仁校长的大恩大德!就把他当作的了自己的亲哥哥对待。周卓仁校长老母亲去世时,是我给她老人家整容、穿上寿衣的。以后只要想起周卓仁校长,眼角就湿润了。 通辽市科协还成立了英语协会,互相切磋英语学习和翻译技巧,我也参加了。记得当时还特别组织会员翻译了阿波罗登月的那一段美国之音的报道,互相探讨翻译技巧和规律。 我在设计院工作期间最要好的朋友是从事建筑设计的郑向群工程师,我俩几乎天天见面,并一起搞健美锻炼。我们自己制作了卧推架,锻炼臂力和腕力的扭棒(下边坠上绑好了的红砖),哑铃等简易的锻炼器械。我俩都锻炼得肌肉发达,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我们还认真阅读设计院订阅的每一期《健与美》杂志,仔细研究各种锻炼方法,钻研饮食健康和迅速使肌肉发达的各种营养食品的烹调和食用方法。比如肉类和豆制品在一起食用并细细地咀嚼,能够产生中国人食品中及其缺乏的几种赖氨酸等诀窍。我们几乎每天都买大豆腐,坚持食用健康食品,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成了半个营养专家了。比如,各种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等数据我们都倒背如流,并能以最合理的方式搭配使用。 郑向群工程师不是天津知青,但他的妻子赵金兰是天津知青,当时担任哲盟毛纺厂工会主席,人很好,是天津知青中的佼佼者。我和郑向群工程师两家走的挺近,也互相到家中促膝长谈。总之,我们是最要好的朋友,无话不谈。 1980年郑向群工程师承担了哲里木盟直机关幼儿园的扩建设计任务,经他介绍,我得以把儿子小康送到当时最正规,条件最完善的盟直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要知道,按照当时的规定,只有盟直属机关的干部才有资格把子女送进这所幼儿园。盟直幼儿园聘用了不少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非常规范。从1980年9月1日到1983年7月份的三年中,小康都在盟直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独生子小康入园时是三周岁零九个月,离开幼儿园时正好是六周岁半,到了1983年九月份,小康还不满七周岁,本来还不到入学年龄,但由于他的母亲是东郊小学教师,根据规定,也可以入学。这样,生日是12月27日的小康得以提前一年上小学。 小康进盟直幼儿园后,不但能接受正规的幼儿教育,而且锻炼了他和同龄人交往的能力。对于我和妻子来说,也是很难得的。 哲里木盟机关直属幼儿园实行全托制,每周一早晨送去,周六傍晚接回家。这就使得我有了更多的时间集中精力继续深入钻研英语和各个与工业和民用建筑有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我的外语水平,增强我的工作能力。妻子也于1981年9月1日进入通辽市教师进修学校以脱产方式接受中等师范教育,并于1983年7月获得中师毕业证书。 我每天惜时如命,把工作和学习和体育锻炼安排得既高效又充实,可以说把能够为我所用的一切时间都充分加以有效利用。当时设计院的书报期刊订阅工作由我来负责,我推荐了三十多种外文工民建相关期刊,还推荐了新华社英文科技参考消息,都是最新的监听记录整理成的原文科技资料,涵盖了各个不同的自然科学专业。我基本阅读了每一期的期刊,并为每一期都标注出翻译成中文的内容提要和目录。新华社英文自然科学技术参考资料更是我每天都认认真真阅读的对象,并且做出了供自己使用的笔记,这无疑大大扩展了我的知识范围和视野,使我的英文词汇量猛增,阅读时感到似乎是摸到了科技的时代脉搏,跟上了时代的科技步伐。 后来买了夏普牌的砖头录音机,就立刻几近疯狂地运用睡眠记忆法,力争把英语打造成精熟。 睡眠记忆法是开发右脑功能的科学记忆方法。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有意识记忆,使用的是左脑;另一种是无意识记忆,使用的是右脑。绝大多数人都只使用了有意识记忆。睡眠记忆就是无意识记忆,是开发右脑的方法之一。右脑的记忆潜力实际上比左脑大得多。人在熟睡状态下能加深记忆白天学习过的内容。整夜都可以使用睡眠记忆法,而最好的两个时段是睡着后的半小时和醒来前的半小时。把白天学过的单词、词组或句子用复读机以反复复读的方式轻声播放,就能加深记忆。朗读录制的英汉对照带拼写的词汇磁带就可以用于睡眠记忆。如计划平均每天记住10个单词,10天要记住的100个单词为一组,请从词典中查出含有单词的一两个例句。白天要认真记忆(记忆的方法后面进行介绍)。晚上睡觉前用复读机反复进行复读播放。连续十天,每天都要昼夜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这100个单词。十天后就会较牢固地记住这100个单词,连拼写都能记住。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2 19:39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