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吧 ,朋友
2008年8月8号晚上8点,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隆重拉开了大幕,当李宁在空中点燃奥运圣火的时候,我的心情格外激动。这种激动不仅仅是因为亲眼目睹了中国人百年奥运梦想成真,还因为一个四十年前的约定。 这个约定之所以让我难以释怀,因为是和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儿子刘鸿图四十年前在农村的土屋里相约的。当象征着29届奥运会的29个大脚印在礼花的托举下,从北京南城的永定门沿着中轴线,一步一步迈向鸟巢国家体育场上空的时候;当阵容强大的中国运动员队伍紧随着旗手姚明和汶川大地震幸存的小男孩步入会场,全场起立,掌声雷动的时候;当奥运圣火在鸟巢主火炬熊熊燃烧的时候;当满天五颜六色的礼花映红夜空,令人心旌激荡的时候,我仿佛看到四十年前在一个偏远小村庄的土屋里,几个年轻人在畅谈体育,畅谈奥运,并激情相约
:如果能赶上奥运会在中国举办,我们无论身在何地,都要共同举杯庆祝。这其中就有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儿子刘鸿图。 1969年的夏天挂锄后,为给生产队挣点现钱,我和克正、颜强到大清沟水库出民工维护水库大坝。这里地处辽宁的最西北,是内蒙古的边缘,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旅游区。但四十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满目的黄沙丘,零星的柳树丛,十里八里的看不到人家,偶尔会有小群牛羊懒散的走过,蓝天白云加上一弯碧水,风景绝对是没得说,整个的原生态。可惜当时的我们还没有这份闲情逸致欣赏风景,我们得干活。那时真的年轻,劳动之余就是到水库里游泳,日子过得倒也不显枯燥。但毕竟这里与外面的世界相比更加封闭,时间久了,没有任何消息传过来的日子显得有些无奈与无聊。 一天,克正约我回青年点去取东西,这往返可是四五十里路啊,其实我知道克正的心思,他是要回去看看有没有给他的信,那时他正情意绵绵的热恋着,鸿雁传书,让人眼热。好哥们,没说的,陪着他潇洒走一回就是了。 我们从青年点返回来时已经太阳西斜了。路过一个村庄时,已经走得口干舌燥了,刚好一个年轻人迎面走过来,一看就不是本地人,走起路来透着一股精神劲儿。又不太像知青,因为他的穿着虽然朴素但很整洁。克正对我说:“这人肯定当过运动员。”我问:“你怎么知道?”克正说:“你看他走路时大腿带动小腿的姿势多像小步跑,没准就是搞短跑的。”走近了,我们连问路带向他找水喝,他知道我们是知青就非常热情的让我们到他的住处。这是老乡家的一个偏房,屋子不大,但很整洁。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虽然初识,但是都是下乡插队,彼此便没有了陌生感,很自然的就天南地北的聊了起来。聊天中我们知道他是沈阳农学院新分配的大学生,这让我们特别羡慕,因为文革一开始,我们就已经和大学无缘了。他告诉我们,他叫刘鸿图,在学校就擅长短跑。听到这,克正不无得意的对我炫耀:“咋样?我没猜错吧,一看就是跑短跑的。”这下子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了,因为克正和我都喜欢田径并且克正也擅长短跑。克正的百米成绩还是当时我们市的记录。聊到体育,很自然地聊起奥运会。谈兴正浓时,克正谈起了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我们对刘长春1932年单刀赴会,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充满了崇敬。这时刘鸿图才告诉我们,刘长春就是他爸爸。 从刘鸿图那我们知道很多当时鲜为人知的关于他爸爸的故事。 1932年他爸爸22岁,百米成绩是10秒8。这个成绩今天看很普通,可是那时这可是上一届奥运会百米冠军的成绩。当时日本为了让伪“满洲国”合法化,企图以“满洲国”之名组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为了挫败日本要把伪满洲国塞进洛杉矶奥运会的阴谋,中国奥委会决定派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当时的百米成绩已经超过奥运会报名标准,中国奥委会为他报了名。这时离7月30号奥运会开幕的日子已经很近了,可刘长春的路费还没有着落,国家太穷啊。后来还是时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将军出资8000大洋(当时相当于1500美元),刘长春才得已成行。他是开幕式的前一天才到达洛杉矶的,入场式时为了不显得过于孤单,领队和几名中华青年会的人一起入场,而旗手后面的运动员只有刘长春一人。20多天的海上颠簸大大降低了刘长春的体能,他的百米和二百米预赛就被淘汰了。赛后连回国的路费都没有,还是当地的华侨筹集了路费,刘长春才得以回到国内。弱国不仅无外交,也无体育,这成了刘长春心中永远的痛。 虎父无犬子,读中学时,刘鸿图秉承了父亲的体育天赋,也练起了短跑,并且很快就脱颖而出,创下了大连市中学生百公尺记录。刘鸿图对我们说,他爸爸的最大心愿就是能看到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这可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标志啊。可是在文革中刘长春的这个经历竟成了挨整的理由,大会批判小会检查,没完没了。这一切都让我们唏嘘不已。刘鸿图和我们说起这些的时候毫不戒备,要知道那时候这是不能随便说的,祸从口出的情形并不鲜见。他认为我们是他的朋友。克正从来就不乏激情,听完这些,他动情地说:“刘长春是中国奥运第一人,是国人的骄傲,我们都不会忘记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并请刘鸿图一定转达我们对他爸爸的问候与敬意。可是面对文革对国家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我们不知道中国能不能和什么时候才能举办一次奥运会。那时的我们对对国家的前途,对自身的命运都感到迷茫。尽管说起这些不免让人情绪低落,可是年轻人的天性让我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了期待。再后来,几个年轻人在小小的土屋里相约:如果能赶上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无论那时的我们身在何地一定要共同举杯庆祝! 我和克正告别刘鸿图要回大清沟了,他送我们到村头,此时残阳如血,一片火烧云映红了半边天,预示着明天一定是个艳阳天。 后来我们和刘宏图再也没有见过面,据说是调走了。可是我们一谈起体育,谈起奥运,很自然就想起刘长春和他的儿子刘鸿图。 申奥成功七年之后,时隔多年我又一次得到了关于刘鸿图的消息:2008年7月17日奥运火炬在沈阳传递,主持人宣布:当天的第一棒火炬手就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儿子刘鸿图。此时刘长春老人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距离他代表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整整76年。沧海桑田,无论国家还是我们自己,经历了太多。尽管上山下乡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很多,可是不变的是我们对体育的爱好和对国运的关心。 位卑未敢忘忧国,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的情怀。 2008年8月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8 07:09 , Processed in 1.107602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