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名字是:“音乐杂谈”,1956年出版,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李凌著。 这本书,在我这里保存了四十年,完好如初;每次浏览它,都小心翻页,还把欲破的装订处,用胶带粘固。 它静静地摆在书架里,不看它,也时常有一种内疚,更何况今天要带着它回临颍。我随身把它带上,但愿这次能了却几十年的歉疚,完成四十年前的承诺。 事情还要从这张黑白照片说起...... 1975年12月17日,王岗公社通知,为庆祝毛主席发表“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光辉指示二十年,全县1976年元旦文艺汇演。我们纸坊大队知青踊跃参加活动,排练了“黄河大合唱”选曲。大家都很热心,都有心把节目排好;几天下来,节目质量步步提高。25日在公社演出获得好评,准备30日去县里汇报。情况变化,不知什么原因,县里的知青文艺汇演推迟到元月20日,同时又成立了知青宣传队(也有一些当地的青年农民)30人左右,集中15天排练,迎接地区工农兵汇演。12月27日,林伟、边建东、白保国和我四人应调,参加县里排练。 这张照片,就是在县里文化馆参加排练时与来自大郭公社的郑州知青集体留影(他们大都是郑州航校、海校的知青)。20日在许昌专区汇演,我们的节目很受欢迎,汇报演出很成功。 在县里排练的日子里,不仅与大郭知青结识,还与县文艺轻骑队结下了友谊。我的小提琴在乐队里是唯一一件西洋乐器。轻骑队的一位指挥兼领导十分关心、爱护我。排练间隙,常与我谈论有关音乐的话题,这次汇演中我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尤其是从这位领导那里得到的启迪,受益很大。临走时,他特意从家里带来一本书,说:“看看它会有益处。”接过书,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激,“好,我看后一定还。”这一句承诺,我背负了四十年。 回到村里,这本书看过多遍,感悟有浅有深,有多有少。最让我懊悔的是,没有记下这位指挥、这位领导的姓名。忙起农活,忙起其他事,就把书的事忘在了脑后。直到1976年11月当兵入伍,也没有想起来。三年多的部队生活结束,回到郑州参加工作,一晃又过去了多年。 2015年9月19日回临颍,赤里岗大队曹孟恩和老丁在县城设宴迎接我们。饭桌上,我说起此事,孟恩十分爽快地答应我说:“你放心,我打听当时轻骑队的领导是谁。一定帮你还上这本书。”我说,四十年了,不知人怎么样了?老曹说:“人在,我给他。人不在了,我给他的后代。”我当时就端起酒杯,感谢老曹的帮助,一饮而进! ![]() 终于有了结果,终于可以把书还上,可以了却我四十年的心愿。这趟临颍没白来!纠结我思绪的,是承诺,是人品,是诚信。 近些年来,我在想,借我书人,会怎么想?心爱的藏书借出去,竟一去不复返。知青没有诚信,是个骗子。知青不可靠,有承诺是假的。我的行为,造成人家这样的印象,是对知青这个称呼不负责呀!有时想起此事,夜不成寐。 诺不轻许,许则为之。一个承诺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生活中,诚信乃为人之道、立身之本。世间万物都是瞬息变化,我们也许可以把握今天,但却难以把握明天。不能让诺言成空谈,更不能让承诺成欺骗,做个善良有爱心的人,诚实守信的人。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0 14:37 , Processed in 1.107602 second(s), 2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