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知青自学成教授4-2 上山下乡后自学各种劳动和生活技能

2016-3-30 11:55|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325| 评论: 0|原作者: 大漠苦菜刘志明

摘要: 知青自学成教授4-2 上山下乡后自学各种劳动和生活技能 提起杀猪,还真得说说这门技术。我看过社员中杀猪的快手儿是怎么抓猪、捆腿儿、封猪嘴、执刀、捅心、接血、后腿割口儿、吹气儿后把滚圆滚圆的猪褪毛儿,然后开 ...
知青自学成教授4-2
上山下乡后自学各种劳动和生活技能
提起杀猪,还真得说说这门技术。我看过社员中杀猪的快手儿是怎么抓猪、捆腿儿、封猪嘴、执刀、捅心、接血、后腿割口儿、吹气儿后把滚圆滚圆的猪褪毛儿,然后开膛、灌血肠儿等全套程序,连步法儿都挺讲究的,没有废步儿,没有多余动作,那叫一个利索。我认真琢磨了好长时间,才用集体户的猪练手儿的,还挺见效,一点也不慢,活儿也干得不拖泥带水,社员还挺羡慕我的!有时候社员家中杀猪还请我操刀呢!
杀猪后,我们也偶尔包上一顿饺子,改善伙食。男生会包饺子的不太多,一般负责擀饺子皮儿;女生差不多都会包饺子,但包得好的也不多。我既能擀饺子皮,有会包饺子,而且包出来的饺子与众不同。多数人把饺子馅儿放到饺子皮中央后,先把饺子皮儿折起来,中间捏上一下,再包成饺子。饺子后边的褶儿并不整齐,饺子的样子也是偏长。我的包法是从一边赶着往前包,饺子背后的褶儿非常密集,整齐划一,大小均匀,形同元宝,不时赢得羡慕的目光。
双泡子社员田中元曾经在通辽县的一家饭馆儿当过大厨,厨艺还真不错。我知道后就在他被社员请去做饭时,注意观察和学习他的烹饪技术,尤其是刀工。他能用“敦刀”的手法切成头发丝一样细的土豆丝儿,然后放到清水中让淀粉渗出,换三次水后再炒出一盘儿醋溜儿土豆丝儿,又甜又脆,非常爽口。我特地偷艺学会了“敦刀”切土豆丝的技术,还在集体户和社员家露过这一手儿,炒出的菜确实美味爽口。
后来有的集体户知青被选调到通辽的工厂、砂矿、铅矿,或者进了木里图师训班预备当教师。每次集体户都要为被选调的知青拆洗被褥,再赶时间把被褥缝制好。男知青中针线活儿好的不太多,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常常去帮忙缝制被褥。做被子时我们往往一个人缝一趟,而我用的是专门做棉活儿的细细的、长长的棉绗针,戴着顶针儿,动作熟练,速度又快,挺自豪的。
每年我都组织集体户知青自己动手做大酱。用黄豆和咸盐做原料,把黄豆精选,剔除坏的、变质的豆粒和其它杂质,清水洗净,放进锅里加水煮熟,待汤焅净,豆粒用手一捻即酥烂,熄火焖至次日上午,豆焖成呈红色,压成均匀豆泥。酱泥干湿适宜,过干了难以团聚成坯,影响正常发酵;水分过多酱坯过软难以成形。酱坯大小一般以三斤干豆原料为宜,约为30公分长的横截面积20平方公分柱体,最易于发酵酶变。放到室内阴凉通风处晾到酱坯外干(约三、五日),然后在酱坯外裹以一层牛皮纸(防止蝇虫腐蚀、灰尘沾污等),放在阴凉的地方通风处,坯件间距约一寸,酱坯多时可以分层摞起,但以细木条隔开,约一周时间将酱坯调换位置继续贮放如前。发到一定的程度,里面都长白毛了才好。到了农历四月十八开始下酱。去掉外包装纸后把酱坯放入清水中仔细清洗,刷去外皮一切不干净的东西,然后把酱坯切成尽可能细小的碎块,放到大缸中。缸要放置在窗前阳光充分照射的地方,为避免地气过于阴凉,最好要把酱缸放在砖石上面。随即把大粒海盐按二斤豆料、一斤盐的比例用清净的井水充分融化,去掉沉淀,注入缸中,水与碎酱坯大约是二比一的比例。然后用洁净白布蒙住缸口。三天以后开始打耙。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订了一块板)打耙,大约坚持打耙一个月时间,每天早晚各打一次耙,每次二百下左右,把沫子盛出来丢掉,直到酱要发劲儿,就是酱液表面生出沫状物的时候。每天打耙酱会变得很细,等酱充分发酵后就可以吃了。为了通风防雨,缸口上要罩上一顶“酱缸帽子”。农村酱帽的传统制法是就地取材用秫秸或苇子秸编成大草帽形状,既透气又防雨水。
说来也怪,家家都是四月十八大酱下缸,做法也都一样,用的都是生产队分的大豆,可就是一家大酱一个味儿,各不相同。大酱能吃上一整年,可以说家家全年大酱不断。最常吃的一口儿是小葱或大葱蘸酱,当然,辣椒、茄子、黄瓜,几乎无论什么蔬菜和野菜都能蘸着大酱吃,这是最基本的下饭菜。我们做的大酱很好吃,还得到不少社员的夸奖。
    另一种居家过日子的技能就是渍酸菜,当地人把“渍”字发音为ji,就是用大白菜腌制酸菜。方法不复杂:把白菜去老帮码放在容器内,一般是大缸内,尽量把所有空间挤满,如果不好放可以把部分白菜切开。加满开水,加一点盐,不加也行,用石头压上防止白菜漂起,不要让白菜露出水面,把缸的上面用黄泥封好,与空气隔绝。封口是为了防止空气重新溶入水中。放置在摄氏10-20度气温中20天以上,温度越高发酵时间越短。这一步是做好酸菜的关键,搞不好会腐烂。酸菜经乳酸杆菌(乳酸菌是对人有利的菌)发酵后,产生大量乳酸,不仅口感好,而且对有利健康。要警惕亚硝酸危害健康,酸菜一定要足够酸才行。
吃的时候,把酸菜片成丝,跟猪肉片炖在一起,做成粉条儿汆白肉最香,还不腻人。我们年年都腌制三四大缸酸菜,大缸齐胸高,酸菜差不多能吃上近一年。
我们常年要吃发面的苞米面大饼子,三十多口子人,每次要贴十五六斤大饼子。放多少“面起子”来发面,直接关系到大饼子的质量和面起子的用量,毕竟,这面起子是要花钱买的,能省就省。我就用优选法,即黄金分割法,也称为0.618法。我只试验了两遍,就得出了最佳数据:七斤苞米面放三钱面起子,这确实也是最佳比例。
我当时之所以特意钻研和学习持家,也是基于长期考虑的。闹文革,大学不招生了,学生两派搞武斗;工厂也不能正常生产,有的工厂因武斗而遭到破坏,工人上班时也不是全干活儿;科研机构多数处于停滞状态;各级政府成了革委会,主要机能是革命,而非生产。只要文革不停下来,这种状态就不会改变,青年学生就无法进大学,也无法进工厂上班,只能被溶解到五亿农民的汪洋大海中,才不至于成为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失业群体,所以,上山下乡政策还必然要持续多年。除非城市能够提供职业容纳年轻人,知识青年就只有在农村呆着。知青既然扎根农村,就得有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方方面面的准备,就得学习农村的各种生活技能。知识青年就应该有知识,勤于学知识、会用知识。知识可能一时“无用”,不可能永远无用。社会可能乱一阵子,不可能永远乱下去。我认真地一遍遍地读范文澜编著的《中国通史简编》,明明白白的事实是:乱几十年,治几十年,反反复复,治乱交错。我坚信,知识绝不会永远无用。即便一辈子在农村,优选法和其他知识不也并非完全无用吗?农村科学种田,也并非不需要知识呀!学习农活儿和持家本领,起码能维持自己的最低限度的生存基本需求。
我还认真学会了脱坯盖房,垛墙打墙等本领。当地俗话说:“脱坯、打墙,活着见阎王”,那可算是累活儿了。我们知青的院墙是自己打:用木板夹着土,再上去抡起木槌打实;后来的猪圈也是自己用叉子挑起麦秸参合湿土垛起来的。每年我们自己把房子顶部抹一层粘黄泥和麦秸混合成的保护层,两三年后,屋顶越来越厚,也越来越重,就得挑掉顶层一部分重新抹一遍。
炕洞需要一年一清理,否则黑色的焦灰就会堵塞烟道,造成排烟不畅,烧火做饭时灶膛就会往外炝烟。刚下乡的冬季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大队知道后曾派来了叫李真的富农给我们疏通炕洞,那可是脏活儿,贫下中农不干,只能派地主富农来干。我作为伙食长,有心自己学会这种本领,就仔细观察,详细询问各种排烟故障应该如何判断和排除的方法。李真说:“远截柴,近燎烟”。就是说,远处的炕洞不通畅,柴火烧不透,叫截柴;近处的炕洞不通畅,灶膛就会燎烟。我还详细询问了炕头处迎风坯应该怎么放置,角度多大,火炕的坡度如何掌握等方方面面的技术,都牢记在心。很快我也掌握了这门搭炕、通灶和排烟的技术,集体户再出了灶和炕方面的问题,我们都能自行解决了。
自己钻研学会各种农村生活技能,也乐在其中!



谢谢版主!在农村,不少知青努力学习,艰苦奋斗。艰苦的环境磨练了知青,使得他们真正成长起来了!

是的,部队也是个大熔炉,把年轻人百炼成钢。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2 19:22 , Processed in 1.138802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