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为纪念母亲诞辰一百年而作

2016-2-20 11:02|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234| 评论: 0|原作者: 高鸿芳

摘要: 1943年阴历12月23日,旧历小年,我出生。据妈妈后來我长大对我讲:婴儿时我的嘴急,每要吃奶时,等不到奶热好,就急得哇哇直哭。在家中哥四个中,我长的最像母亲。有时这让母亲一时手忙脚乱,父亲有时一边看书,一边 ...
       1943年阴历1223日,旧历小年,我出生。据妈妈后來我长大对我讲:婴儿时我的嘴急,每要吃奶时,等不到奶热好,就急得哇哇直哭。在家中哥四个中,我长的最像母亲。有时这让母亲一时手忙脚乱,父亲有时一边看书,一边用脚掂动哄我,母亲赶忙去热奶应急。由于五年之内添丁两个,家中顿时热闹起来。有时父母晚饭后,将我们挡在床里面,看我与哥哥爬来爬去,满屋欢乐。
       1945年阴历2月初八,大弟弟出生。由于大弟弟模样有些像外祖父,所以带些佛缘。预示日后命运不错。果然大弟弟日后,在文艺上有出人头地之表现。
       家中有了三个男孩,在经济上支出增加,但由于父亲第二次从日本返回,任东北观象台台长之职,母亲依然坚持上班。家庭经济收入尚可,有时候外祖父也能接济一下,大舅此时也随母亲住在一个城市,当时他自己开家钟表店,生意不错。当时大舅为母亲买下一个德国产的挂钟,价格便宜,经久耐用。其报时的叮咚声让人难忘,一直到1987年初,父亲去世,此钟才为三妹收走珍藏
      1947年大妹妹出生,在我们的八个男女中,她最像母亲,动作、语气、形象、个头等方面都十分相似。19489月开始,著名的辽沈战役开始,当时解放軍围困长春,切断长春守军与外界的陆路联系。经过一段时间,城内断粮,除去强抢百姓的粮食外,蒋介石只好空投粮食接济。一俟飞机飞临长春上空,就会响起警报。各家赶紧关好门窗,免生意外。守军则四处追寻空投粮食。当时我家在四马路的一栋二层小楼居住,一听见警报声,母亲则急忙招呼几个孩子安静下来,吩咐不要外出!有几次我和大哥,趁妈妈忙别的事,哥俩瞅机会溜出家门。在外面除去看到六十熊的士兵们,满世界追找空投的物资。也有个别空投粮食砸坏百姓房顶,也有砸死人的事发生。不过也看到胆大的百姓,趁士兵无暇顾及时,用盆或碗,将摔坏的米袋周围的大米,收拾起来。我们见状也赶忙找来家伙,趁机也弄点大米。夲以为是做件好事,母亲会夸奖我们。相反母亲得知此事,狠狠地教训我们一顿:小孩子添什么乱!不知道投下的东西会砸死人吗?就为这点粮食,连小命都不顾吗?!
       随着解放軍的围困时间增加,城内粮食极缺。有许多人因断粮而死亡,为减少平民的死亡,交战双方协议:允许城内平民出城到解放区。那时父亲己先头,与一些技术人贞先投解放区。母亲换辆两轮手推车,我与大弟、大妹坐车上,大哥随母亲推车跟着走。一出城郊外大路两边躺满,各色各样己死或行将死亡的难民。这样母亲推着车,艰难的朝吉林的卡伦解放区去,后来几个先期抵达解放区的父亲及几个亲戚,将我们接回家。从那里听到长春守军六十军起义投诚。不久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
战争残酷民受难,
围困绞杀粮食断。
平民出城奔光明,
守军投诚民出关。
一家团聚解放区,
东北解放人民欢。

      1948年秋,二妹出生。她与大妹年纪仅差一岁多,但性格却不同:大妹较沉稳;二妹较外向。但是俩人为人热情是相同的,文革期间,大妹在北京人大附中念高三,二妹在农大附中念高二。俩人观点相同,共同参加四三派文宣队,展示一下她们的文艺特别是歌舞方面的才华。1948年底东北已大部分解放,当时在岗的科技人员、知识份子,均得到任用。父亲为任命为东北
空军气象训练大队的主任教员,享受团级待遇。全家人也随之沾光,父亲在部队上吃小灶,我们与学员吃大灶。不知何故,父亲管二妹叫小丫崽。
      1950年,我们随父亲搬到沈阳。家就住在裕民街七号,那是栋日式别墅的二层小楼。我家住一层,另外一家住二层。房屋房间宽敞,门窗也大,窗台是近五十公分宽的大理石制成。地上是红漆皮包裹的木地板,为干净卫生,妈妈总是半跪在地板上,手推抹布擦拭地极,并嘱咐我们:进屋换拖鞋或光脚。房子外屋檐下有日本人留下的军鸽窝,不知何时繁殖有卅十多只鸽子。最让我意外的是:厨房内用的瓦斯灶楼外的院子是用木栅栏围起的,栅栏是砌在半人高的石头上。院墙四周是桑树,靠近院墙种的是类似樱桃类的矮灌木。院子的墙壁上爬满爬山虎类青,整个院子为绿色包围,整个小楼为绿色包裹。好一片绿色,好一派安逸的家啊!楼下的正北面是一栋小门楼,正对外面的裕民街,裕民街西侧就是当时最繁华的太原路。父亲当时在解放军气象专科学校任教,母亲在裕民小学上班。因为哥哥已上四年级,我虽然近六岁,母亲怕我在家闹,就让我随之去学校上学,这样我六岁上学,十四岁上高中,十七岁高中毕业,算是一个早学令童。父母与我们大点的孩子上班上学去,家里就留下一个小媬姆,照看两个妹妹。小媬姆是个十七、八岁的日本女孩,1945年9月3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大批滞留在东北的日本侨民,根据国际有关条约将被遣返回日夲。当时在救助站见到这个日本小姑娘,她的家人除战死外,有的也失散,孤苦伶仃,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父亲将其收留。后来父母亲称她为:偶内呛。谁知道这个称呼,让父母亲为此大吃苦头?!
      那时夏季,母亲她有时利用周日,去沈阳周围的市场,批发些水果。然后再转场倒买出去,赚点钱以补家用,有时我也跟着去帮忙。但多数是在市场里转转,看看热闹。有时让母亲买点东北闷子等小吃。母亲将东西卖光后,有时会买条大狗鱼、大鲇鱼,据妈妈讲:这类鱼大刺好吐,很少有小刺,小孩吃最方便又有营养。1951年的暑假,我与哥哥及几个邻居小朋友,外出去玩。返回路上,翻过一道土墙,往下跳的时候,我落地没有站稳,一下子碰到地上收割后遗留下来,玉米杆茬因天气热而干,坚而硬,又极其锋利。左小腿正面撞上,立刻划破,鲜血直流。大哥闻声返回,拉开裤腿一看,已经见骨头。大哥也害怕了,急忙背上我,赶紧回家。到家母亲见状大惊,除去斥责大哥,没有照顾好我。又反复安慰我,别怕!别怕!父亲回家后,马上抱上我,到街头呌上一辆马车,赶快去一家私立医院,经过大夫处理,缝了八针,包扎好,叮嘱别乱动乱碰。回家后父母亲特别用一块,宽木板将我挤在床边,怕别人碰到我。过去两周基本好了,至今我左小腿上依然留有伤疤。
      记得我刚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妈妈学校里开会,要晚回家一会儿,吩咐我单独返家,叮嘱我该如何走。我高兴地答应啦,从学校出来,不觉得走到太原路,那里灯火辉煌,十分热闹,不由得我眼花瞭乱。回头一看,不知迷了路,在街上转了几回,也没有找到回家的路口,不熟悉回家的路,急得快哭出声来。幸好父亲与大哥迎面找来,一场丢失化解了。回到家妈妈说:万一被拍花子的碰上,那就惨了,拍花子就是人贩子,太可怕了!
       1950年农历正月十六,四弟出生。那天上午父亲将我们几个,安排在一间屋子里,屋内的桌子上,摆放有糖果、点心、水果,让大哥招呼我们,不要乱跑,免得给大人添事。父亲忙里忙外的,大约过了一段时间,父亲过来对我们讲:你们又多了个小弟弟!这样我们哥四个全聚齐啦。按父母亲给我们起名的顺序,依次为贵、荣、文、斌。
      1950年十月朝鲜战争爆发,沈阳做为其近邻的东北大城市,也时常受到美国飞机的骚扰,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大挖防空洞,学校进行防空教育、演习。有几次在拉响防空警报后,我们在老师指导下,钻到课桌下面,坚持呆了一个多小时。此时有的同学要去尿尿,老师就从桌子下钻出来,贴着墙猫着腰去。等到空袭警报解除,才结束这一切。防空洞倒是没有正式钻进过,倒是平日与小朋友一起,藏猫猫,在洞里玩过。防空洞挺宽挺高,上边是一根根到园木,上铺上草席,上面是厚厚的土。这大概是临时简宜的防空洞,还有在关键部位的永久防空洞,我反到没有去过。
      那时我们还喂养两只狗,一只大黄狗,一只矮脚四眼黑狗。妈妈开始并不愿意我们养狗,无奈我们背地里照喂,所以母亲就默认了。大黄狗个头大又壮,有时我就骑上牠,当马耍一阵子。更多的是随大哥带着两只狗去与其它狗干仗,这两只狗听话又能咬仗,所以每次均可大获全胜。后来有人介绍我们带着狗,去警犬学校看看。到了那里,在一栋黑屋子里,两边都是关警犬的,黑暗中警犬双目泛着绿光,加上偶尔犬的大声吠叫声。吓得我们够呛,不与之交手,赶快返家。后来两只狗在全市,清理狗为志愿军备冬装的行动中,被绞杀,令我们心中难受许久。直到现在我再没有养狗,倒是大哥近期喂条阿拉斯加雪橇犬,聊以慰藉当年的爱犬之情罢。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1 00:20 , Processed in 1.076402 second(s), 2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