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荆州风光——-古老的沙市便河风景

2015-12-5 17:22|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170| 评论: 0|原作者: 杜援朝

摘要: 一个凄美的传说;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湖北省南漳县内)里得到一块璞玉。凭着多年的经验,他认定这是块稀世珍宝。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的玉工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 ...
       一个凄美的传说: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湖北省南漳县内)里得到一块璞玉。凭着多年的经验,他认定这是块稀世珍宝。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的玉工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缘由……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楚国竟无人识宝。”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果真是稀世之玉,这便是后来秦王愿让出十五座城来交换的和氏璧。
      引言:卞和的眼泪汇聚成了一条河,称为“卞河”。因为谐音,卞和痛哭的地方,也被叫做“便河”。
      由于城市的发展,将原来的便河填去一部分建立市区广场 现今的便河桥也是移地重建的,但是在便河东岸的沙石及西岸的孙叔敖衣冠冢是原地未动的. 在沙市,没有人不知道便河,可是对于老沙市人来说,比便河更有名的,是一块石头,这块被名为“沙石”的石头,有传说沙市之名即因此石而得,所谓“沙市”即“沙石”之谐音。
  这块太湖石形状的石头位于便河东侧岸畔碧波缘水之中,咋一看与普通岩石无异,高约二米,宽不足一米。细看,犹如仙猴梳妆之貌。早些时日,春夏秋冬四时的不同,尤其是在春暖花开时节,石体绿苔丛生,婉如猴毛,头尾四肢,维妙维肖。
  沙石的民间传说很多,一说其为女娲补天之石遗留此地。一说其为浩瀚星空所降之陨石。一说此石乃是仙石随河水落起不致为水淹没。
    如果不会说沙市话,那么用普通话念“沙石”与用地道的沙市话说“沙市”,在发音上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很多人把便河里的那一块古老的沙石说成是沙市的象征。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沙市之名即因“沙石”而得。实际上,沙石乃清康熙中兵部左侍郎张可前私宅园中之物,由云南某县令千里迢迢作为礼物送致沙市张府,而那时的沙市已被称作“沙市”有一千余年了。唐元微之有诗云,“阗咽沙头市,玲珑竹岸窗”,宋陆游也有“沙市三日风,万鼓鸣船头”,“萧萧沙市雨,淡淡渚宫花”等诗句。
    张可前告归后,辟“梅园”于沙市今肖家坊,并置来自云南的两块沙石于梅园之中。张母去世后,张可前为表孝思,于是将自己心爱的两块石头移于母亲的墓侧,据说张母葬于便河(东)边的曾家岭。
   清朝末年,年深月久,墓址凌夷,两块奇石被弃于荒野,其中一块不知去向,剩下的一块被后人移至今址。在便河之中用青石板修筑台座予以放置,成为便河一绝景,四时游人络绎不绝,每每流连忘返。清人王百川有诗赞曰:“嵯峨一石势如猴,百节玲珑好系舟。问尔生前能记否,几时蜕化在山头?”
     现在的沙市属于荆州市沙市区。
psb.jpg

psb (2).jpg

psb (5).jpg

psb (4).jpg

psb (6).jpg

psb (7).jpg

psb (1).jpg

psb (3).jpg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7 12:08 , Processed in 1.216802 second(s), 2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