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届知青是当年正值上中学读书的时候,文革停课后又被下乡大潮一个不落的席卷着到了北大荒的一批人,学业的荒废比起老三届要更多些,年龄段又是整个下乡知青当中最小的,社会经验也远不如老三届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还是孩子般的几乎小学文化程度的这一代末梢的人,尴尬的夹生在社会划界的中间---夹生层。
当人们谈起老三届时也仅仅是捎带着他们,谈起后时代就绝对没有他们了。69届的知青在兵团很少有被提拔重用的,总是在择优中被淘汰,即便后来有了重新上学的机会在考试的时候也大多因为底子薄而名落孙山再被淘汰;选择回城后的这批人也是因为学历低而被工厂分在了一线工人的行列,部分去了国家机关的人更是由于学历低被分在了勤杂岗位而徒有虚名。被歧视、再被歧视、再再被歧视,被淘汰、再被淘汰、再再被淘汰,这个几乎缠绕在69届人身上大半辈子的魔咒让69届人被夹生在一个狭窄的空间挣扎着活着,仅仅是活着。 身边太多的例子显示出当年69届知青被历史边缘化了---被夹生,实际上他们既不属于老三届也不属于后时代,就是一个被夹生的一批人连一代人都算不上。 悲摧的69届具有的特点格外可怜:学历低、层次低、收入低,下岗多、失业多、贫困多,机会少、待遇少、升迁少,与老三届和后时代形成了一道无形的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的夹生现象。2013年退休的这一大批被夹生的69届人,为知青群体全线退居划上了最后一个句号,用夹生的一批人做了一个垫背式的“软着陆”句号,真可谓知青史上的嘲讽与悲哀。 我也是69届毕业的北京知青,正如我们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中,经历过得悔过多一些,遗憾的失去的多一些,所以,我们不如前一代儒雅,不如后一代开放;有前一代的责任感而羞于挂在嘴上,有后一代的正视现实而又常谨小慎微。有前后两代的缺点就必然有前后两代的优点,比前一代敢于面对现实,比后一代重视社会责任。正是这样的被夹生,所以我们不自觉的养成了谦逊而不是自卑,我们把锋芒毕露掩喻成含蓄,把阿谀奉承转变为尊重,对清高自负予以鄙视,对平生妒嫉持以蔑视。我们既然被历史选择成为了被夹生,那我们就要在被夹生中有尊严的活着!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2 10:44 , Processed in 1.138802 second(s), 2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