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偷
察偷,咋一看到这两个汉字组合时,很自然会联想到“警察”与“小偷”。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完全不搭界的事。那么,“察偷”既不是词组,也不是成语,为何笔者要把它们硬性组合到一起呢?原来,这里有一段童年的趣事,让我挥之不去。
那是我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父亲给我买回一本小人书。刚学会不多汉字的我,兴奋地当着全家人的面,大声朗读书名:“察偷。”却引来父母和姐姐的哄堂大笑。我莫名其妙,他们笑什么?是我读的不好吗?于是,我再次拉长了声,大声读道:”察…偷….”这一次,他们笑得更厉害了,母亲竟笑出了眼泪,父亲一边笑着,一边刮了我个鼻子……还是姐姐先纠正了我,告诉是读”蔡倫”。我面红耳赤地拿起小人书仔细辨认,这才发现“蔡”和“察”、 ”倫”和“偷”竟如此地相似。因为当时”倫”还没有简化为“伦”。就这样,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蔡倫造纸”,被我误读为“察偷造纸”了。从此,“察偷”变成了家人的笑料,时不时地姐姐和妹妹就拿出来取笑我一番,还成了我孩提时的绰号。不过,坏事变好事。当天晚上,父亲取出他的老牌《王云五字典》,教会我如何按照比划查字典。而后,我养成了查字典的好习惯,遇到生字,先查字典,让我受益匪浅,使得语文水平不断提高。小时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点评。直到长大以后,在工作岗位中撰写公文也得心应手。
如今,社会进入网络时代。时髦的网络语言,倒让我一下难以适应了。微博中许许多多不规范的文字,大量充斥在网络上。开始真有点像读“天书”的感觉。譬如,有一次一位网友在回复我的微博中,这样写道:“神马都是浮云”。其实这非常流行的网络语言,即“什么都是浮云”,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叹之意。结果,我愣是没看懂啥意思。还不好意思问那位网友,怕被人家耻笑我“土老帽”啥也不懂。于是,我回复了一句“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心想,反正你是神马,我是天马,差不大概。结果还是出了笑话。
网络语言的流行,貌似给中国的语言文字注入新的活力,其实不然,它正在搅乱规范的语言文字。如果说,在私人交流沟通中使用一些网络语言,也就罢了。而现在普遍是在向公众公开的场合中使用,包括夹杂了谐音成语、方言外文的不伦不类的东西随处可见,甚至出现在电视广告中,网络上更是大行其道,使得整个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环境遭到污染,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很大。因为,语言文字有着约定俗成的效应。一旦成为定式,很难改变。故国家早在11年前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旨在加大法制的力度,来整顿语言文字环境,规范中国的语言文字,以便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让我们共同捍卫语言文字——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吧。
(原创于2011年12月23日)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8 07:05 , Processed in 1.170003 second(s), 26 queries .