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渠道的账单 只要是不用自己煮饭,作为众知青来说,叫我们干什么都行。1974年冬,我们郴州、长沙、三都矿务局的几十位知青来到何家山修渠道,一听口音就知他来自何方。劳动力,我们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劳动中,大家很快就熟悉了。 这是一张当年我修渠道的账单,现来考考大家,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算出,使该账单收支平衡。我共出工47天,自交菜金11.75元,交食堂杂费0.71元。出工47天,补助大米21斤,补助钱2.90元。我领了5分钱的菜票135张,合计6.70元。最后结果,我可能是要给食堂1.44元才能走人。具体是怎样,几十年了,我也记不清了。当年知青的清贫生活,由此可见一斑 萝卜、白菜、南瓜是主打菜,从没吃过肉,没有多少油水,饭又吃不饱。于是,大家饭后常去墟上饮食店买肉包子吃。那时的包子一个顶现在的俩,一吃就是10个,不然的话,那打炮眼、挖隧道的重体力活,谁能吃得消?但很少看见农民去那“高消费”。 可好景不长,我们驻地队上有一知青招工,走前要把粮食关系转去,但在此关口他卡了壳,因他在队上的谷不够数。回家去拿,已来不及了,他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后粮站工作人员告诉他的变通法,只有他能拿出相应的粮票来补足,也可办好粮食关系。 有救了,他马上想到了修渠道的众知青,急忙跑到工地求助,大家一听有这般好事,二话没说,毫不犹豫地把兜里的粮票尽数掏出,我也把仅有的一张5斤粮票给了他。日后,大家可都要勒着裤腰干活了。 现在虽然想不起他姓啥名谁,但没关系,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不知他上不上“知青网”,如上,他看到此文后定会想起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8 07:03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