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她永远留在黄土高坡:誓言无声】

2016-3-23 06:33| 发布者: 鹤鸣| 查看: 341| 评论: 0|原作者: 林逸

摘要: 她永远留在黄土高坡:誓言无声 林逸原创 清明前夕林逸仅以此文写给长眠乡村的兄弟姐妹! 1968年12月,我曾经在湖北洪湖岸边插队8年。2009年我看到《北京文艺》孙春龙题为:《留守陕北的北京知青》一文, ...
6597689891215477369_副本_副本.jpg
她永远留在黄土高坡:誓言无声
       林逸原创
清明前夕林逸仅以此文写给长眠乡村的兄弟姐妹!


          1968年12月,我曾经在湖北洪湖岸边插队8年。2009年我看到《北京文艺》孙春龙题为:《留守陕北的北京知青》一文,萌发了写这篇祭文.这是我7年前在北京家中还不会电脑的时候,用手书的一篇文字,时值清明节在知青论坛发表,以示怀念当年插队延安窑洞的这位知青老大姐逝世十周年!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四十七年前,二万八千名北京知青插队落户陕西延安。这是一列开往大西北的知青专列。列车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她们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展望。年仅二十岁的北京女知青高玉珍也登上了开往陕西黄陵的知青专列。来到黄陵县桥山公社长墙村插队落户。



   几十年的插队变迁,来自北京朝阳区百子湾的女知青高玉珍,多少次梦回故乡北京,最后因病宣判而烟消云散。十年前的二零零六年,北京女知青,她在黄陵自家窑洞的炕上与世长辞。高玉珍的葬礼十分清冷,北京老家没来一个亲人,五名前来送葬的留守知青被当作“娘家人”。“娘家人”的花圈上将高玉珍称为战友。


    高玉珍,这个刚烈的北京女知青因为同队知青的一个玩笑,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那是一个寒冬腊月的一个深夜,同舍三名女知青让高玉珍去门外拿尿壶,光着身子的高玉珍刚出了房门,便被恶作剧的关在门外。慌乱之下,高玉珍跑进了对面的农户家——。以后发生了大家都不想看到的那一幕——。怀孕后的高玉珍嫁给这个没有婆姨的,还带着儿子的,年长她许多的,没有文化的老农民。


   高玉珍,一个善良的北京女知青。你不避秋风擳雨,不服孤雁离群的命运,不怕风雪严寒。变乱中发挥了良母的天性,变乱中达成了贤妻的使命,在頽恒贩诸中建起了苦难的窑洞之家。你在世的时候受尽了知青未曾有过的苦难。你的一生给予自卑沮丧,极不相配的陕北老农民极大的鼓舞和慰藉。你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家人,熄灭了自己。


  我看见老知青在黄陵县店头镇长墙村、高玉珍家拍摄的两孔极小窑洞的照片。那窑洞就是高玉珍一生苦难的栖息地。那扇残缺落臂的大门,是她风雪严寒辛酸生活的见证。当我看见老知青拍摄荒野中的一座孤坟,内心深处一阵心酸,十年来风霜雨雪的拍打,荒野中的坟堆已慢慢见平。在一堆乱石中,没有主人的墓碑。有谁会想到,在这里长眠着一个北京老三届女知青。这是四十七年前怀揣理想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插队的小姑娘啊!谁看见这座孤坟都会凄然泪下。她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政策。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弥补的遗憾,人生最大的痛苦是难言的痛苦。她的生命与时代的血与火熔铸在一起,没有悲壮,只有苍凉。她留在人世间岂能是一个长长的记忆?高玉珍带着永不能归故乡的遗憾走了。我和她都是同时代的老三届女知青,我对她这位知青大姐,有着深深的同情和无尽的思念。内心深处只有一声叹息!安息吧!高玉珍。从此再无人打搅你,来生会有一个爱你的和你也爱的知心爱人!你在桥山静静的等待吧!我们都去天国的那一天,我将和你紧紧的拥抱。写到这里,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心灵深处难免有些感怀:当年北京一小丫,延安窑洞映朝霞。蹉跎岁月泥滚爬,英年早逝五十八。遍野风沙扑面来,满目苍痍更堪悲。岁月蹉跎不愿天,泪洒陕北无他语。凄凄惨惨长吟绵,骇骨抛洒荒野边。乱石从中一孤坟,魂断黄陵草凄凄。永葬黄土高坡,望我北京,北京不可见兮,永留痛哭.......











3

鲜花
3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 20:03 , Processed in 1.123202 second(s), 2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