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秦直路的联想 文/直罗老赵

2015-8-24 18:42| 发布者: 千帆过| 查看: 293| 评论: 0|原作者: 直罗老赵

摘要: 秦直道联想初春我们走进了陕北,走到了陕西富县西川的葫芦河畔,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了近乎是原始森林的子午岭的深山中,初春的陕北还没有一丝丝的绿色,满眼的荒凉,衰草黄黄,枯了的树林在风中发出阵阵的吼声, ...
             秦直道联想    文/直罗老赵
       初春我们走进了陕北,走到了陕西富县西川的葫芦河畔,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了近乎是原始森林的子午岭的深山中,初春的陕北还没有一丝丝的绿色,满眼的荒凉,衰草黄黄,枯了的树林在风中发出阵阵的吼声,我们来到了密林中的山巅之上······。
       秘密的老林把整个山都遮掩了起来,虽然还是初春可是密密的林子还是把大山装扮成一个神秘的幽幽世界,沿着密林我们转过了一个山卯,在山巅之上一个奇怪的平地旷场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在荒无人烟的子午岭的之上出现了一段平坦宽阔的条状的空旷的平地,明显地认为的迹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知道我们来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著名的历史遗迹——秦直道。
      这是一个震撼人文历史的古迹,这是所有现代化高等级公路的老祖宗,这是一个令现代人惊诧汗颜的巨大的古老的工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个古老的高速公路——我国秦朝时修建一条运兵的直路,我们站在山巅处的古老的战道之上无不为我们祖先的睿智和魄力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四五十米宽的天路(我把这里称之为修建在天上的直路)在密林中延伸,它时而在山巅之上,时而隐没在密林之中,但它尽可能地选取了一条近乎与直线的最佳路线,这才是真正的天路,世界上没有一条路能与它媲美,在这山巅上只有直路上没有任何的树木,路边上全是写满沧桑的古树密密的耸立在直路的两边,脚下的路基很瓷实,不像路旁的山坡是那样的松软,这条天路沿着子午岭山脉的顶端向着远处延伸着,直至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我们站在古老的直路上眺望着深山里的景色,在这个季节里虽然看不到层峦叠嶂的美景,但是层层的山巅远远的连着蓝天,近处是山,远处还是山,极远处的依旧还是山,可是那些极远处的山已经被蓝色的雾遮掩的朦朦胧胧的了,近处是虬枝沧桑的老树,粗糙的树皮上的痕迹显示着这里静谧的生长环境,寄生的植物紧紧地附着在树干上,顽强地和树皮在争夺阳光和养分,山坡上少有的空地上堆积满满的枯枝和腐叶,只有一条宽宽的直路上是光秃秃的,稀稀拉拉的只生长着点点的杂草,缺水的山巅裸露着些许的黄色土地,土地上布满了很多的野生动物脚印和粪便,这里的一切是那样的神秘,这些神秘是那样的令人遐想。
       站在高高的秦直路上,我的思绪随着初春的风渐渐地飘向了远方,我的眼前憧憬着一千多年万山绿染的年代,睿智的秦人在没有航拍的技术手段时她们如何在崇山峻岭中勘测出这样一条掩藏在深山之中的运兵直路,当年的秦朝大将军蒙恬率十万兵民战严寒斗酷暑愣是在毫无人烟的山巅之上历时两年完成了如此壮举,一条号称之路的运兵之路就在山低昂之上修建完成了,何况这条路是宽达数十米的大道,一千多年来这条道路依旧完好的藏在深山之中并没有被山里的植物所侵袭,源于它的建造时的坚实的地基,这是一个何等浩瀚的工程,在远离人烟的山巅之上劳万民之众,人抬肩扛使用着极为原始的工具,他们伐树劈坡夯实地基,充分的利用了他们的睿智选择了一条极为合理的路线,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修成了长达七百多里的直路,一举完成了御突厥于荒漠之外的重举,这是一天震惊中外的最古老的高速公路,它是当今所有公路的祖宗,沿着直路在富县的遗址我们欣赏到极为俊美的子午岭山脉的景象,参天的古树掩映着古老的直路,深深的林子里传来不知名的动物的叫声,远出的山沟里不时的响起回声更令你遐想连篇,绿色的山连绵不断,层层叠叠一直连到了远方的蓝天,近处是娇艳欲滴的苍翠,不远处好似墨绿重染之下的松柏树林,远处犹如被淡蓝色的薄纱所遮掩的层峦叠嶂,一望无边绿色的海洋,全是大自然自然的造化,唯有脚下的是人工打造的痕迹,震撼啊!
       我仿佛看到了身着秦服的将士放下了手中的弓弩,肩上换上了一根弯弯的扁担,手里挥动的不是斧钺钩叉而变成了厚重的老镢,战旗在深山里猎猎飘舞,战鼓静静的挂在树上,而传出来的不是众将士的厮杀声而是战士们夯土的号子,呼隆隆倒下的大树为直路让出了它的地盘,民夫喊着整齐的号子把大树拖到了山崖下,在劳动过后的土地上出现的是一条极为震撼的直路,几十丈宽且极为平坦的的直路出现在林木茂盛的山巅之上了,成排的兵车和嘶鸣的战马就在直路上做好了一切准备,一段段的路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一段段的路掩藏在密林之中,巡视修路的将军骑着彪悍的战马来回的走在修路的施工现场。
      路!不断地在延伸!
      路!雄伟宽阔!
      路!壮哉呀!
      这里写就着中华的民族精神,这里写就着近两千年前的一个奇迹,我们作为中华的后人影从这条直路上获取我们一种民族的精神——锲而不舍,胜利就一定会属于我们。
      我站在直路的黄草上面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心愿——但浓密的绿色掩盖了直路的时候我会再来感受秦直路的恢弘雄伟!中华万岁!!!

2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1 15:39 , Processed in 1.123202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