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养生·读书摘抄】

2015-12-23 17:05|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309| 评论: 0|原作者: 燕山之松

摘要: “发物”是中医忌口的重点,因为它们可以引起旧病复发甚至加重,这是一个笼统的解释,如果更确切一点说,应该是“发物”会在旧病上添新病,这个新病可以和旧病无关,因为这个新病就是过敏,所以,中医的”发物”其实 ...
“发物”是中医忌口的重点,因为它们可以引起旧病复发甚至加重,这是一个笼统的解释,如果更确切一点说,应该是“发物”会在旧病上添新病,这个新病可以和旧病无关,因为这个新病就是过敏,所以,中医的”发物”其实导致的是过敏.
  海鲜是”发物”之首,之所以如此,因为海鲜中含有一种可以导致过敏的组织胺,特别是当海鲜不鲜的时候,组织胺的量就增多了,而过去无论是运输还是储存的条件都很落后,海鲜很容易不鲜,人们对“发物”的畏惧就更加突出。
     海鱼中的青皮红肉鱼类,含的组织胺最多,本身就是最容易引起过敏的“发物”,特别是死了的鱼,因为鱼身上有细菌,促进了组织胺的生成。这种鱼多是深海鱼,很难吃到鲜的活的,稍微不留神 ,组织胺就多了,吃进去之后,马上引起微血管的扩张,身上的皮疹,红肿就是血管扩张渗出增加的结果,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过敏。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组织胺中毒,就是严重的过敏,脸红、头晕、心跳加快、胸闷呼吸促迫、血压下降,甚至出现哮喘也许就是因为这些现象的出现,过去的人们认为是“发物”导致了旧病复发
  很多人发现,买回来了新鲜的鱼虾,特别是海产品,第一顿吃的时候不过敏,等第二顿再吃过敏就发生甚至严重了,为什么?因为第一顿吃的时候,海鲜很鲜,甚至是活的,组织胺虽然有但量不多,等到第二顿吃 ,虽然放在冰箱中储存,但难免有变质腐败发生,组织胺的量就增多了,所以第二顿就过敏 ,而且越放的时间长的海鲜,越不新鲜的海鲜,越容易过敏,这也是过敏上医生常说的“臭鱼烂虾”原则。之所以河鱼在中医的忌口中似乎不算“发物” ,因为河鱼比较容易吃到新鲜的,不会变质,无法实现过敏所需的“臭鱼烂虾”原则。
     至于其他诸如羊肉,辣椒,甚至葱姜等也称为“发物”,和羊肉性质偏热,吃多了容易上火有关,而上火的表现和过敏类似,但此“发物”非彼“发物”。
http://user.qzone.qq.com/2822508243/blog/1436323313
http://user.qzone.qq.com/2822508243/blog/1438053105
【读书摘抄】
 人生如四季,春之华、夏之惑、秋之实、冬之静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全称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是可以致命的,因为供应心脏的主要动脉冠状动脉,因为硬化而出现堵塞甚至梗死,人就危险了。
  治疗冠心病的办法之一是给堵塞的冠状动脉搭桥,就是取病人一段没有堵塞的静脉,来替换已经堵塞的冠状动脉,同样长在一个人身上,为什么他的静脉是好好的,没有“静脉粥样硬化”?明白了这个道理,也许会带来另一个福利,那就是以前你为了避免动脉硬化不敢吃的很多胆固醇高的食物,现在可以“摘帽”了。
这些替代了冠状动脉的静脉也不是永远不堵塞的,如果这个人的血压总是控制不好,时间久了之后,这段静脉仍旧会发生粥样硬化乃至堵塞。之所以一承担动脉的功能,就有发生硬化的危险,和动脉承受的血液冲击力有直接关系,甚至可以说,这是引起动脉硬化的第一诱因,我们一直担心的鸡蛋黄,鱿鱼等高胆固醇食物,到底是硬化的“帮凶”?还是硬化的“救兵”?真的不好说。
引起动脉硬化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与肥胖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就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动脉管壁比静脉厚,弹性强,就是为了适应心脏收缩时射出血液的压力,并在心脏舒张时,使血管壁回缩,以保持血流持续前进。
    正是由于动脉长期受血流冲击,才容易引起血管壁受损,加上胆固醇脂类在血管壁内积贮,进而发生动脉硬化。而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流缓慢,承受的压力也低,受损伤的机会就比动脉少,比如肺动脉内的血压是低的,这里不会发生粥样硬化,但是,在肺动脉高压的病人那里,他们的肺动脉也会发生粥样硬化,可见,血流动力学是独立于高血脂以外的,促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因素,更通俗讲,是血液的压力先给动脉冲出了损伤,而我们一直视为动脉硬化大敌的胆固醇,原本是跑来修复损伤的。
  所以,动脉硬化的过程中,胆固醇高并不是最大罪魁, 这一点有国外的研究者形容说:“就算你看到消防队员在起火的建筑物里,不代表就是他们放的火。”意思是,胆固醇是来救火的消防员,之前我们队它的认识有些误会了。而引起动脉硬化的后几个原因中,还有吸烟和糖尿病,这两种之所以有危害,就是因为它们可以直接伤害血管壁,这也给胆固醇在血管中的出现,增加了理由。
  胆固醇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重大功能,就是修补动脉壁的渗漏,有点像血管受损后的“创可贴”,胆固醇是一种像蜡一样的东西,当你的动脉受损时,“坏胆固醇”便搭载低密度脂蛋白迅速赶往现场,去修补受损的动脉壁,堵住漏洞。所以,动脉硬化损伤越严重,血清胆固醇就可能越多,但它们很可能不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原因,而是动脉硬化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你的血压控制得好,血管没有受损,这些胆固醇就不会堆积在血管里,从这个角度讲,预防动脉硬化,首先要控制好血压,减少吸烟,血糖高等导致动脉壁损伤的因素,它甚至比单纯的控制胆固醇更重要。
但遗憾的是,血压高的人,往往是肥胖的,而导致肥胖的过程中,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是常见因素,对这些人,医生都会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那是因为那些吃起来很香的食物,经常是脂肪和胆固醇同在的,比如猪牛羊肉,肥肠等等,与其说是限制其中的胆固醇,不如说限制其中的脂肪,但很多人误会了这一点,将鸡蛋,鱿鱼等脂肪含量不高,但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也列入禁忌食单,这就有些用力过猛了。至少和通过低脂饮食、不吸烟,保持轻松,来获得一个正常体重和轻松心态相比,单纯的胆固醇高没有前者那么大危险性。
【读书摘抄】
众所周知,吸烟、酗酒、饮食不当有害健康,但很少有人知道,不交朋友也会损害健康。
人在思想感情上的相互关爱、相互支持可以使人精神饱满,促进身心的健康。性情孤僻无朋友的人,很容易患病。
我们可以看到,在精神病院里,患病者中夫妻不和者、离婚者、鳏夫和寡妇的比例很高。缺乏与人的交往、缺少友情关爱的人在心理上很容易走向极端,我们反复说过身心不二的概念,心理上的失衡是很容易转化成身体上的疾病。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一个人在一生中会遇到无数的挫折,比如失恋、落榜、亲友去世、事业不顺,等等,如果有了知心朋友,就大可有地方倾诉,得到好友的帮助,这是任何良药都无法做到的。
我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在进入老龄社会,老人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与年轻人相比,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呆在家中,往往较为清闲,很多老人既得不到子女的关爱,又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没有了友谊,生活枯燥乏味,这就导致了老人更易患病的几率。我们不要总以为老人爱生病都是因为身体机能的下降,实际上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缺乏必要的友情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经常与朋友来往的老年人比仅与家人在一起的老年人更长寿。该研究小组对1500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并观察每个人10年来的生活状况,发现那些有较广朋友圈子的老人的生活状态要明显好于缺乏朋友的老人。因此,老年人更需要得到子女、社会的广泛关注,让其投身于群体之中,寻找友谊。
友谊有益于健康,它能满足人们在安全、心情、成就、信任和尊重等多方面的需要,可以调理人的心境,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思维更敏捷,抗衰老效果明显。
希望大家了解了“朋友”这个词的含义后能够明白,要想健康长寿,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多结交知心朋友,保持天长地久的友谊,胜于服用任何保健品和大补之药。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3 23:06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