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自学成教授3-3 中学时代的自学尝试 文革中我不参加任何派别组织,睁大眼睛观察政治运动进程和走向,潜心读书思考问题。一位同学去过天津造反派的一个指挥部,见到被“俘虏”的保守派女性竟然赤身裸体给造反派头头儿端茶递水,他深感震惊,从那以后再也不跟着“造反”了。和平路上“文攻武卫”的游行队伍和对立派的武斗冲突曾经差一点伤及我这个在劝业场二楼古旧书门市部买书的普通百姓,让我心有余悸。这一切也使得我对文革本能地产生了疑问和思考。我阅读了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撰写的书,书名叫震撼世界的十天。十月革命时他在彼得堡,真实记录了十月革命那十天的全过程。发现真实的十月革命和斯大林时代书中的十月革命很不相同,对于十月革命有了不少感悟。也查阅了古巴的革命史有关资料,认真阅读了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书:历史将判决我无罪,反正是想尽一切办法了解社会主义革命。星火燎原和红旗飘飘我几乎都读过了,也有许多思考。 1966到1968年是我读书最多的两年:读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1966年冬季我和十个同学一起组成了红色长征队。1966年11月份我开始了文革中的全程步行串联,并把步行串联当作了解社会,了解民众生活,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的一次自主学习和实践过程。本来乘坐火车是完全免费的,到了大城市吃饭也是全免费。可是我没有选择那种“省钱”的“旅游方式”。当时确实有不少人把大串联当作了“免费旅游”。倒不是我不喜欢旅游,平心而言,“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游遍名山大川是我终生梦寐以求的。我是把步行串联当成了解社会,了解民众的难能可贵的好机会,绝不肯轻易放过。 我们把目的地定为延安。实际上到太原后,中央文革小组通知暂停革命大串联,我们又从太原返回天津了。 我们是1966年11月份我们出发,实际经过的地方是:杨柳青、独流、文安、任丘、高阳、蠡县、定县、石家庄、平山、获鹿、井陉、娘子关、阳泉、寿阳、坪头、太原。返程折回到石家庄、保定、涿县、良乡、长辛店、卢沟桥、北京、通县、廊坊、武清、汉沟、北仓、天津。 在河北省任丘县,地道战的发祥地,我们参观了当年的部分地道,听了当年老八路和村民的讲述。学大寨先进典型在河北省平山县南滚龙沟白天和村民一起扛石头修梯田,晚上座谈了解村民的实际生活情况。去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放牛郎的家乡,我们广泛了解农民的生活,亲眼看到了村民生活得非常艰苦。只有三户人家的石片坡村,家家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给我们做饭的农妇,把火点着后,往锅里贴地瓜饼子,盖上锅盖后,用脚把秸秆儿先是踩扁了,然后用手端着秸秆儿大猫腰斜着身子,让眼睛能看到火苗儿正好儿烧燎着锅脐儿,为的是能节省一点柴火。这里的老人常常在冬季扛着一个小耙子去山上楼一点儿杂草,背回家来当柴火烧。家里养了几只鸡,就是全部零花钱的来源。我们每人每天给农民留下的三角钱和一斤全国粮票,可着实让房东感到挺高兴,这样一来家中就能多一点现钱了,买点儿咸盐、火柴什么的。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也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有的膝盖部位小一些的新补丁又盖上了旧补丁。在那里农户家中,见不到什么东西是废弃物,就连炕上放着的装旱烟的笸箩都是用火柴盒粘接成的,生活已经简朴到了极限。那里的老人们抽烟舍不得用火柴点火,而是用火镰打火儿,火柴只供厨房点火用。我们写一些简短的笔记也尽量用白天时间,时刻记住节省老乡的灯油。山村里天一黑村民早早就睡下了,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只是偶尔听到有狼或豹子的叫声。还到了西柏坡,采访了董必武的老房东和许多村民,学习革命传统。 在阳泉我们下了第四矿务局的百米深矿井中,亲身体验矿工的采煤工作。在掌子面和拱顶面,我们都参与了两天的挖煤劳动。气压较高,耳朵像要炸开一样难受。挖煤时,拱顶部滴着水,身上冒着汗,胸闷气短,心跳加快,两腿迈不开步,双手使不上劲。 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农户家中,睡觉前和村民交谈。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到建国后的农村变迁,都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都做了详细记录。甚至石片坡村的每户农家年收入也都做了力所能及的询问和统计。路过的大城市有石家庄、太原和北京,文革都造成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平山县农村搞“大兵团作战”,超越了公社范围调动劳力而不能做到出工就受益。这种超级的“一大二公”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少农民甚至怀念土改后那几年的好日子。 步行串联的三个月是我生平第一次认真地读社会这本无字的书。白天“行军”时思考采访所见所闻,苦苦探求社会的真实知识,使得我的认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那是一次真正的社会大学的自修自学!我开始对文革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努力尝试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了。其实这也是我非常重要的自学经历。 由于俄语学得好,许多同学让我替他们给莫斯科第三十一中学的朋友写信、回信。上俄语课时一般情况下是不提问我的。一旦来了教育局或外校的听课老师坐在教室后排,我知道准会提问我,好在每次都给学校和老师长脸了。 初中时我读到了一篇介绍超比例循环记忆法的文章,如获至宝。于是我就广泛使用这种方法来记忆俄语单词和重要的数理化定理、公式,真是事半功倍,成效显著,使我兴奋不已。从那时起,超比例循环记忆法就一直跟随着我,尤其在帮助我用较短的时间自学和掌握英语的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凡是需要理解的,就绝不背诵。凡是需要牢牢记住的,就使用超比例循环记忆法。几十年来我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我在二十一世纪初编写了学习英语和记忆英语的几种参考方法,被烟台大学放到了互联网上,其中介绍说:超比例循环记忆法用来记住使用频率稍低的单词,当然,也可以用这一方法去记忆任何信息块。这一记忆方法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揭示出来的。他是德国试验心理学家,专门研究机械记忆的规律。艾宾浩斯发现了人类遗忘的规律,并且用一条曲线表示出来,这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超比例循环记忆法就是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而产生的。比如当天要记住100个信息块,用功记了一整天,晚上经测试,发现全都暂时记住了。第二天再次测[url=]缩小编辑框[/url]试,发现忘记了80%以上,以后忘记的速度会越来越慢。这样的遗忘规律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什么时候复习最好呢?与曲线相一致的复习时间应该是第2的n次方天。即第2、第4、第8、第16、第32、第64、第128天。复习6 – 7次后,一般就能完成从暂时记忆到永久记忆的转变。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少做无用之功,较有效地利用了时间。这是一种强记的好方法。许多国家的特工人员就是用超比例循环记忆法来记忆密电码和外语单词的,成效显著。难以掌握的单词和词组可以用这种方法去记忆。在特定的某一天可能会有几组单词需要复习,这需要自己有一个详细的记录和安排。 后来我就在放寒暑假前借来高年级各科的教科书自学,有一次朱景新老师出的数学题作业,我做完之后,又用高年级课本上的方法做了一遍,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强烈的求知欲望催促着我去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拉赫米托夫的形象使我激动不已。这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完美的人,纯粹的人,有利于社会的人。拉赫米托夫德、智、体全面发展:他一心为普通百姓谋福利,不是为了一己的私利;他博学多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都通晓;他刻苦健身,体格强壮,像传说中的伏尔加河大力士纤夫;刻意睡钉床以磨练自己的意志。我甚至要处处学习他、模仿他。 另一本书是伏尼契的《牛虻》,其中的男主人公牛虻也是一位意志坚强的爱国者。牛虻意志坚强到人的生理和心理极限。书中的许多段落我都做了详细摘录。 俄汉对照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最喜爱的小说之一,以奥斯特洛夫斯基为原型的保尔更是我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他那坚强的意志鼓舞我一生奋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奥斯特洛夫斯基名言我终生牢记,不论是俄语原文,还是中文译文我都倒背如流。在我遇到各种困难时,这名言就从心底油然而生:“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下面是我俄语朗诵奥斯特洛夫斯基名言的音频文件链接:file:///C:/Users/Washbor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 高尔基的三部曲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我羡慕他那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深刻认识。高尔基童年所经历的苦难,是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人生的历练成就了高尔基,成就了他那伟大的作品,也成就了他那辉煌的人生。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我还能用俄语背诵高尔基《童年》中厨师斯穆雷督促他读书的《在人间》一节:file:///C:/Users/Washbor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png 读到好书,才能获得大智慧!”就是斯穆雷对阿廖沙说的一句印象最深刻的话。这句话我也牢记在心了。 记得有人说过,千篇一律的生活等于缩短了生命,我赞成!如果可能,应该多多体验不同的职业经历,包括各种各样苦难的经历,以加深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年轻时吃苦受罪未必是坏事,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好事。自学,就其本身来讲更多的是从社会中学习,读懂无字的书。 您真有才,评论都是用诗句,佩服!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2 19:24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